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88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麻醉手术上使用的鼻腔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喉罩,是安置于上呼吸道的一种人工气道,喉罩的气囊可封闭喉腔,气体通过喉腔进入气管内。1981年Dr.Brain喉罩发明不久,就被公认为对于那些急诊或非急诊插管困难的病人有很大的应用潜力。1983年,Dr Brain就成功地对一名114Kg施行腹腔镜手术插管困难的男性病人应用了喉罩,其特点是:

1.顺应咽腔的扩张性,阻塞食管口,封闭咽四壁,不盖住声门;

2.罩囊充气易于咽腔黏膜伏帖减少漏气和损伤;

3.操作简便实用,不完全到位可有70%气体进入肺内来保证通气;

4.对声带和气管黏膜不造成机械性损伤.1988年英国临床应用,1991年FDA批准通过,1993年ASA困难气道管理小组将喉罩列入“困难气道病人管理操作规范”,1/3全身麻醉病人使用超1亿例。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喉罩受咽部解剖结构限制,该设计是按正常人解剖结构建模,为通气预留空间也有限,头部或咽部略有移动便会漏气,其次会厌大小及位置能否按预期放置喉罩内部是关键,当大会厌紧贴咽后壁时,插入喉罩会直接挤压会厌掩盖声门造成缺氧窒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既能有效正压通气又不占用口腔,不受咽部解剖限制的鼻腔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鼻腔通气装置,由通气管管体、充气阀、气囊、三通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上连接有通气管管体,气囊设置于通气管体上,充气阀通过管路与气囊相通。

上述鼻腔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管管体有两条,分别为长通气管管体和短通气管管体。

上述鼻腔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长通气管管体的近端和远端出口处分别设有一气囊,一个用于食道封堵,一个用于外鼻道固定封堵。

上述鼻腔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短通气管管体上设有一个气囊,用于外鼻道通道封堵固定。

上述鼻腔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长通气管管体远端气囊上方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配接机械通气设备,封堵通气道能有效正压通气,节省口腔空间,不受咽部解剖限制,扩展其通气容积,适用人群广,能快速建立通畅气道,有效支持保障呼吸,维持氧气正常供应,适用于急诊抢救的呼吸支持,重症患者的呼吸保障,麻醉状态下通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鼻腔通气装置,由通气管管体1、充气阀2、气囊3、三通接头4组成,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4上连接有通气管管体1,气囊3设置于通气管体1上,充气阀2通过管路与气囊3相通,通气管管体1有两条,分别为长通气管管体1-1和短通气管管体1-2,长通气管管体1-1的近端和远端出口处分别设有一气囊3,一个用于食道封堵,一个用于外鼻道固定封堵,短通气管管体1-2上设有一个气囊,用于外鼻道通道封堵固定,长通气管管体1-1远端气囊上方设有通气孔5。

临床具体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长通气导管管体1-1顺着外鼻道向前经过鼻腔、口腔、咽腔直至食道,将短通气管管体1-2置入另一侧鼻腔,将注射器与充气阀2连接并注气,使得长通气管管体1-1和短通气管管体1-2上的气囊3膨胀,从而达到封堵食道和外鼻道,完成固定后,将通气设备与三通接头4相连接进行通气,有效气体可通过三通接头4分别进入长通气管管体1-1和短通气管管体1-2,气体通过短通气管管体1-2可直接到达鼻腔,通过长通气管管体1-1时,由于长通气管管体1-1远端气囊3的阻塞,使得进入长通气管管体1-1的气体通过通气孔5进去气道。

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当大会厌紧贴咽后壁时,插入喉罩会直接挤压会厌掩盖声门造成缺氧窒息的风险,保留了封堵食道关键技术,将整个咽腔和口腔有效利用,并且借鉴了鼻咽通气道的原理,利用通气导管将舌根抬起,为通气打开通道,有效避免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的问题,并且保留其舒适性的优势,再有在鼻通气前端增加了阻力套囊,可随导管内气压变化而改变膨胀状态,达到密封和漏气的目的,有效保证通气安全,可参与机械通气治疗,扩大应用范围,同时管体长度粗细可以大小不同的型号,满足各年龄段和各体型患者的使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