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30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新生婴儿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婴儿护理床。



背景技术:

健康的新生婴儿在出生后会被送到产妇的身边进行照料和护理,目前,婴儿大多被放在医院的婴儿床内,现有技术的婴儿床结构简单,底部透气性差,容易引起婴儿的背部皮肤不适,在推行的时候受到地面凹凸时震荡强烈,可能导致婴儿受到惊吓而啼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生婴儿护理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生婴儿护理床,包括护理床底座、弹力压缩套、伸缩支撑轴、调高手柄、婴儿床架体、多个推行手把、婴儿床本体、多根防滑凸条、伸缩支撑架、伸缩遮光布、多个推行轮及多个减震连接件;所述护理床底座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伸缩支撑轴的下端竖直设置在所述护理床底座上,位于所述护理床底座的中央,所述调高手柄连接在所述的伸缩支撑轴的上端;所述婴儿床架体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轴的顶部,位于所述调高手柄的上方;所述弹力压缩套同轴套置在所述伸缩支撑轴上,位于所述护理床底座与所述婴儿床架体之间;所述婴儿床架体为边缘凸起的椭圆盘状结构,多个推行手把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婴儿床架体的两端,所述的多个所述推行手把水平位于所述的婴儿床架体的上方;所述婴儿床本体的底部置于所述婴儿床架体上,多个所述推行手把围绕在所述的婴儿床本体的周围,所述的婴儿床本体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向外弯曲的外边沿;多根所述防滑凸条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婴儿床本体的外壁上,位于所述婴儿床本体的外边沿处;所述伸缩支撑架的下端竖直设置在所述的婴儿床架体上,位于所述婴儿床架体的一端中部,所述伸缩支撑架的上端位于所述婴儿床本体的一侧上方,并与所述伸缩遮光布连接,所述伸缩遮光布伸缩罩盖在所述婴儿床本体的上方;多个所述减震连接件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护理床底座的底部,多个所述推行轮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减震连接件的底部。

上述的新生婴儿护理床,其中,所述婴儿床架体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弹性压板,多个所述弹性压板分别夹持在所述婴儿床本体的底部两侧。

上述的新生婴儿护理床,其中,所述婴儿床本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多条凹陷槽体,多条所述凹陷槽体呈长条状结构沿所述婴儿床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的新生婴儿护理床,其中,所述婴儿床本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多排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与多条所述凹陷槽体交错设置。

上述的新生婴儿护理床,其中,所述婴儿床架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悬挂钩,位于所述弹力压缩套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便于新生婴儿的推行和护理,给婴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新生婴儿对于外界强光、震动等有一个较好的适应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生婴儿护理床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生婴儿护理床的婴儿床本体的俯视图。

1—护理床底座,2—弹力压缩套,3—伸缩支撑轴,4—调高手柄,5—婴儿床架体,6—推行手把,7—婴儿床本体,8—防滑凸条,9—伸缩支撑架,10—伸缩遮光布,11—推行轮,12—减震连接件,13—弹性压板,14—凹陷槽体,15—透气孔,16—悬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新生婴儿护理床,包括护理床底座1、弹力压缩套2、伸缩支撑轴3、调高手柄4、婴儿床架体5、多个推行手把6、婴儿床本体7、多根防滑凸条8、伸缩支撑架9、伸缩遮光布10、多个推行轮11及多个减震连接件12;所述护理床底座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伸缩支撑轴3的下端竖直设置在所述护理床底座1上,位于所述护理床底座1的中央,所述调高手柄4连接在所述伸缩支撑轴3的上端;所述婴儿床架体5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轴3的顶部,位于所述调高手柄4的上方;所述弹力压缩套2同轴套置在所述伸缩支撑轴3上,位于所述护理床底座1与所述婴儿床架体5之间;所述婴儿床架体5为边缘凸起的椭圆盘状结构,多个所述推行手把6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婴儿床架体5的两端,所述推行手把6水平位于所述婴儿床架体5的上方;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底部置于所述婴儿床架体5上,多个所述推行手把6围绕在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周围,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向外弯曲的外边沿;多根所述防滑凸条8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外壁上,位于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外边沿处;所述伸缩支撑架9的下端竖直设置在所述婴儿床架体5上,位于所述婴儿床架体5的一端中部,所述伸缩支撑架9的上端位于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一侧上方,并与所述伸缩遮光布10连接,所述伸缩遮光布10伸缩罩盖在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上方;多个所述减震连接件12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护理床底座1的底部,多个所述推行轮11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减震连接件12的底部。

所述婴儿床架体5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弹性压板13,多个所述弹性压板13分别夹持在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底部两侧,可起到紧固婴儿床本体7的作用,减少婴儿床本体7的晃动。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底部间隔设有多条凹陷槽体14,多条所述凹陷槽体14呈长条状结构沿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长度方向设置,便于底部的透气,防止婴儿背部的皮肤不适。

所述婴儿床本体7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透气孔15,多个所述透气孔15与多条所述凹陷槽体14交错设置,可起到进一步透气的作用,温度较冷的时候可通过薄膜盖住透气孔15,避免婴儿受凉。

所述婴儿床架体5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悬挂钩16,位于所述弹力压缩套2的两侧,可用于悬挂婴儿护理用品,便于婴儿的护理。

使用时,调高手柄4可调节伸缩支撑轴3的长度,从而调节婴儿床架体5上的婴儿床本体7的高度,便于对婴儿的护理;利用多个推行手把6,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多个推行轮11推行,推行时可通过多个减震连接件12减震,防止婴儿床本体7抖动惊吓到婴儿;伸缩遮光布10可伸缩罩盖在婴儿的头部及身体上方,起到遮光的作用,便于婴儿的入睡,同时防止强光伤害婴儿的视觉;婴儿床本体7可取下更换和清洗,多根防滑凸条8可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止婴儿床本体7取下时脱手滑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下端”、“竖直”、“中央”、“上端”、“水平”、“顶部”、“上”、“同轴”、“上方”、“之间”、“两端”、“底部”、“周围”、“外”、“一端”、“中部”、“一侧”、“两侧”、“长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围绕”、“连接”、“罩盖”、“夹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新生婴儿的推行和护理,给婴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新生婴儿对于外界强光、震动等有一个较好的适应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