一种山银花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136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银花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热发病;其主要成份为绿原酸、木犀草苷等。

泡腾片是以适宜的有机酸和碳酸氢盐或碳酸盐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呈泡腾状,口服泡腾片在冷水中即可迅速崩解,利于吸收,较其他型携带、服用方便,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泡腾片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是影响泡腾片质量的关键因素,倍受众多学者的关注,如维生素C、速溶茶、夏桑菊泡腾片的制备。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的饮品,如苦瓜、南瓜玉米粉泡腾片固体饮料。若能将山银花开发成泡腾片,方便携带,加水就成为山银花饮料,又可当咀嚼片,也可为其他植物液体饮料的泡腾饮料片的开发提供思路。因此,开发一种山银花泡腾片的配方组成及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银花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山银花泡腾片,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山银花提取物干粉4.3%;泡腾崩解剂,其质量占片重的4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10%;聚乙二醇6000 5%;阿斯巴甜为1.5%;其余为乳糖。

其中,所述泡腾崩解剂由碳酸氢钠与酒石酸质量比0.6∶1混合所得。

其中,所述山银花提取物干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将山银花、菊花与甘草按质量比2∶1∶1混合后,加入混合物7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h后,过滤;残渣再加入3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1h,合并二次滤液,并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S2、将所得的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后得到山银花提取物干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山银花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山银花提取物干粉、阿斯巴甜、乳糖混合搅拌均匀后,过80目筛,喷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

步骤三、将所制得的软材过18目筛进行制粒,并于45℃烘箱中干燥后分别通过18目和80目筛进行整粒;再加入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山银花泡腾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不仅有效保持了山银花有效功能成分,而且较大程度保留山银花大部分营养成分,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多糖等,形成了独特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风味特点,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得的山银花泡腾饮料片,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服用方便,溶解所得溶液澄明度好,有山银花香气味,微酸,口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种山银花泡腾片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银花泡腾片,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山银花提取物干粉4.3%;泡腾崩解剂,其质量占片重的4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10%;聚乙二醇6000 5%;阿斯巴甜为1.5%;其余为乳糖。

所述泡腾崩解剂由碳酸氢钠与酒石酸质量比0.6∶1混合所得。

所述山银花提取物干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将山银花、菊花与甘草按质量比2∶1∶1混合后,加入混合物7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h后,过滤;残渣再加入3倍量的5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1h,合并二次滤液,并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S2、将所得的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后得到山银花提取物干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山银花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山银花提取物干粉、阿斯巴甜为、乳糖混合搅拌均匀后,过80目筛,喷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

步骤三、将所制得的软材过18目筛进行制粒,并于45℃烘箱中干燥后分别通过18目和80目筛进行整粒;再加入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山银花泡腾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