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定量浸蘸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364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纱定量浸蘸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纱定量浸蘸瓶。



背景技术:

在医护领域,消毒棉纱大量应用,通常在使用中需要将干燥的无菌棉纱蘸取某种消毒药液然后用来擦拭肢体或器材。目前一般都是将消毒药液盛装在某种容器中直接用棉纱浸蘸,如果棉纱吸取的药液太少则太干燥,如果吸取的药液太多则棉纱就会产生滴洒,这给使用带来很多不方便,而且也会造成药液的浪费。如果能够控制棉纱可吸附药液的份量,棉纱的吸药量就可以得到控制。

因此,目前医护领域需要一种可以定量控制棉纱可吸附药液份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定量控制棉纱吸附药液分量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纱定量浸蘸瓶,包括底座、储液瓶、定量阀、浸蘸碟和释液驱动装置;储液瓶和浸蘸碟设于底座上;定量阀中空,且一端与储液瓶的下端相连通,另一端出口位于浸蘸碟上方;定量阀中部设有储液管体;储液管体两端分别设有出液球阀和进液球阀;释液驱动装置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出液球阀驱动磁铁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出液球阀驱动磁铁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位于储液管体下方、出液球阀和进液球阀之间;释液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出液球阀驱动磁铁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对出液球阀和进液球阀的吸合控制出液球阀和进液球阀的开关;出液球阀闭合时,进液球阀开启;进液球阀闭合时,出液球阀开启。

其中,储液管体呈倒U字型;出液球阀设于储液管体左端;进液球阀设于储液管体右端;棉纱定量浸蘸瓶还包括进液球阀磁环、出液球阀磁环;出液球阀磁环设于定量阀内、出液球阀下方;进液球阀磁环设于定量阀内、进液球阀右侧;当出液球阀磁环吸合出液球阀时,储液管体左端导通;当进液球阀磁环吸合进液球阀时,储液管体右端闭合。

上述释液驱动装置还包括大活塞、缸体、小活塞、弹簧座、弹簧、导筒、固定支架;缸体设于底座上,两端分别设有大活塞和小活塞;小活塞套在导筒内;导筒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弹簧座设于小活塞上;弹簧套在小活塞上,且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和弹簧座相抵触;出液球阀驱动磁铁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设于小活塞上端。

当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出液球阀驱动磁铁的顶端位于出液球阀磁环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的顶端之间。

出液球阀驱动磁铁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通过U型磁铁座设于小活塞上端。

本实用新型棉纱定量浸蘸瓶还包括碟座;底座上端中空;缸体水平设于底座中空部分处,两端向上延伸出底座上方,其中一端通过大活塞连接碟座;浸蘸碟设于碟座内。

底座上设有瓶座;储液瓶设于瓶座上。

储液瓶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瓶盖;储液瓶的瓶颈一侧设有气孔。

储液瓶和定量阀相连处设有密封环。

大活塞的横截面大于小活塞的横截面;缸体内的工作介质采用微型钢珠。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释液驱动装置对进液球阀和出液球阀的吸合,控制进液、出液交替进行,利用设于出液球阀和出液球阀之间的储液管体进行药液定量控制。本实用新型棉纱定量浸蘸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地定量释放药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棉纱定量浸蘸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释液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量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储液瓶,3-浸蘸碟,4-释液驱动装置,5-定量阀,6-瓶盖,7-气孔,8-瓶座,9-棉纱,10-药液,11-碟座,12-缸体,13-大活塞,14-工作质,15-小活塞,16-弹簧座,17-弹簧,18-导筒,19-磁铁座,20-储液管体,21-密封环,22-进液球阀,23-进液球阀磁环,24-出液球阀,25-出液球阀磁环,26-进液球阀驱动磁铁,27-出液球阀驱动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棉纱定量浸蘸瓶包括底座1、储液瓶2、定量阀5、浸蘸碟3和释液驱动装置4。底座1上分别设有碟座11和瓶座8,浸蘸碟3和储液瓶2设于碟座11和瓶座8内。储液瓶2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瓶盖6;储液瓶2的瓶颈一侧设有气孔7。储液瓶2的下端左侧设有开口,开口处与定量阀5的一端相连通,连接处设有密封环21。结合图3,定量阀5中空,且另一端出口朝下、位于浸蘸碟上方。定量阀5的中部为倒U型储液管体20,储液管体2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出液球阀24和进液球阀22。进液球阀磁环23设于进液球阀22的右侧,当进液球阀磁环23吸合进液球阀22时,储液管体20右端闭合。出液球阀磁环25设于出液球阀24下方,当出液球阀磁环25吸合出液球阀24时,储液管体20左端导通。

结合图2,释液驱动装置4包括大活塞13、缸体12、小活塞15、弹簧座16、弹簧17、导筒18、磁铁座19、进液球阀驱动磁铁26、出液球阀驱动磁铁27。底座1上部中空,缸体12水平设于底座1的中空部位内,且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出底座1上方,且两端开口,开口处分别设有大活塞13和小活塞15。缸体12内填充有工作质14,工作质14采用微型钢珠并混合固体润滑剂。大活塞13的横截面大于小活塞15的横截面,方便大活塞13带动小活塞15的大行程移动。大活塞13设于浸蘸碟3的下方。小活塞15上设有弹簧座16,弹簧座16上方设有导筒18,小活塞15套于导筒18内,使小活塞15相对导筒18上下自由自动。导筒18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底座1上。弹簧17设于导筒18和弹簧座16之间。小活塞15上端设有U型磁铁座19。出液球阀驱动磁铁27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26设于磁铁座19的两端,且位于出液球阀磁环25和进液球阀磁环23下方、两者之间。当弹簧17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出液球阀驱动磁铁27的顶端位于出液球阀磁环25和进液球阀驱动磁铁26的顶端之间。其中进液球阀22和出液球阀24采用软铁材料制作,其余零件根据结构和功能要求可分别采用金属或塑料制作。

使用时,将棉纱9放入浸蘸碟3中,按下浸蘸碟3,大活塞13向下移动,带动小活塞15向上移动,压缩弹簧17,并带动磁铁座19向上移动,左端伸长的出液球阀驱动磁铁27首先吸合出液球阀24向上移动,脱离出液球阀磁环25,定量阀5左端闭合;然后磁铁座19右端的进液球阀驱动磁铁26吸合进液球阀22向左移动,脱离进液球阀磁环23,定量阀5右端开启,储液瓶2内的药液进入定量阀5内,充满整个储液管体20。松开浸蘸碟3后,由于弹簧17的恢复力,弹簧座16下移,带动磁铁座19向下移动,进液球阀22由于失去进液球阀驱动磁铁26的磁力,重新被进液球阀磁环23吸合,定量阀5右端闭合;然后出液球阀24失去出液球阀驱动磁铁27的磁力,重新被出液球阀磁环25吸合,定量阀5左端开启,储液管体20内的药液从定量阀5的左端流出至浸蘸碟3内,被棉纱9吸附。每次按下浸蘸碟3,流出药液的体积为储液管体20的体积。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