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697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寒泻者,泄泻清稀,有时如水样,腹中冷痛,肠鸣;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多为食滞肠胃之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临床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目前,临床上治疗泄泻主要以抗菌素治疗为主,如:诺氟沙星、增效联磺片、痢特灵片等西药。虽然可以短暂缓解病情,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且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抗菌素药物治疗泄泻存在药物依赖性强、治标不治本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伍科学、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补骨脂20-40份,肉豆蔻5-15份,吴茱萸5-15份,五味子5-15份,薏苡仁30-90份,半边莲5-15份,车前子10-20份,荷叶10-30份,咸虾花10-30份,黄柏10-20份,荜拔5-15份,鬼针草10-30份,锁阳10-20份,芡实10-20份,肉桂5-15份,附子3-9份,白术10-30份,干姜5-15份,党参20-40份,黄芪30-90份,升麻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补骨脂30份,肉豆蔻10份,吴茱萸10份,五味子10份,薏苡仁60份,半边莲10份,车前子15份,荷叶20份,咸虾花20份,黄柏15份,荜拔10份,鬼针草20份,锁阳15份,芡实15份,肉桂10份,附子6份,白术20份,干姜10份,党参30份,黄芪60份,升麻10份。

泄泻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则发生泄泻。因此治疗泄泻应以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健脾温肾,固涩止泻为治则。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补骨脂性温味苦,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以治肾泄,为君药。肉豆蔻温中涩肠,与补骨脂相伍,既可增温肾暖脾之力,又能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固肾涩肠,二药相使,温脾散寒,以助君药温涩止泻之力,共为臣药。佐以黄芪补气益血,党参补中益气,白术益气健脾,升麻益气升阳,四药相使扶助正气;薏苡仁、半边莲、车前子、荷叶、咸虾花五药利水消肿,渗湿止泻;黄柏、荜拔、鬼针草三药清热燥湿,健脾益气;锁阳、芡实二药补肾益精,补脾止泻;肉桂温肾助阳,附子温阳益气,干姜温中散寒三药温脾逐寒,助君臣之功;同时肉桂引火归元,以滋各药功效。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纵观全方重用补骨脂,以温肾暖脾涩肠,标本兼治。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7%,治愈率达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补骨脂30g,肉豆蔻10g,吴茱萸10g,五味子10g,薏苡仁60g,半边莲10g,车前子15g,荷叶20g,咸虾花20g,黄柏15g,荜拔10g,鬼针草20g,锁阳15g,芡实15g,肉桂10g,附子6g,白术20g,干姜10g,党参30g,黄芪60g,升麻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补骨脂40g,肉豆蔻5g,吴茱萸15g,五味子5g,薏苡仁90g,半边莲5g,车前子20g,荷叶10g,咸虾花30g,黄柏10g,荜拔15g,鬼针草10g,锁阳20g,芡实10g,肉桂15g,附子3g,白术30g,干姜5g,党参40g,黄芪30g,升麻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补骨脂20g,肉豆蔻15g,吴茱萸5g,五味子15g,薏苡仁30g,半边莲15g,车前子10g,荷叶30g,咸虾花10g,黄柏20g,荜拔5g,鬼针草30g,锁阳10g,芡实20g,肉桂5g,附子9g,白术10g,干姜15g,党参20g,黄芪90g,升麻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补骨脂33g,肉豆蔻7g,吴茱萸13g,五味子7g,薏苡仁64g,半边莲7g,车前子18g,荷叶17g,咸虾花23g,黄柏12g,荜拔13g,鬼针草17g,锁阳18g,芡实12g,肉桂13g,附子4g,白术23g,干姜7g,党参33g,黄芪55g,升麻13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补骨脂27g,肉豆蔻13g,吴茱萸7g,五味子13g,薏苡仁56g,半边莲13g,车前子12g,荷叶23g,咸虾花17g,黄柏18g,荜拔7g,鬼针草23g,锁阳12g,芡实17g,肉桂7g,附子9g,白术17g,干姜13g,党参27g,黄芪65g,升麻7g。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临床疗效实验如下:

1、临床病例选择:挑选78例泄泻患者,年龄15-70岁。

2、临床症状: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也可诱发泄泻。以上症状认定为泄泻。

3、实验方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两组,每组39人,其中,中药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原料按照传统水煎法煎煮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一天一剂,七天一疗程。对照治疗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或痢特灵片抗菌素西药。

4、疗效标准:

(1)、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

(2)、有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

(3)、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5、实验结果:

中药治疗组:治疗2-6个疗程,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经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对照治疗组:治疗一周至三周后,治愈33例,但停药10-20天有8例患者复发。

通过比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治疗组治疗泄泻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标本兼治。对照治疗组治疗速度虽快,但药物依赖性强,停药易复发。

6、典型病例:

病例一:管某,男,37岁。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大便次数频繁,呈水样,并伴有发热、畏寒等症。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抗菌素西药,腹泻好转,停药后复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后,自觉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腹痛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大便正常,治愈。

病例二:张某,女,25岁。患者自述患有慢性肠炎,一天大便10余次,天冷加重,同时伴有腹胀、腹痛、精神萎靡等症。期间服用过痢特灵片,效果不显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精神面貌好转;续服2个疗程后,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治愈。

中药原料用量必须恰当。本发明用于临床实验的各中药原料用量是本发明的最佳用量,其适用范围广。其中,补骨脂30g,用量大,方中大量应用以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的肾泄;薏苡仁60g,利水渗湿,健脾燥湿,方中大量应用,既渗湿又止泻,同时还健脾阳,可助君臣之药效;黄芪60g,党参30,二药用量大,相须相使,补益气血,升举阳气,以扶助正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