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病床单人可调式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病床的使用过程中,时常会遇见一些腰部、颈部受伤,或者中风瘫痪的病人, 由于这些病人的行动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只能长期躺在病床上,如此会引发褥疮等 一系列的并发症,长此以往造成病人身体血液循环受阻,甚至造成表面皮肤溃烂 ;同时,为 了防止病人饮食时受阻,在喂食时往往需要将病人上肢适当支起而不超出必有限度,由于 没有相适应的病床设计,护士或家属的后期照顾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抬升病人过度而给病人 带来二次损伤。
而且现有技术中调节床头板的角度时,由于没有参照,因此调节时仅仅能够凭经验进行调节,调节角度不够精确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即能保障人体生命健康安全,又能准确平稳提升精确度的病床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病床单人可调式装置,能够实现单人操作,而且角度调节精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医用病床单人可调式装置,包括床本体、设置于所述床本体底部的支撑脚、设置于所述床本体两端的床头架以及床尾架,所述床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床头板以及床尾板,所述床头板的靠近所述床尾板的端部与所述床本体通过转轴相转动连接,所述床头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床本体上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水平设置,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块,所述调节丝杠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调节螺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调节螺套之间相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杠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手轮,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床头板与所述床本体之间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床本体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液晶显示器与所述调节手轮均位于所述床尾架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床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叠式的侧支架。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侧支架包括侧横梁,所述侧横梁的两端部均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床本体相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架与所述床本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锁定的锁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调节时,转动调节手轮,从而带动调节丝杠转动,从而调节螺套沿着调节丝杠滑动,继而带动驱动块转动,转轴随着驱动块一同转动,实现床头板的角度调节,而角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床头板与床本体之间的角度,而液晶显示器能够将角度显示给操作人员,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单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其中:1、床本体;2、支撑脚;3、床头架;4、床尾架;5、床头板;6、床尾板;7、调节丝杠;8、调节手轮;9、转轴;10、驱动块;11、调节螺套;12、角度传感器;13、液晶显示器;14、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病床单人可调式装置,包括床本体1、设置于所述床本体1底部的支撑脚2、设置于所述床本体1两端的床头架3以及床尾架4,所述床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床头板5以及床尾板6,所述床头板5的靠近所述床尾板6的端部与所述床本体1通过转轴9相转动连接,所述床头板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床本体1上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杠7,所述调节丝杠7水平设置,所述转轴9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块10,所述调节丝杠7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调节螺套11,所述驱动块10与所述调节螺套11之间相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杠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手轮8,所述床头板5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床头板5与所述床本体1之间角度的角度传感器12,所述床本体1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器13,所述液晶显示器13与所述角度传感器12相连接。
工作原理:调节时,转动调节手轮8,从而带动调节丝杠7转动,从而调节螺套11沿着调节丝杠7滑动,继而带动驱动块10转动,转轴9随着驱动块10一同转动,实现床头板5的角度调节,而角度传感器12能够检测床头板5与床本体1之间的角度,而液晶显示器13能够将角度显示给操作人员,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单人操作。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液晶显示器13与所述调节手轮8均位于所述床尾架4处。
为了使用方便的同时保障病患安全,所述床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叠式的侧支架14。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侧支架14包括侧横梁,所述侧横梁的两端部均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床本体1相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架14与所述床本体1之间设置有将两者锁定的锁定机构,此外锁定机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部件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都能在此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