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2797阅读:1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病毒颗粒。



背景技术: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为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传播途径: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使用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病毒颗粒,可以有效防治病毒性感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病毒颗粒,其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虎杖18~22份、蒲公英9~11份、生姜4.5~5.5份、金银花9~11份、北败酱6~8份、柴胡12~16份、陈皮6~8份、地骨皮18~24份、青蒿14~16份、半枝莲7~9份。

作为优选,一种抗病毒颗粒,其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虎杖20份、蒲公英10份、生姜5份、金银花10份、北败酱7份、柴胡14份、陈皮7份、地骨皮21份、青蒿15份、半枝莲8份。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中按重量份计,虎杖:蒲公英:金银花:生姜=4:2:2:1。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中按重量份计,地骨皮:柴胡:北败酱:陈皮=3:2:1:1。

本发明所述的抗病毒颗粒配方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有效防治病毒性感冒,且对支气管炎、咽炎、咳嗽头疼等均有疗效。

虎杖:主要含虎杖甙(Poaoaydatin,C2OH22O8·3H2O),对金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疱疹病毒、埃可氏病毒、腺病毒等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功能清热利湿,通便解毒,散瘀活血;

蒲公英:主要含甾醇(Taraxasteroal,C30H50O),抗金色葡萄球菌、抑制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是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实现抗肿瘤作用,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积;

北败酱:主要含α-古芸烯(gurjunence),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青蒿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结核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半枝莲:主要含高山黄芩素(scutllarein),对金色葡萄球苗、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及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有治疗作用,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抗病毒颗粒,其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虎杖18份、蒲公英9份、生姜4.5份、金银花9份、北败酱6份、柴胡12份、陈皮6份、地骨皮18份、青蒿14份、半枝莲7份。

实施例2:一种抗病毒颗粒,其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虎杖22份、蒲公英11份、生姜5.5份、金银花11份、北败酱8份、柴胡16份、陈皮8份、地骨皮24份、青蒿16份、半枝莲9份。

实施例3:一种抗病毒颗粒,其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虎杖20份、蒲公英10份、生姜5份、金银花10份、北败酱7份、柴胡14份、陈皮7份、地骨皮21份、青蒿15份、半枝莲8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