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332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常见病,据统计每五个男人或每十个

女人中就有一个胃病患者,并且患者发病时,常伴有胃胀痛、食欲不振、恶心、胃出血和胃穿孔,甚至导致癌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健康和工作,直至危及生命,并且这种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目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治疗时间比较长,这就为胃部患者带来了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崩解剂15-22份、润滑剂2-5份、粘合剂4-8份、阿司匹林2-5份、磷酸钙0.1-1份、预胶化淀粉0.5-5份、甲氧氯普胺片8-14份、蚯蚓蛋白酶12-19份、牛磺酸3-10份、雷贝拉唑10-16份、益生素12-17份、赖氨酸0.1-0.5份、蛋氨酸0.05-0.5份、葡聚糖0.5-4份和多西环素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预胶化淀粉为淀粉用化学法或机械法将淀粉颗粒部分或全部破裂得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崩解剂采用微晶纤维素或者海藻酸铵,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粘合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用于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蚯蚓蛋白酶、牛磺酸和雷贝拉唑在搅拌机中混合5-10分钟并且粉碎成20-30目的粉末,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葡聚糖、阿司匹林、磷酸钙、甲氧氯普胺片、益生素、赖氨酸、蛋氨酸和多西环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机在45-60摄氏度下以150-300rpm的转速搅拌50-8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三,将第一混合物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并且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和预胶化淀粉,完全加入完毕后,搅拌机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搅拌混合物进行干燥并且研磨成粉末,粉末装入胶囊壳中,即可得到成品胶囊制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中甲氧氯普胺片、蚯蚓蛋白酶、雷贝拉唑、多西环素、磷酸钙等组分起协同作用,可以治疗胃疼痛、胃酸过多、胃出血、水肿等胃病,可以减轻胃病引起的疼痛、眩晕、出血等症状,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崩解剂15份、润滑剂2份、粘合剂4份、阿司匹林2份、磷酸钙0.1份、预胶化淀粉0.5份、甲氧氯普胺片8份、蚯蚓蛋白酶12份、牛磺酸3份、雷贝拉唑10份、益生素12份、赖氨酸0.1份、蛋氨酸0.05份、葡聚糖0.5份和多西环素1份。预胶化淀粉为淀粉用化学法将淀粉颗粒部分破裂得到。

所述用于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蚯蚓蛋白酶、牛磺酸和雷贝拉唑在搅拌机中混合5分钟并且粉碎成20目的粉末,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葡聚糖、阿司匹林、磷酸钙、甲氧氯普胺片、益生素、赖氨酸、蛋氨酸和多西环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机在45摄氏度下以150rpm的转速搅拌8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三,将第一混合物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并且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和预胶化淀粉,完全加入完毕后,搅拌机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搅拌混合物进行干燥并且研磨成粉末,粉末装入胶囊壳中,即可得到成品胶囊制品。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崩解剂17份、润滑剂3份、粘合剂6份、阿司匹林3份、磷酸钙0.3份、预胶化淀粉2份、甲氧氯普胺片10份、蚯蚓蛋白酶14份、牛磺酸5份、雷贝拉唑13份、益生素15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15份、葡聚糖1.5份和多西环素2份。崩解剂采用微晶纤维素,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粘合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用于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蚯蚓蛋白酶、牛磺酸和雷贝拉唑在搅拌机中混合7分钟并且粉碎成24目的粉末,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葡聚糖、阿司匹林、磷酸钙、甲氧氯普胺片、益生素、赖氨酸、蛋氨酸和多西环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机在50摄氏度下以240rpm的转速搅拌65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三,将第一混合物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并且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预胶化淀粉,完全加入完毕后,搅拌机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搅拌混合物进行干燥并且研磨成粉末,粉末装入胶囊壳中,即可得到成品胶囊制品。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崩解剂20份、润滑剂4.5份、粘合剂7份、阿司匹林4份、磷酸钙0.7份、预胶化淀粉4.5份、甲氧氯普胺片13份、蚯蚓蛋白酶17份、牛磺酸8份、雷贝拉唑15份、益生素16份、赖氨酸0.4份、蛋氨酸0.35份、葡聚糖3份和多西环素4份。预胶化淀粉为淀粉用机械法将淀粉颗粒全部破裂得到。崩解剂采用海藻酸铵,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粘合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用于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蚯蚓蛋白酶、牛磺酸和雷贝拉唑在搅拌机中混合8分钟并且粉碎成20目的粉末,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葡聚糖、阿司匹林、磷酸钙、甲氧氯普胺片、益生素、赖氨酸、蛋氨酸和多西环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机在55摄氏度下以270rpm的转速搅拌7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三,将第一混合物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并且搅拌,边搅拌边加入海藻酸铵、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预胶化淀粉,完全加入完毕后,搅拌机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搅拌混合物进行干燥并且研磨成粉末,粉末装入胶囊壳中,即可得到成品胶囊制品。

实施例4

一种用于胃病的药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崩解剂15-22份、润滑剂2-5份、粘合剂4-8份、阿司匹林2-5份、磷酸钙0.1-1份、预胶化淀粉0.5-5份、甲氧氯普胺片8-14份、蚯蚓蛋白酶12-19份、牛磺酸3-10份、雷贝拉唑10-16份、益生素12-17份、赖氨酸0.1-0.5份、蛋氨酸0.05-0.5份、葡聚糖0.5-4份和多西环素1-5份。预胶化淀粉为淀粉用化学法将淀粉颗粒全部破裂得到。崩解剂采用微晶纤维素,润滑剂采用硬脂酸镁,粘合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用于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蚯蚓蛋白酶、牛磺酸和雷贝拉唑在搅拌机中混合10分钟并且粉碎成30目的粉末,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葡聚糖、阿司匹林、磷酸钙、甲氧氯普胺片、益生素、赖氨酸、蛋氨酸和多西环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机在60摄氏度下以240rpm的转速搅拌8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三,将第一混合物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并且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预胶化淀粉,完全加入完毕后,搅拌机在常温下搅拌均匀,搅拌混合物进行干燥并且研磨成粉末,粉末装入胶囊壳中,即可得到成品胶囊制品。

临床病例:

1、石某,男,25岁。患者因上腹疼痛2年并且伴随消化不良,经医院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并且伴随胃糜烂。服用实施例1的产品每天3次,每次1.5g,持续5天,疼痛全部消失,食欲大增,胃部没有其他不适。

2、王某,女,38岁。患者上腹反复疼痛2年,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服用实施例3的产品每天3次,每次1.5g,持续7天,症状减轻很多,继续服用实施例3的产品7天,疼痛全部消失并且胃部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3、李某,女,55岁。患者下腹疼痛2年多并且伴随有黑便,经医院诊断为胃出血,服用实施例2的产品每天3次,每次1.5g,持续7天,疼痛减轻,黑便停止,消化道不再出血,继续服用5天,疼痛全部消失。

4、谢某,男,43岁。患者反复上腹疼痛3年,经医院诊断为胃溃疡,服用实施例4的产品每天3次,每次1.5g,持续7天,上腹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在继续服用7天后,上腹疼痛全部消失,胃部未再感觉到有任何不适。

5、张某,女,21岁。患者上腹疼痛2年,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服用实施例2的产品每天3次,每次1.5g,持续7天,疼痛明显缓解,继续服用5天,疼痛消失。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