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7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经,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并伴有下背部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痛经给妇女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虽然市面上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药物疗效不显著,疗程长,见效慢,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于痛经,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无毒副作用且痊愈后不易复发的中药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于对于痛经,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无毒副作用且痊愈后不易复发的中药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5-10份,香附6-11份,八月札7-12份,郁金3-8份,白芍4-9份,红花10-15份,通草5-10份,茜草7-12份,艾叶8-13份,小茴香6-11份,阿胶5-10份,甘草8-13份。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5份,香附11份,八月札7份,郁金8份,白芍4份,红花15份,通草5份,茜草12份,艾叶8份,小茴香11份,阿胶5份,甘草13份。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10份,香附6份,八月札12份,郁金3份,白芍9份,红花10份,通草10份,茜草7份,艾叶13份,小茴香6份,阿胶10份,甘草8份。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当归7份,香附8份,八月札9份,郁金5份,白芍6份,红花12份,通草7份,茜草9份,艾叶10份,小茴香8份,阿胶7份,甘草11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痈疽疮疡。香附:具有理气解郁、调经、安胎等功效;用于胁肋胀痛、脘腹痞满疼痛,经行腹痛等。八月札:具有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等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腰痛,经闭原发性痛经等。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等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白芍: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崩漏、带下等症。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通草:具有清热利尿、善通阴阳、内通九窍、外通营血等功效;用于经行量少、色黯不畅、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茜草: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去诸死血等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蛇咬伤等。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等;外用祛湿止痒。小茴香: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用于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等。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等。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生津、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制备方法:同现有的中药煎剂,将各配料浸没于水中,水量以刚刚浸没过配料的基本水量的2-4倍确定用量,文火煎制,维持有沸腾气泡1-2小时,将煎制液过滤即得。用法与用量:可按分数比称取原料,用水煎汤药服用,一份煎服两次,一天服用两次,在饭后1小时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适宜的口服制剂,可以深加工成中药丸、冲剂或中药片等,一天服用两次,在早晚饭后服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消瘀散结、疏肝理气、化瘀止痛、通经络、益气生津等功效,生物利用度高、具有无毒副作用,对于痛经,疗效确切,痊愈后不易复发。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5-10份,香附6-11份,八月札7-12份,郁金3-8份,白芍4-9份,红花10-15份,通草5-10份,茜草7-12份,艾叶8-13份,小茴香6-11份,阿胶5-10份,甘草8-13份。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5份,香附11份,八月札7份,郁金8份,白芍4份,红花15份,通草5份,茜草12份,艾叶8份,小茴香11份,阿胶5份,甘草13份。制备方法:同现有的中药煎剂,将各配料浸没于水中,水量以刚刚浸没过配料的基本水量的2-4倍确定用量,文火煎制,维持有沸腾气泡1-2小时,将煎制液过滤即得。用法用量:用水煎汤药服用,一份煎服两次,一天服用两次,在饭后1小时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适宜的口服制剂,可以深加工成中药丸、冲剂或中药片等,一天服用两次,在早晚饭后服用。实施例2,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10份,香附6份,八月札12份,郁金3份,白芍9份,红花10份,通草10份,茜草7份,艾叶13份,小茴香6份,阿胶10份,甘草8份。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7份,香附8份,八月札9份,郁金5份,白芍6份,红花12份,通草7份,茜草9份,艾叶10份,小茴香8份,阿胶7份,甘草11份。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以下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试验例统计结果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全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显效:主药症状消除,经期正常,无痛经。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经期基本恢复。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变。各实施例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50例,未婚30例,已婚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0岁;病程3个月-6年。治疗2个疗程后的结果:病例治疗周期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体效率实施例15014天10316394%实施例25014天12304492%实施例35014天20217296%本发明经过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得出,总体效率达到94%,可见本发明药物对于痛经疗效确切。下面结合典型病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典型病例1,覃某,17岁。自14岁月经初潮即原发性痛经,经期小腹绞痛,面白,汗出,畏寒肢冷,小腹空坠,腰酸。妇科及B超检查未见生殖器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每次行经都不能上课,只有口服止痛药方能坚持,经前一周按实施例1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连续服用三个经期后,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典型病例2,李某,27岁,经前至经期少腹胀痛,经期后延,量少色暗,伴有血块,胁肋及乳房胀痛,烦躁,舌质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经妇科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经前一周按实施例2服用本发明中药,经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典型病例3,黄某,38岁,痛经史1年,面色灰滞,精神萎靡,两胁隐痛,腰膝疫软,四肢不温,月经前后腹胀、痛经。经前一周按实施例3服用本发明中药,经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一年后随访无复发。以上实施例仅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非对发明做出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实质上内容做出的简单修改和改进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