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99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 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中医学将慢性胃炎辨证分型为以下类型 :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和胃阴不足型。各类型症候如下 :(1)脾胃湿热型 :胃脘灼热胀痛,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或滑。(2)脾虚气滞型 :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脘闷,纳呆少食嗳气,便糖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或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 脉细软无力。(3)脾胃虚弱型 :胃脘隐痛,胃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痞满,纳呆少食,便溏或腹泻,乏力,四肢酸软,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4) 肝胃不和型 :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肋,嗳气频作,嘈杂泛酸,每因情志而发,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弦。(5)胃阴不足型 :胃脘灼热疼痛或隐痛,口感舌燥,纳呆食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霍有裂纹,苔少,脉细火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具体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处方重量份数计为:茯苓10-50份、山药10-45份、黄芪10-50份、花椒10-40份、川楝子10-30份、延胡索10-30份、炙甘草10-30份。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处方重量份数计为:茯苓12-46份、山药15-40份、黄芪12-45份、花椒15-38份、川楝子12-25份、延胡索12-28份、炙甘草15-28份。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重量份数计为:茯苓33份、山药25份、黄芪38份、花椒28份、川楝子15份、延胡索20份、炙甘草22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剂型包括水煎剂、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冲剂和口服液。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片剂。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处方各组分药理分析:

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脾、肺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山药: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肺,固肾益精,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黄芪:性温,味甘;归肺、脾经;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花椒:性辛;性温;小毒;归脾、肺、肾经;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川楝子:性苦,寒,有毒;归肝、胃、小肠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延胡索:性辛;苦;温;无毒;归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炙甘草: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天然物质为原料,不含添加剂,不含激素,组方科学,茯苓、山药、炙甘草健脾和胃、固肾益精;黄芪补气固表、利尿生肌;花椒、川楝子、延胡索除湿止泻、行气止痛;各组方之间协同互补,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再加上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饮食等可以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另外,本发明的处方药材来源广,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产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只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组合物片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茯苓33份、山药25份、黄芪38份、花椒28份、川楝子15份、延胡索20份、炙甘草22份,混合,将原药材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煎煮1h,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料液比1:2,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60-90%,暗处静置10-24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2-1.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稠膏中加入适当比例的乳糖、糊精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4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14目筛整粒,外加硬脂酸镁,压片,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组合物片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茯苓35份、山药20份、黄芪36份、花椒28份、川楝子15份、延胡索22份、炙甘草22份,混合,将原药材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煎煮1h,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料液比1:2,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60-90%,暗处静置10-24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2-1.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稠膏中加入适当比例的乳糖、糊精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4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14目筛整粒,外加硬脂酸镁,压片,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处方及制备方法: 取茯苓30份、山药24份、黄芪38份、花椒28份、川楝子15份、延胡索20份、炙甘草22份,混合,将原药材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煎煮2h,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煎煮1h,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至料液比1:2,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60-90%,暗处静置10-24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2-1.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稠膏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甘露醇、糊精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4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14目筛整粒,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组合物水煎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茯苓35份、山药22份、黄芪38份、花椒26份、川楝子15份、延胡索20份、炙甘草22份,混合,将原药材加10倍质量的水煎煮2h,过滤;药渣再加4倍质量的水,煎煮3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即得。

实施例5

治疗方法及评判标准:

收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共250例,年龄35-75岁,随机分成5组,每组50人,安慰剂组、实施例1、2、3、4组;1个月为一个疗程。

用法用量:实施例1:每次2片,每日3次;实施例2:每次2片,每日3次;实施例3:每次1包,每日3次;实施例4:每次1剂,每日3次;

评判:

显效: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

好转: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 1/2 以上,炎症有所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各项指标无改善。

结果统计 : 治疗一个疗程后均无副作用。

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由结果看,与安慰剂组对比,实施例1、2、3、4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2、3、4治疗效果均较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