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护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含有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护肤制剂。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美白祛斑渐渐变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很多人,不仅包括女士、甚至是男士,都在为美白皮肤而努力。
斑的发生部位多为面部的颧颊、额头、眼睛周围、鼻根和口唇周围等处,这些部位皮肤薄,皮下脂肪少,所以较易干燥,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皮肤容易老化和形成色斑。有斑的皮肤处表皮薄,皮肤附件和皮下脂肪少,皮肤老化较快,日晒后加剧。斑作为当前常见的损容性症状之一,虽不会带给患者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但其严重影响仪表,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这是当前医学界和美容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处理面部斑的主要方法是激光祛斑,斑经过激光治疗后色素颗粒分散变小,向基底上层迁移,脱落的角质层也含有色素颗粒,真皮层色素颗粒也明显增加。液氮冷冻、磨削术、化学剥脱术、红宝石激光等方法在临床上也大量应用,但是,总体疗效差,近期效果好,远期则易复发,且某些治疗对皮肤具有损伤性刺激。一种常用的化学功效成分氢醌可以美白淡斑,其疗效与用量、使用基质和化学稳定性有关,浓度与效果与刺激度均成正比。氢醌极其不稳定,刺激性较强,长期高浓度使用可引起面部肤色不均匀、接触性皮炎、外源性黄褐斑和面部白斑等症状。
中药植物成分对改善面部皮肤暗淡,色素沉着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内外合治、标本兼顾综合调节,达到美白祛斑养颜的效果,并且还具有毒副作用小、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中草药中的植物成分,有抵抗面部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面部脂质不被氧化,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组织的损害,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同时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情况,促进面部微循环,排出面部沉积毒素、色素,整体提亮肤色,淡化色斑,肤不产生耐药性,无刺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温和无任何刺激性的草本护肤制剂,该护肤制剂从让皮肤健康角度设计配方,辅助皮肤恢复正常微循环代谢,针对肤色暗淡有斑的皮肤,阻止自由基生成引起的肤色暗淡,促进面部微循环,抑制黑色素生成,同时分解已经形成的黑色素,排出面部沉积毒素,美白提亮肤色,在不损坏皮肤的基础上,美白淡斑,效果也会更持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美白作用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组成:
红花20~30份,当归10~30份,黄芪5~10份,川芎5~10份,白芍5~10份,熟地1~5份,甘草1~10份,人参1~10份,白附子1~10份。
上述各种组合物中,红花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显著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生成,起到美白作用。
搭配使用当归和川芎协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延长酪氨酸酶反应的迟滞时间,抑制黑色素生成。当归补血生肌,川芎行气活血,均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体内营养输送,达到美白功效。
人参含有的活性成分同样可以促进血液微循环,增加皮肤营养,调节皮肤水油平衡,令皮肤柔嫩光泽,而人参特有的活性物质人参皂苷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和 B16 黑色素细胞的增值均有抑制,从源头上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甘草活性成分可以分解已经形成的黑色素,排出面部沉积毒素。
白附子和熟地均有清除超氧离子和自由基的作用,阻止络氨酸酶的生成,起到美白作用。
九物搭配使用,协同作用,从皮肤暗黄长斑的各个角度来改善皮肤,抑制黑色素生成。
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按上述配方的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药;
(2) 将原料药放到水中煎煮水提两次,第一次提取的原料药与水的重量比例1:15~1:50,煎煮时间为60~120min,过滤第一次提取的提取液得到滤渣,滤渣加入相对滤渣重量20~60倍的水进行煎煮,煎煮时间为60~120min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得到外用中药组合物粗提物;
(3)冷却粗提物到25℃,使用100~20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外用中药组合物。
一种含有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美白护肤制剂,由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和护肤品辅料组成。
进一步的,该护肤制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0.01~5%的β-葡聚糖
0.1~2%的泛醇
1~5%的甘油
0.01~1%的透明质酸钠
1~5%的液晶型乳化剂
5~25%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2~5%的红花籽油
0.1~1%的玫瑰精油
0.01~2%的甘草酸二钾
用水补充至100%。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型的乳化剂优选山梨坦硬脂酸酯和山梨醇月桂酸酯组合,硬脂醇聚醚2和硬脂醇聚醚21组合,蔗糖椰油酸酯,二鲸蜡醇磷酸酯和鲸蜡醇聚醚-10磷酸酯组合,三种组合中的至少一种。这些乳化剂因为具有特殊的HLB值,科学的比例设计可以形成独特的液晶包裹结构,包裹外用中药组合物,形成微晶状态。形成的微晶状态,与人体细胞膜有很好的亲和性,可以顺利的通过细胞膜,将包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直接输送到细胞内部,提高外用组合物的吸收率,加快美白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护肤制剂为膏霜,或乳液或润肤露。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从祛斑美白最根本的原因和方法入手,科学搭配九种中药植物成分的比例,协同作用,从源头上抑制黑色素生成,分解已经形成的黑色素,同时促进微循环排出面部沉积毒素,色素,提亮肤色。红花、当归、川芎,和人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显著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生成,起到美白作用,同时促进血液微循环,增加皮肤营养,调节皮肤水油平衡。甘草活性成分可以分解已经形成的黑色素,排出面部沉积毒素。白附子和熟地清除超氧离子和自由基的作用,阻止络氨酸酶的生成,起到美白作用。从美白祛斑多方面搭配九种植物成分,同时使用特有的能形成液晶结构的乳化剂,包括中药植物成分,提高中药植物成分细胞透过的效率和吸收率,安全温和美白淡斑,无刺激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1) 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药: 红花20份,当归10份,黄芪10,川芎10,白芍6份,熟地1份,甘草5份,人参5,白附子5。
(2) 将原料药放到水中煎煮水提两次,第一次提取的原料药与水的重量比例1:35,煎煮时间为,80min,得到提取液,过滤第一次提取的提取液得到滤渣,滤渣加入相对滤渣重量40倍的水进行煎煮,,煎煮时间为80min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得到外用中药组合物粗提物;
(3)冷却粗提物到25℃,使用100~20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外用中药组合物。
表1膏霜配方组成
膏霜制备工艺如下:
(1)按每种组分水溶性特点分成水相和油相。
水相:水,泛醇,甘油,β-葡聚糖,透明质酸钠,外用中药组合物,甘草酸二钾
油相:乳化剂,红花籽油,玫瑰精油
(2)在制备容器中先加入配方比例的水,然后开启搅拌,将泛醇,甘油,β葡聚糖,透明质酸钠均匀地分散于水中,搅拌30min。
(3)搅拌30min后,开启加热,温度不能超过60℃,搅拌30min。
(4)将油相各组分混合均匀,缓慢加热至60℃,搅拌均匀备用。
(5)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开始乳化均质,控制均质速度和温度,温度不要超过60℃。
(6)持续乳化搅拌20min后停止乳化,继续搅拌降温至25℃时,停止搅拌出料。
实施例1的临床试验资料:
1.1受试对象:
按不同类型选择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的500例年龄在20至55岁之间的斑患者,遗传性(雀斑)125例、代谢性(黑变病)125例、内分泌性(黄褐斑)125例、炎症性(晒斑)125例。
1.2试验方法:
患者每次清洁完皮肤之后,使用该发明产品涂到皮肤对应患处,轻柔按摩至皮肤完全吸收,按摩完之后至少要保持皮肤表面停留30min。连续使用60天。
1.3疗效判断:
斑全部消失者为痊愈,消除50%以上者为显著效果,消除30%以上者为效果有效,消除30%以下者为效果不明显。
1.4 试验结果:
遗传性(雀斑):痊愈80例,占64%;显著效果40例,占32%;有效5例,占4%;效果不明显0例,占0%。
代谢性(黑变病):痊愈50例,占40%;显著效果62例,占49.6%,有效例7例,占5.6%;效果不明显0例,占4.8%。
内分泌性(黄褐斑):痊愈100例,占80%,显著效果20%
炎症性(晒斑):痊愈125例,占100%。
1.5统计数据分析:
美白祛斑难易程度依次为:代谢性(黑变病),遗传性(雀斑),内分泌性(黄褐斑),炎症性(晒斑)。
1.6结论:
上述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膏霜对斑有明显的治疗及调养作用。虽然对各种斑效果不均衡,但有效率可以保证90%以上。同时本试验中使用60天为皮肤两个皮肤代谢周期,持续时间较短,如果持续半年或一年,预计会有更好的效果,保证所有类型的斑都可以痊愈,皮肤完全恢复健康状态。同时,本发明选用的各种中药植物成分,天然无毒,在美白祛斑的同时对人体皮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辅助皮肤健康。添加的皮肤营养剂,可从各种角度提供皮肤营养,肌肤水油平衡健康代谢。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