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人工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6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人工皮,包括真皮层和表皮层,所述真皮层和表皮层由3D打印机打印而成,其特征在于,真皮层由胶原和抗凝血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由分布有孔的硅酮凝胶层组成,所述硅酮凝胶层由硅酮胶和固化剂组成,所述孔的孔径为1μm~3μm,所述固化剂为铂络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层为三维多孔结构,所述三维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80%~90%,孔径为200μm~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胶和固化剂质量比为5:1~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剂为柠檬酸钠、枸橼酸钠、草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剂为柠檬酸钠和枸橼酸钠,所述柠檬酸钠和枸橼酸钠的质量比为1:2。

7.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0.5mol/L的醋酸溶液:将醋酸采用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获取0.5mol/L的醋酸溶液;

S2:制备胶原和柠檬酸钠混合凝胶:在S1制得的0.5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胶原,再加入抗凝血剂,得到胶原/抗凝血剂混合凝胶;

S3:制备三维多孔结构的真皮层:将S2制得的胶原/抗凝血剂混合凝胶加入3D打印机的料槽中,根据CT扫描获取的受损皮肤区域的三维数据,设定3D打印机的程序,启动打印机,制得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真皮层,再将真皮层经冷冻干燥后固化,所述三维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80%~90%,孔径为200μm~300μm;

S4:在S3制得的真皮层表面涂覆一层硅酮凝胶层,硅酮凝胶层由硅酮胶固化剂组成,硅酮胶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5:1~8:1,所述固化剂为铂络合物;

S5:待硅酮凝胶层固化后,用激光打孔机进行打孔,即获得3D打印人工皮,所述孔在硅酮凝胶膜表面分布均匀,孔径的大小为1μm~3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胶原的加入量为每100ml 0.5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4.9~6.9g胶原,所述抗凝血剂的加入量为每100ml 0.5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0.01~0.1g抗凝血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剂为柠檬酸钠、枸橼酸钠、草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3D打印人工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剂为柠檬酸钠和枸橼酸钠,所述柠檬酸钠和枸橼酸钠的质量比为1: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