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232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中药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中药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传统中药服用之前通常通过煎煮提取出有效成分,然后以汤剂的形式直接服用,或者加入一定的辅料,制成丸、散、膏、丹等剂型。在现代中药研究过程中,提取有效成分也是进行各种后续研究的基础。而在中药材提取的过程中,由于药材含水量不同,加上提取过程中提取溶剂的挥发等因素,药材和水份在提取过程中比例将会产生变化,这时常常需要在过程中加水或者加药材,现有的提取设备由于缺少辅助进料的口,因此,往往需要将盖子打开进行加料或者加水,这样操作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在加热提取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极易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中药提取装置的不容易在提取过程中加水或者加料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提取装置,能够实现在提取过程中便捷地加水或者加料,提高了提取效率,且使得提取效果更佳。

一种中药提取装置,包括:加热套筒、第一盖体和压榨组件;

加热套筒,所述加热套筒设置有开口,所述加热套筒包括外壁,所述外壁向内延伸并凹陷形成内壁,所述内壁将所述加热套筒隔离为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内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内壁远离所述开口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漏孔,所述内腔通过所述连通口以及所述漏孔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外壁远离所述漏孔的位置开设有气孔和出料口;

所述第一盖体活动盖合于所述加热套筒的所述开口,所述第一盖体开设有活动口;

所述压榨组件包括压榨杆和压榨体,所述压榨杆和所述压榨体固定连接, 所述压榨杆活动插设于所述活动口,所述压榨体活动设置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压榨杆内部开设有空心结构的送料通道,所述压榨杆远离所述压榨体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密封盖合于所述送料通道远离所述压榨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与所述加热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漏孔的距离小于所述气孔与所述漏孔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漏孔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漏孔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背向所述压榨体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于所述压榨杆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密封垫上,且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压榨杆。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内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杆外侧设置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压榨杆的送料通道将水或者药材送入内腔内进行加热提取,而无需将第一盖体打开,减小对提取过程中的中药造成的影响,使得加水或者加药材更为便捷,提高了提取效率,且使得提取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中药提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中药提取装置的第一盖体打开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中药提取装置的第二盖体打开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中药提取装置10,包括:加热套筒100、第一盖体200和压榨组件300;加热套筒100,所述加热套筒100设置有开口101,所述加热套筒100包括外壁102,所述外壁102向内延伸并凹陷形成内壁103,所述内壁103将所述加热套筒100隔离为内腔110和外腔120,所述内腔110与所述开口101连通,所述内壁103靠近所述开口101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口105,所述内壁103远离所述开口101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漏孔104,所述内腔110通过所述连通口105以及所述漏孔104与所述外腔120连通,所述外壁102远离所述漏孔104的位置开设有气孔106和出料口107;所述第一盖体200活动盖合于所述加热套筒100的所述开口101,所述第一盖体200开设有活动口201;所述压榨组件300包括压榨杆310和压榨体320,所述压榨杆310和所述压榨体320固定连接,所述压榨杆310活动插设于所述活动口201,所述压榨体320活动设置于所述内腔110内,所述压榨杆310内部开设有空心结构的送料通道311,所述压榨杆310远离所述压榨体320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盖体400,所述第二盖体400密封盖合于所述送料通道311远离所述压榨体320的一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取时,将第一盖体200打开,将水和药材由开口101放入内腔110内,水通过漏孔104流通至外腔120,而药材则隔离在内腔110,随后,将第一盖体200盖合在开口101处,使得加热套筒100开口101密闭,加热套筒100对水和药材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添加药材或者水时,如图3所示,将第二盖体400打开,通过压榨杆310的送料通道311将水或者药材送入内腔110内进行加热提取,而无需将第一盖体200打开,减小对提取过程中的中药造成的影响,使得加水或者加药材更为便捷,提高了提取效率,且使得提取效果更佳。

由于药材和水通过送料通道311直接输送至内腔110底部,避免了新添加的药材和水在提取物的表面,无法充分混合,使得新添加的药材和水能充分地与早前的药材和水混合,进一步使得提取效果更佳。另一方面,当药材和水通过送料通道311放入后,通过拉动压榨杆310,使得压榨体320在内腔110内活动,使得内腔110内的药材和水能够得到搅拌。

值得一提的是,当压榨体320向加热套筒100底部压榨时,水将被挤压至漏孔104向外腔120流动,而外腔120的水位上升,气体由气孔106排出,并通过流通口流通进入内腔110,实现水的循环流动,而由于药材的颗粒度较大,无法通过漏孔104,而始终停留在内腔110内。当提取完成后,药水将由与外腔120连通的出料口107流出,而残留的药材残渣将在第一盖体200打开口101取出。

为了提高密闭性,避免气体由活动口201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200背向所述压榨体320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500,所述密封垫500套设于所述压榨杆310上,密封垫500能够有效提高第一盖体200的密闭性,避免气体由活动口201排出,例如,密封垫500为橡胶垫,而为了固定压榨杆310,使得压榨杆310能够平稳的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件600,所述固定件600固定设置于所述密封垫500上,且所述固定件600套设于所述压榨杆310。这样,当压榨杆310在活动口201内活动时,所述固定件600能够限制压榨杆310横向移动,使得压榨杆310的纵向运动或者说沿轴向的运动更为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药提取装置10还包括加热件710,所述加热件710设置于所述加热套筒100内,加热件710与电源连接,在提取过程中,加热件710通电,对加热套筒10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外壁102朝向所述内壁103的一侧设置有导热体720,所述导热体720与所述加热件连接,导热体720为金属导热体720,例如,导热 体720为铜导热体720,例如,导热体720为铜铝合金导热体720,导热体720具有良好的热岛性能,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加热件710的热量吸收并传递,提高了加热效率,使得加热效果更佳。

在压榨体320进行压榨或者搅拌时,为了避免液体由气孔106排出,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连通口105与所述漏孔104的距离小于所述气孔106与所述漏孔104的距离,例如,所述连通口105与加热套筒100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气孔106与加热套筒100底部的距离,即,气孔106的高度更高,在外腔120液面上升时,液体首先由连通口105进入内腔110,而不会上升至气孔106,有效避免液体由气孔106排出。而为了避免在提取过程中液体由出料口107排出,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口105与所述漏孔104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料口107与所述漏孔104的距离。例如,所述连通口105与加热套筒100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料口107与加热套筒100底部的距离,即,出料口107的高度更高,在外腔120液面上升时,液体首先由连通口105进入内腔110,而不会上升至气孔106,有效避免液体由气孔106排出。

为了提高压榨和搅拌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压榨杆310的长度大于所述内腔110的深度,这样,压榨杆310能够与内腔110底部接触,使得压榨杆310的活动行程更长,有利于对药材和水的充分搅拌和压榨,使得搅拌和压榨效果更佳。

由于在提取过程中,液体煮沸后温度较高,而压榨杆310部分设置于内腔110内,压榨杆310的温度较高,为了避免压榨杆310烫伤用户,所述压榨杆310外侧设置有隔热层(图未示),例如,隔热层为橡胶隔热层,例如,隔热层为木质隔热层,这样,通过隔热层对热量的隔绝,能够有效避免用户握持压榨杆310或者触及压榨杆310而被烫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