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胀气奶瓶塞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2424阅读:1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胀气奶瓶塞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塞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胀气奶瓶塞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婴儿奶瓶为了婴幼儿在使用时吸奶顺畅而不造成瓶体胀气的问题,大多采用在瓶口与奶嘴之间设有回气阀装置来使得奶瓶内外能够回气,但是婴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当奶液或水液中的颗粒物阻塞回气阀时,就容易造成奶瓶胀气的现象发生,对婴幼儿和大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另外如对瓶口与奶嘴之间的回气阀装置进行清洗时还需要将奶瓶瓶盖、奶嘴、回气阀装置全部打开分别清洗,这样使用或清洗也较为麻烦,且目前解决奶瓶防胀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防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胀气奶瓶塞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胀气奶瓶塞子,包括活动进气塞,活动进气塞由底座、防渗透柱、塞头、圆柱卡槽和回气孔组成,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圆柱卡槽,所述圆柱卡槽顶端设置有塞头,所述塞头上部设置有回气孔,所述回气孔之间设置有防渗透柱。

优选的,所述塞头底端直径大于圆柱卡槽直径。

优选的,所述圆柱卡槽内部为空心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为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塞头上设置有弧形部,且弧形部共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塞头直接塞入瓶底内并与瓶底连接,所述瓶底上端设置有瓶身,所述瓶身顶端安装有螺牙盖,所述螺牙盖上安装有回流孔奶嘴,且螺牙盖外侧安装有奶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回气孔,在吸奶时气体通过底部自动调节(也可用手指调节)塞子进出来控制奶液流量达到瓶内气压平衡,从而达到防胀气效果,且能有效防止婴幼儿吸奶时吸入大量奶液气泡,避免婴幼儿在吸奶后出现胃部胀气不适,且通过设置防渗透柱,可防止冲牛奶时,牛奶回渗,造成牛奶的浪费,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奶瓶盖,2、螺牙盖,3、瓶身,4、瓶底,5、回流孔奶嘴,6、活动进气塞子,61、底座,62、防渗透柱、63、塞头,631、弧形部64、圆柱卡槽,65、回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也可由另一种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胀气奶瓶塞子,包括活动进气塞6,活动进气塞6由底座61、防渗透柱62、塞头63、圆柱卡槽64和回气孔65组成,底座61顶端设置有圆柱卡槽64,圆柱卡槽64顶端设置有塞头63,塞头63上部设置有回气孔65,回气孔65之间设置有防渗透柱62,塞头63底端直径大于圆柱卡槽64直径,圆柱卡槽64内部为空心管状结构,底座61内部为空心结构,塞头63上设置有弧形部631,且弧形部631共设置有两个,塞头63直接塞入瓶底4内并与瓶底4连接,瓶底4上端设置有瓶身3,瓶身3顶端安装有螺牙盖2,螺牙盖2上安装有回流孔奶嘴5,且螺牙盖2外侧安装有奶瓶盖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回气孔65,在吸奶时气体通过底部自动调节(也可用手指调节)塞子进出来控制奶液流量达到瓶内气压平衡,从而达到防胀气效果,且能有效防止婴幼儿吸奶时吸入大量奶液气泡,避免婴幼儿在吸奶后出现胃部胀气不适,且通过设置防渗透柱62,可防止冲牛奶时,牛奶回渗,造成牛奶的浪费,回流孔奶嘴5位于瓶身3上部并与瓶身3可拆卸连接,瓶身3上部设有外螺纹,螺牙盖2通过匹配的内螺纹可旋转固定在瓶身3上部并将有回流孔奶嘴5盖住,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