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8359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呼吸内科),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为一潜在的胸膜腔,在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微量润滑液体,其产生与吸收经常处于动态平衡。当有病理原因使其产生增加和(或)吸收减少时,就会出现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临床上以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的形成,主要是由肿瘤转移到胸膜后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产生胸腔渗出液,其特点足胸积液量大,且增长迅速,大量胸腔积液会压缩肺组织,使患者呼吸功能受限。表现为气喘,括动时更为明显.病人多生活不能自理,严重的会导致呼吸衰竭需要立即排液减压治疗。祖国医学认为胸腔积液属“悬饮”范畴。其病机为饮停胸胁,病理性质属实证,治疗当泻肺逐水。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甘遂【别名】主田、重泽、苦泽、甘泽、陵藁,甘藁、鬼丑、陵津、肿手花根。【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注意】气虚、阴伤、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大戟【别名】邛巨、红芽大戟、紫大戟、下马仙、京大戟。【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性味】苦辛,寒。【归经】入肺、脾、肾经。【功能主治】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注意】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摘录】《中华本草》。龙葵【别名】苦菜、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天茄苗儿、天天茄、救儿草、后红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天泡果、七粒扣、乌疔草、野茄子、黑姑娘、乌归菜、野海椒、黑茄、地泡子、地戎草、山辣椒、山海椒、野茄菜。【来源】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发烧,牙痛,慢性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外用治痈疖疔疮,天疱疮,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注意】脾胃虚弱者勿服。【摘录】《中华本草》。幌伞枫【别名】大蛇药、五加通、凉伞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植物形态详"芦根"条。五加科异参属植物幌伞枫以根、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苦,凉。【归经】入心、肺。【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感冒,中暑头痛;外用治痈疖肿毒,淋巴结炎,骨折,烧烫伤,扭挫伤,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摘录】《中华本草》。灰绿水苎麻【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灰绿水苎麻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苦;性平【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葶苈子【别名】大适、大室,蕇蒿、丁历。【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性味】辛、苦,大寒。【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地龙【别名】蚯蚓、蛐蟮、曲虫、土蟺、赤虫。【来源】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脾胃虚寒不宜服,孕妇禁服。【摘录】《中华本草》。金荞麦【别名】赤地利、赤薛荔、金锁银开、天荞麦根、开金锁、贼骨头、透骨消、苦荞头、铁石子、野荞子、蓝养头、荞麦三七、野荞麦根、苦养麦根、荞当归、铁拳头。【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金荞麦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性味】微辛、涩,凉。【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肺排痰,排脓消肿,祛风化湿。用于肺脓疡、咽喉肿痛、痢疾、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摘录】《中华本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胸腔积液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甘遂3份、大戟3份、龙葵20份、幌伞枫15份、灰绿水苎麻12份、葶苈子15份、地龙15份、金荞麦15份。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胸腔积液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5~78岁,病程2~34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48~77岁,病程1~36个月。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全国胸腔积液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胸闷、胸痛、气促。(2).胸腔积液量少时可无阳性体征,积液量多时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消失,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隔、心脏移向健侧。(3).x线检查:少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可见大片致密阴影,肺底部积液可见患侧“膈肌”升高,改变体位胸水可流动。(4).超声波检查:可见液平段。(5).胸腔穿刺抽出液体,胸水检查常规、生化、免疫学和细胞学。2、试验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一个月。对照组口服利福平、乙胺丁醇,按说明书服用。疗程一个月。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超示胸腔积液消失或仅有少量,持续2个月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好转,b超检查胸腔积液减少1/2以上并持续2个月;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且需排液减压者。3.2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组别n临床控制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严重不良反应例治疗组381022684.21%0对照组368161266.67%0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称取:甘遂3克、大戟3克、龙葵20克、幌伞枫15克、灰绿水苎麻12克、葶苈子15克、地龙15克、金荞麦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实施例2称取:甘遂3克、大戟3克、龙葵20克、幌伞枫15克、灰绿水苎麻12克、葶苈子15克、地龙15克、金荞麦15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实施例3称取:甘遂3克、大戟3克、龙葵20克、幌伞枫15克、灰绿水苎麻12克、葶苈子15克、地龙15克、金荞麦15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