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22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



背景技术:

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脊柱畸形,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驼背畸形、视线不能平视,张口困难甚至瘫痪。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由于畸形僵硬融合,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颈椎后路截骨手术主要有三个步骤:1)截骨,2)复位,3)固定;其中第二步复位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因为在截骨后,颈椎及脊髓均处于浮动状态,如果复位的方向有偏差或力度控制不好,极易导致脊髓或神经根损伤。

目前,颈椎后路截骨矫形手术中复位的方法是:经后路椎弓根进行椎体截骨后,手动抬头手工复位,使颈椎的曲度由后凸变为前凸。这样的复位方法风险较高,因为手动复位很难控制复位的速度和程度,而且很难在复位的过程中保持头部的稳定;所以常常导致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导致患者偏瘫或截瘫。鉴于上述风险,国内现在极少有医院开展此类手术,国际上报道此类手术的最大规模研究也只有十余例病例。

结合该种手术难度大、时间长的特点,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全身麻醉,趴在手术台上,前倾的头部需要支撑。为防止患者身体受到压迫,身体尤其是四肢、眼睛需要保护。手术后期对脊柱畸形进行矫正时,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头部向上抬升的速度和力度。

现有的颈椎截骨矫形复位装置结构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对于现有手术较少的情况下,经济性差。综上所述,需要一种能满足患者手术要求的同时,经济性更佳,结构更为简便的颈椎截骨矫形复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足患者手术要求、经济性更佳,结构更为简便的颈椎截骨矫形复位仪。

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头部支撑架,所述头部支撑架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由第一轴承固定,并且可自转,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的两端;

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由第二轴承固定,并且可自转,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所述头部支撑架为马蹄形,设有用于保护眼睛的垫层。

所述头部支撑架的调整幅度为-40°~25°,其中头部支撑架水平时为0°基准。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直齿轮、斜齿轮或蜗轮蜗杆。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小于1。

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增加转动惯量的配重盘,所述配重盘跟随第二传动轴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不跟随第二传动轴转动。

所述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两端夹角为钝角,上部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较宽的一端设有向下的凹槽。

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床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床体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头部支撑架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由第一轴承固定,并且可自转,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的两端;第二传动轴由第二轴承固定,并且可自转,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手术时通过转动把手带动第二传动轴,啮合带动第一传动轴,根据需要调节头部支撑架的俯仰角度,满足手术需要。本实用新型满足患者手术要求、经济性更佳,结构更为简便,使用方便,可以实现术中颈椎截骨后均匀、缓慢的矫形,避免因“手动抬头”带来的颈椎旋转移位而导致脊髓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关系图;

图3为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中:1、床体,2、头部支撑架,3、第一传动轴,4、第一轴承,5、第二传动轴,6、第二轴承,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转动把手,10、配重盘,11、刻度盘,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固定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头部支撑架2,头部支撑架2固定在第一传动轴3上,第一传动轴3由第一轴承4固定,并且可自转,第一轴承4设置于第一传动轴3的两端;第二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5由第二轴承6固定,并且可自转,第二轴承6设置于第二传动轴5的两端;第一传动轴3上设有第一齿轮7,第二传动轴5上设有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啮合,第二传动轴5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9。

头部支撑架2为马蹄形,设有用于保护眼睛的垫层。头部支撑架2的调整幅度为-40°~25°,其中头部支撑架2水平时为0°基准。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为直齿轮、斜齿轮或蜗轮蜗杆。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的传动比小于1。第二传动轴5上设有增加转动惯量的配重盘10,配重盘10跟随第二传动轴5转动。第二传动轴5上设有刻度盘11,刻度盘11不跟随第二传动轴5转动。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底部两端夹角为钝角,上部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较宽的一端设有向下的凹槽。支撑架12设置在床体1的上部。

手术时,患者趴卧在床体1上,面部朝下,头面部嵌入头部支撑架2上,上额及两颊紧贴头圈,眼睛、嘴巴及下颌露出,以保护眼睛及牙齿。首先通过旋转转动把手9使头部支撑架2适合患者的颈椎曲度,待截骨完成后,再通过旋转转动把手9将头部支撑架2调整为理想角度,以达到矫形目的。避免了“手动抬头”导致的脊髓损伤风险。床体1固定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头部支撑架2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4,第一传动轴3由第一轴承4固定,并且可自转,第一轴承4设置于第一传动轴3的两端;第二传动轴5由第二轴承6固定,并且可自转,第二轴承6设置于第二传动轴5的两端;第一传动轴4上设有第一齿轮7,第二传动轴5上设有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啮合,第二传动轴5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9。手术时通过转动把手9带动第二传动轴5,啮合带动第一传动轴3,根据需要调节头部支撑架2的俯仰角度,满足手术需要。

头部支撑架2设有用于保护眼睛的垫层,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全麻,防止长时间压迫,眼睛带来损伤。头部支撑架2的调整幅度为-40°~25°,满足患者矫形前后的需要。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为直齿轮、斜齿轮或蜗轮蜗杆,可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合理布置位置,方便操作。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的传动比小于1,使第一齿轮7转动相比于第二齿轮8的角速度小,减少灵敏度,防止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对患者的损伤。

第二传动轴5上设有增加转动惯量的配重盘10,配重盘10跟随第二传动轴5转动,防止头部支撑架2的不可控的转动,对患者造成损伤。第二传动轴5上设有刻度盘11,刻度盘11不跟随第二传动轴5转动,第二传动轴5或者转动把手9上设置指针,精确标示头部支撑架2的俯仰角度。

一种手摇式颈椎矫形装置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底部两端夹角为钝角,上部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较宽的一端设有向下的凹槽。患者的身体置于支撑架12凹槽内,手臂在支撑架12较窄的一端,防止压迫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支撑架可12设置在床体1的上部,与床体1为一体,或者单独一体,放置在床体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