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177阅读:1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含有铁等矿物质的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因为直接接触到铁等矿物质离子,或在储存过程中,受湿度、光照等影响,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等,导致形成的制剂出现含量下降、变色、花斑、渗出等现象,造成产品有效期短、产品合格率低、产品容易变质等问题。

严金柱等(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4))虽然通过改变包衣材料和包衣方法,薄膜包衣可大大提高药丸的质量。但从制定有效期的角度来说,仍需在薄膜包衣的防潮性能上做进一步的探索。

刘平等(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2)),在各种剂型的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中,样品成分及包装是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孙培雄(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2356924)而且现有技术的包衣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足,药物容易吸湿,这直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贮存期,包衣色泽不稳定,容易被氧化而影响药物的性状,包衣分散不均一。而且其包衣层的配制原料为水溶性包衣液,在制备干燥过程中,容易造成维生素的分解和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维生素制剂出现含量下降、变色、花斑、渗出等现象,造成产品有效期短、产品合格率低、产品容易变质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的生产方法,防止维生素类成分氧化、变色、花斑、渗出等现象,保证制剂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提高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的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含铁等矿物质物料同的辅料混合分散均匀,采用可成薄膜的粘合剂溶液进行包裹制粒,干燥;

(2)维生素类成分先用可食用油类润湿,同的辅料混合分散均匀,再用可成薄膜的粘合剂溶液进行包裹制粒,低温干燥(10~50℃);

(3)将上述干燥后的含铁的矿物质物料颗粒和含维生素类成分颗粒同剩余的辅料混合后,压片或不压片,片剂包衣或不包衣,即得一种稳定性良好的含维生素类成分的制剂。

步骤(1)中,所述的含铁等矿物质物料是指羰基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琥珀酸亚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也可为铁同其他可食用矿物质物料的组合。

步骤(1)中,所述的辅料指常用并有利于固体制剂成型的食品或药用辅料,以具备一定抗氧化性的辅料为优。

步骤(1)中,所述的可成薄膜的粘合剂是可食用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IV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可成薄膜的粘合剂或包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其溶液为0.05%-25%质量比的水溶液或者乙醇溶液,以醇溶性可成薄膜的粘合剂和其醇溶液为优。

步骤(2)中,所述的维生素类成分是指含维生素C化合物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钙、L-抗坏血酸-6-棕榈酸盐(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也可为维生素C化合物同人体所需其他维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维生素类组合成的多种维生素预混料。所述维生素类成分可为不包衣、包衣或微丸等形态,以包衣或微丸形态为优。

步骤(2)中,所述的可食用油类是指可食用的花生油、蓖麻油、橄榄油、火麻仁油、沙棘子油等植物油或维生素E、维生素K1等油状维生素,以具备一定抗氧化性、流动性、无挥发性的一种或两种可食用油类的任意比例混合为优。

步骤(3)中,所述的稳定性良好的含维生素类成分的制剂是含有铁或铁同其他矿物质物料的组合及维生素C或维生素C同人体所需其他维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维生素类组合所制成的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茶剂等固体制剂。

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稳定性良好的含维生素类成分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二: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稳定性良好的含维生素类成分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稳定性良好的含维生素类成分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将含铁、含铁和其他可食用矿物质的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茶剂等固体制剂中,通过辅料稀释、可成薄膜的粘合剂包裹铁等矿物质物料,形成隔离作用;通过具备一定抗氧化剂的植物油润湿维生素类成分,形成维生素抗氧化保护隔离层,再通过辅料稀释和可成薄膜的粘合剂包裹形成薄膜衣隔离层。使维生素类成分通过辅料隔离、植物油抗氧化保护隔离层和2层薄膜衣隔离层,不会直接接触到铁等金属离子,并隔离氧气和水分,在储存过程中,受水份、光照等影响很小,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好,不会发生氧化、变色等,形成的制剂不会出现含量下降、变色、花斑、渗出等现象,制剂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好,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一产品加速6个月效果图。

图2是传统工艺铁维生素C片加速6个月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二产品加速6个月效果图。

图4是传统工艺铁锌钙维生素C片加速6个月效果图。

图5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三产品加速6个月效果图。

图6是传统工艺多种矿物质维生素C片加速6个月效果图。

通过图1和图2,图3和图4,图5和图6之间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制剂中维生素类成分稳定性好,不会发生氧化、变色等,不会出现含量下降、变色、花斑、渗出等现象,制剂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好,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制备工艺:

(1)取乙基纤维素75g,加95%乙醇425g搅拌溶解完全,制成15%的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

(2)富马酸亚铁粉末同1/3的蔗糖、1/3的甘露醇、1/3的麦芽糊精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用35g15%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粘合,过24目制粒,于70℃下干燥,水分控制在5%以下。

(3)维生素C(抗坏血酸)粉末先用25g维生素E润湿,同1/3的蔗糖、1/3的甘露醇、1/3的麦芽糊精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分散均匀,再用28g10%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进行包裹,24目制粒,40℃低温干燥,水分控制在5%以下。

(4)将上述干燥后的含铁矿物质物料颗粒和含维生素C颗粒同剩余的1/3的蔗糖、1/3的甘露醇、1/3的麦芽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片,用剩余15%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包衣,包衣增重为2.5%,即得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铁维生素C片。

实施例二:

制备工艺:

(1)取10.0gHPMC和40g HPC,加95%乙醇425g搅拌溶解完全,制成2.0%HPMC+8.0%HPC乙醇混合溶液。

(2)碳酸钙、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锌粉末同1/3的乳糖、1/3的麦芽糊精、1/3的蔗糖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用65g2.0%HPMC+8.0%HPC乙醇混合液粘合,过30目制粒,于70℃下干燥,水分控制在6%以下。

(3)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钙)先用30.0g花生油润湿,同1/3的乳糖、1/3的麦芽糊精、1/3的蔗糖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分散均匀,再用50g 2.0%HPMC+8.0%HPC乙醇混合液粘合,30目制粒,40℃低温干燥,水分控制在5%以下。

(4)将上述干燥后的含铁等矿物质物料颗粒和含维生素C颗粒同剩余的1/3的乳糖、1/3的麦芽糊精、1/3的蔗糖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片,用2.0%HPMC+8.0%HPC乙醇混合液包衣,包衣增重为2.1%,即得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铁锌钙维生素C片。

实施例三:

制备工艺:

(1)取25g,加95%乙醇475g搅拌溶解完全,制成5%丙烯酸树脂IV号溶液。

(2)葡萄糖酸钙、乳酸亚铁、亚硒酸钠粉末同1/3的玉米淀粉、1/3的β-环糊精、1/3的乳糖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用40g 5%丙烯酸树脂IV号溶液粘合,过20目制粒,于70℃下干燥,水分控制在6%以下。

(3)维生素D3放入橄榄油、维生素E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同1/3的玉米淀粉、1/3的β-环糊精、1/3的乳糖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分散均匀,再用33g 5%丙烯酸树脂IV号溶液粘合,20目制粒,50℃低温干燥,水分控制在5%以下。

(4)将上述干燥后的含铁矿物质颗粒和含维生素C颗粒同剩余的1/3的玉米淀粉、1/3的β-环糊精、1/3的乳糖和385.0g乳粉混合均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片,用5%丙烯酸树脂IV号溶液包衣,包衣增重为3.0%,即得一种稳定性良好的多种矿物质维生素C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