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237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贴敷膏制作器。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选用适当的药物贴敷在人体腧穴之上,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

穴位贴敷疗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对于衰老稚弱者、病药格拒、药入即吐者尤宜。

目前,穴位贴敷时,护理人员需要将贴敷药膏用手搓成适合穴位贴敷大小的中药药丸,贴敷于患者相应穴位上,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患者等候时间较长,且中药药膏剂量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采用工具制作穴位贴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敷膏制作器,包括有第一勺部、第二勺部、第一柄部、第二柄部,所述第一勺部与第一柄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柄部的另一端设有滚动轨道,所述第一勺部的侧壁上设有滚动孔;所述第二勺部位于所述第一勺部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勺部一端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贯穿所述第一勺部的侧壁,所述第二勺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柄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柄部贯穿滚动孔,所述第二柄部的另一端设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与所述滚动轨道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滚动孔包括有上孔、下孔、侧孔、中空管,所述上孔与下孔通过中空管相连通,下孔一侧与侧孔相连通,所述下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下孔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压板。

更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宽度小于中空管的直径。

更优选地,所述压板凸出于所述第一勺部的外侧壁。

更优选地,所述上孔或下孔的直径大于中空管的直径。

更优选地,所述侧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柄部的直径。

更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柄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滚动轨道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轨道。

优选地,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第一勺部的侧壁不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勺部的直径为2-3cm。

所述滚动轮与所述滚动轨道相配合是指,当第二柄部位于滚动孔的上孔内,滚动轮与滚动轨道相脱离;当下压弹簧使压板降低,第二柄部经中空管由上孔进入下孔,滚动轮与滚动轨道相接触;当第二柄部由下孔进入侧孔,滚动轮在滚动轨道上滚动,从而带动第二柄部移动,使第二勺部在第一勺部内翻转。

优选地,所述贴敷膏制作器的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第一勺部、第二勺部均为半球形。所述第二勺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勺部的半径与侧孔长度之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改变了现有的需要护理人员用手搓成球形的适合穴位贴敷大小的中药药丸,贴敷于患者相应穴位上,其工作量大、患者等候时间较长,而本发明使得制作穴位贴敷变得容易,提高了穴位贴敷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改变了现有手工方法所带来的操作复杂、中药药膏剂量不易控制等弊端,制作的穴位贴敷剂量准确,操作简便,保证穴位贴敷治疗质量,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非常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的滚动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的滚动轨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第一勺部

2 第二勺部

3 第一柄部

31 滚动轨道

4 第二柄部

41 滚动轮

5 滚动孔

51 上孔

52 下孔

53 侧孔

54 压板

55 弹簧

56 中空管

6 转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敷膏制作器,包括有第一勺部1、第二勺部2、第一柄部3、第二柄部4,所述第一勺部1与第一柄部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柄部3的另一端设有滚动轨道31,所述第一勺部1的侧壁上设有滚动孔5;所述第二勺部2位于所述第一勺部1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勺部2一端设有转动柱6,所述转动柱6贯穿所述第一勺部1的侧壁,所述第二勺部2的另一端与第二柄部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柄部4贯穿滚动孔5,所述第二柄部4的另一端设有滚动轮41,所述滚动轮41与所述滚动轨道31相配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滚动孔5包括有上孔51、下孔52、侧孔53、中空管56,所述上孔51与下孔52通过中空管56相连通,下孔52一侧与侧孔53相连通,所述下孔52内设有弹簧55,所述弹簧55的下端与下孔52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55的上端设有压板54。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压板54的宽度小于中空管56的直径。所述压板54凸出于所述第一勺部1的外侧壁。所述上孔51或下孔52的直径大于中空管56的直径。所述侧孔5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柄部4的直径。所述中空管5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柄部4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勺部1的直径为2-3cm。如图1、3所示,所述滚动轨道31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轨道。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柱6与所述第一勺部1的侧壁不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勺部1、第二勺部2均为半球形。所述第二勺部2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勺部1的半径与侧孔53长度之差。所述贴敷膏制作器的材质为不锈钢。

下面结合图1-3,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贴敷膏制作器的使用过程。

使用者获得如图1-3所示的一种贴敷膏制作器,针对患者需要进行贴敷膏治疗,护理人员取出贴敷膏制作器,握住第一柄部3,挖舀中药。然后,下按第二柄部4,由于滚动孔5中的弹簧55收缩使压板54降低,使位于滚动孔5的上孔51内的第二柄部4,经中空管56由上孔51进入下孔52,从而使滚动轮41与滚动轨道31相接触,再使第二柄部4由下孔52进入侧孔53,按动滚动轮41使其在滚动轨道31上滚动,带动第二柄部4在侧孔53内移动,使第二勺部2在第一勺部1内翻转,从而制作所需中药药丸。再按动滚动轮41使其在滚动轨道31上回复滚动,使第二柄部4在侧孔53内向下孔52方向移动,第二勺部2在第一勺部1内翻转恢复原状,取出中药药丸。向下按动压板54,使第二柄部4从侧孔53进入下孔52,由于弹簧55伸展使压板54升高,第二柄部4由下孔52回到上孔51,滚动轮41与滚动轨道31相脱离。

使用完毕后,将贴敷膏制作器放置到合适位置。需要再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步骤。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