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13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



背景技术:

肿瘤侵犯、炎症、外伤和放射治疗是导致颌骨破坏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切除大块颌骨,必然导致患者面部外观畸形和咬合咀嚼功能的丧失,这就需要精良的修复重建技术,截取自体小腿非承重的一段腓骨,塑造成颌骨的形状重建颌骨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手段。

然而,目前国内外同行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颌骨重建的形态上,即患者的外观恢复方面,却忽视了患者的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复,其实咬合咀嚼功能不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大。我们早期完成的大量颌骨重建病例,顺利恢复了患者外观,但是多数患者后期镶牙困难,影响了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复。在移植的腓骨上进行活动义齿的修复,往往固位较差,咀嚼效率低下,而种植牙固位好,是恢复咬合功能的最理想方式,有利于镶牙,特别是有利于种植牙的颌骨重建方案是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修复科医生的追求目标,但往往因为颌骨重建位置的欠准确性和欠合理性,或种植体植入角度或深度欠佳,导致大多数患者失去种植牙机会。所以急需一种在腓骨移植的基础上,引导种植孔预备和种植体植入符合术前设计的最佳方案的定位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能够使移植骨引导板在引导颌骨重建手术的同时,辅助牙种植部分操作,如种植孔预备、种植体植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成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其包括移植骨引导板、第一颌骨固定板、第二颌骨固定板、牙种植引导孔座以及若干可供不同直径钻头穿过的导柱,所述移植骨引导板的引导轨迹与移植骨延伸轨迹配合一致,所述移植骨引导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移植骨的移植骨固定孔,所述第一颌骨固定板和第二颌骨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移植骨引导板的两端并设有与相应的颌骨外侧骨面贴合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颌骨固定板和第二颌骨固定板上均设有若干用于连接颌骨的颌骨固定孔,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设置于所述移植骨引导板上且其孔口与移植骨相对,所述导柱插接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柱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设有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的孔相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为大直径,下部为小直径。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圆柱形主体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的孔轴孔配合。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外周设有凸起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凸起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的上表面配合。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的孔的中心线垂直于移植骨骨面。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移植骨引导板、第一颌骨固定板、第二颌骨固定板和牙种植引导孔座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柱采用3D打印成型。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集牙种植和上颌骨重建于一体化结构,通过在移植骨引导板上设计牙种植引导孔座,配合不同内孔直径的导柱,能够使移植骨引导板在引导颌骨重建手术的同时,辅助牙种植部分操作,如种植孔预备、种植体植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成功率;此外,手术过程中通过逐渐更换不同孔径的导柱,能有效防止一次钻孔直径过大造成移植骨严重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器与颌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柱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引导移植骨牙种植的3D打印的定位器,其包括移植骨引导板1、第一颌骨固定板2a、第二颌骨固定板2b、牙种植引导孔座4以及若干可供不同直径钻头穿过的导柱5,所述移植骨引导板1的引导轨迹与移植骨延伸轨迹配合一致,所述移植骨引导板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移植骨的移植骨固定孔11,所述第一颌骨固定板2a和第二颌骨固定板2b分别连接于所述移植骨引导板1的两端并设有与相应的颌骨6外侧骨面贴合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颌骨固定板2a和第二颌骨固定板2b上均设有若干用于连接颌骨6的颌骨固定孔21,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4设置于所述移植骨引导板1上且其孔口与移植骨相对,所述导柱5插接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4上。

本实施例中,用CBCT或CT扫描获取患者的头颅数字模型,通过软件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三维头颅模型。运用计算机软件在三维数字头颅模型上制定手术方案并画出移植骨引导板1、第一颌骨固定板2a、第二颌骨固定板2b、牙种植引导孔座4以及导柱5的轮廓,并采用树脂、塑料等无毒材料通过3D打印成型技术制作成一体的移植骨引导板1、第一颌骨固定板2a、第二颌骨固定板2b和牙种植引导孔座4,以及制作出若干实体的可供不同直径钻头穿过的导柱5,从而确保完成复杂精确的个性化结构制作。移植骨引导板1依照虚拟移植骨延伸轨迹形态生成,移植骨引导板1上的移植骨固定孔11与移植骨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移植骨通过螺丝固定在移植骨引导板1上,由此利用移植骨引导板1的引导轨迹使移植骨延伸轨迹与之配合一致,确保移植骨精确定位及固定。第一颌骨固定板2a和第二颌骨固定板2b的内侧面依照虚拟颌骨6外侧骨面形态生成,与颌骨6外侧骨面完全贴合,第一颌骨固定板2a和第二颌骨固定板2b上的颌骨固定孔21与颌骨6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第一颌骨固定板2a和第二颌骨固定板2b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颌骨6上,从而确保移植骨引导板1精确就位并固定于预期位置。导柱5包括圆柱形主体51,该圆柱形主体51设有与牙种植引导孔座4的孔相通的阶梯孔52,阶梯孔52的上部为大直径匹配扩孔钻制动器,在钻头深入过程中对扩孔钻起到方向引导作用,当钻头达到预定深度时,阶梯孔52上部底平面与钻头制动器接触,使钻头停止深入,以确保种植窝的深度一致;阶梯孔52的下部为小直径匹配扩孔钻钻头,在钻头深入过程中对备洞方向起到引导作用。手术过程中需要逐级更换不同直径的扩孔钻,可同时更换相应导柱5以匹配扩孔钻。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集牙种植和上颌骨6重建于一体化结构,通过在移植骨引导板1上设计牙种植引导孔座4,配合不同内孔直径的导柱5,能够使移植骨引导板1在引导颌骨重建手术的同时,辅助牙种植部分操作,如种植孔预备、种植体植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成功率;此外,手术过程中通过逐渐更换不同孔径的导柱5,能有效防止一次钻孔直径过大造成移植骨严重损伤。

更佳地,所述圆柱形主体51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4的孔41轴孔配合,手术中即插即用,根据需要随时更换。

更佳地,所述圆柱形主体51的外周设有凸起部53,所述凸起部53的下表面与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4的上表面配合。手术过程中,需要将导柱5插入牙种植引导孔座4的孔41中,当凸起部53紧密接触牙种植引导孔座4的上表面时,即表明导柱5就位完成。

更佳地,所述牙种植引导孔座4的孔41的中心线垂直于移植骨骨面,从而使种植体的咬合力沿种植体长轴传递,为种牙提供良好的固定根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