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937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痿病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经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症。多见于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等。痿病因证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有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者;有缓慢发病者;也有时轻时重,周期性发作者;有疲劳后发病者,有睡卧后发作者。一般以下肢发病多见,也有见于上肢、肩背者,有影响窍隧,难于张口、睁目者,甚至瘫痪于床者。有以肢体近端 肌肉弱于远端者,或以肢体远端肌肉弱于近端者。初则仅为肌肉软弱无力,久则肌肉萎缩不用。目前,治疗痿病的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治标不治本及一定副作用的不足。

祖国医学认为痿病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热伤肺津,津液不布;湿热浸淫经络,气血不运;脾胃受损,气血精微生化不足;肝肾亏损,肌肉筋脉失养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痿病的发病机理,采用滋补肝肾、健脾益胃、清热利湿、益气补血、舒筋通络、养阴生津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痿病存在治标不治本及一定副作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淫羊藿10-30份、五加皮5-25份、松节5-25份、锁阳5-20份、黄鳝藤根5-25份、五爪龙5-25份、墨旱莲5-25份、桂枝5-20份、肿节风5-25份、葡萄根5-25份、制何首乌5-20份、虎骨5-25份、菊花5-25份、钻地风5-25份、萆薢5-20份、紫贝齿5-25份、地骨皮5-25份、月见草10份、龟板5-25份、薏苡仁5-25份、积雪草5-20份、蕨麻5-25份、麦冬5-25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淫羊藿20份、五加皮15份、松节15份、锁阳10份、黄鳝藤根15份、五爪龙15份、墨旱莲15份、桂枝10份、肿节风15份、葡萄根15份、制何首乌10份、虎骨15份、菊花15份、钻地风15份、萆薢10份、紫贝齿15份、地骨皮15份、月见草10份、龟板15份、薏苡仁15份、积雪草10份、蕨麻15份、麦冬15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淫羊藿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松节具有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锁阳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黄鳝藤根具有健脾利湿、通经活络的功效;五爪龙具有祛风除湿、祛瘀消肿的功效;墨旱莲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肿节风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的功效;葡萄根具有祛风通络、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虎骨具有追风定痛、健骨、镇惊的功效;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钻地风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活血的功效;萆薢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的功效;紫贝齿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的功效;地骨皮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月见草具有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龟板具有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积雪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蕨麻具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滋补肝肾、健脾益胃、清热利湿、益气补血、舒筋通络、养阴生津的功效,对痿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和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淫羊藿20g、五加皮15g、松节15g、锁阳10g、黄鳝藤根15g、五爪龙15g、墨旱莲15g、桂枝10g、肿节风15g、葡萄根15g、制何首乌10g、虎骨15g、菊花15g、钻地风15g、萆薢10g、紫贝齿15g、地骨皮15g、月见草10g、龟板15g、薏苡仁15g、积雪草10g、蕨麻15g、麦冬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淫羊藿15g、五加皮25g、松节10g、锁阳20g、黄鳝藤根5g、五爪龙25g、墨旱莲10g、桂枝20g、肿节风5g、葡萄根25g、制何首乌12g、虎骨20g、菊花5g、钻地风25g、萆薢12g、紫贝齿20g、地骨皮5g、月见草15g、龟板10g、薏苡20g、积雪草5g、蕨麻25g、麦冬10g、甘草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淫羊藿25g、五加皮10g、松节20g、锁阳5g、黄鳝藤根25g、五爪龙10g、墨旱莲20g、桂枝5g、肿节风25g、葡萄根10g、制何首乌20g、虎骨5g、菊花25g、钻地风10g、萆薢20g、紫贝齿5g、地骨皮25g、月见草12g、龟板20g、薏苡仁5g、积雪草15g、蕨麻10g、麦冬20g、甘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淫羊藿10g、五加皮20g、松节5g、锁阳15g、黄鳝藤根10g、五爪龙20g、墨旱莲5g、桂枝15g、肿节风10g、葡萄根20g、制何首乌5g、虎骨25g、菊花10g、钻地风20g、萆薢5g、紫贝齿25g、地骨皮10g、月见草20g、龟板5g、薏苡仁25g、积雪草12g、蕨麻20g、麦冬5g、甘草8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淫羊藿30g、五加皮5g、松节25g、锁阳12g、黄鳝藤根20g、五爪龙5g、墨旱莲25g、桂枝12g、肿节风20g、葡萄根5g、制何首乌15g、虎骨10g、菊花20g、钻地风5g、萆薢15g、紫贝齿10g、地骨皮20g、月见草5g、龟板25g、薏苡仁10g、积雪草20g、蕨麻5g、麦冬25g、甘草12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痿病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20~70岁。

二、诊断依据:

1、肢体经脉弛缓,软弱无力,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弛纵瘫痪;

2、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急痉挛。严重者可见排尿障碍,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

3、常有久居湿地、涉水淋雨史。或有药物史,家族史;

4、可结合西医相关疾病做相应理化检查,如有条件应做 CT、磁共振等;

5、应注意与痹证、风痱、震颤等鉴别。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五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

1、治愈:肢体活动正常,肌肉丰满,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正常;

2、有效:肢体痿弱好转,症状改善,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无效:肢体痿软无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10个疗程,痊愈43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对中药品临床引起各类型的过敏反应、疑为药物引起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异常、疑为药物引起癌症等致突变反应、药物的依赖性以及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即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杨某,女,56岁。1个月前出现四肢痿软,肌肉萎缩,并伴有肌肉疼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痿软症状得到缓解,肌肉疼痛、腰膝酸软消失;继续服用3个疗程,肌肉丰满,所有症状消失,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病例2:

鞠某,男,43岁。患者自述四肢逐渐痿软无力1个多月。症见: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右眼皮下垂,倦怠嗜睡。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嗜睡倦怠明显好转,四肢感觉有力;继续服用3个疗程,肢体活动正常,肌肉丰满,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