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肩部牵拉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51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颅底手术或颈椎手术时使用的可调节肩部牵拉带。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进行颅底手术或颈椎手术时,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野需要尽量将颈项部皮肤拉伸展。

目前使用弹力绷带,力量有限,不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也有使用宽胶布黏贴病人皮肤上拉伸,但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后病人肩部会出现压痕或胶布过敏现象。现有的技术缺乏可活动的弹性缓冲空间。

也有文献采用专用的手术床,例如中国专利CN201120574202.9公开了一种颈椎手术床,包括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床板上段设有凹槽,凹槽前端设有额托,凹槽的中段设有固定带。

但手术床造价高,并不能被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进行颅底手术或颈椎手术时使用的可调节肩部牵拉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肩部牵拉带,包括:肩部护垫、环形弹力带和S型固定钩,其中所述肩部护垫为三层夹心棉垫,呈中间宽两端窄的带状,所述肩部护垫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环形弹力带;所述S型固定钩的尾端设置有固定环,S型固定钩通过固定环套在环形弹力带上。

所述环形弹力带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

所述肩部护垫的长度为30~40cm,中间最宽的宽度为14cm,两端最窄的宽度为4cm。

所述环形弹力带的周长为160cm,宽度为3cm。

所述S型固定钩采用硬质金属制成。

肩部牵拉带的肩部护垫可以在长时间的手术中保护病人的肩部,同时两端的环形弹力带可以提供充分的弹力,S型固定钩将肩部护垫两端的环形弹力带拉紧挂在手术床尾部,无需打结,节省了时间。使用时将肩部牵拉带绕过病人肩部,同时拉紧环形弹力带将S型固定钩挂在在手术床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以及病人所需不同的体位,使用1根或2根肩部牵拉带。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几个有益效果:(1)三层夹心棉垫压力均匀,舒适柔软,避免手术患者皮肤意外损伤;(2)S型固定钩无需打结,单手操作简单灵活,直接固定在手术床栏上,省时省力;(3)环形弹力带可任意调节长度、固定牢靠;(4)一洗一用,减少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肩部牵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肩部牵拉带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包括:肩部护垫1、环形弹力带2和S型固定钩3。

其中肩部护垫为三层夹心棉垫,呈中间宽两端窄的带状,肩部护垫的长度为30cm,中间最宽的宽度为14cm,两端最窄的宽度为4cm。

肩部护垫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环形弹力带,环形弹力带的周长为160cm,宽度为3cm。

S型固定钩采用硬质金属制成。S型固定钩的尾端设置有固定环4,S型固定钩通过固定环套在环形弹力带上。环形弹力带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5。

肩部牵拉带的肩部护垫可以在长时间的手术中保护病人的肩部,同时两端的环形弹力带可以提供充分的弹力,S型固定钩将肩部护垫两端的环形弹力带拉紧挂在手术床尾部,无需打结,节省了时间。使用时将肩部牵拉带绕过病人肩部,同时拉紧环形弹力带将S型固定钩挂在在手术床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以及病人所需不同的体位,使用1根或2根肩部牵拉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和方法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和方法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