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01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跳反应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神经内科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神经内科疾病有些倾向于内科治疗,也就是以神内治疗为主,有些要神外的介入,进行综合治疗。

从进化的角度来考虑,膝跳反射是人直立行走后建立的抗重力反射,它是由脊髓为中枢,目的是为了维持人的直立状态,因为人直立的时候股四头肌是收缩的,一旦出现被拉伸的情况,就意味着膝关节要发生弯曲,所以必须反射性的收缩,以维持姿势。因为这个功能很重要,所以漫长的进化中就逐渐由低级中枢脊髓来完成了。

现有的膝跳反应检测装置存在操作麻烦、结构复杂、检测不明显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检测明显的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膝跳反应检测装置存在操作麻烦、结构复杂、检测不明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检测明显的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包括有安装框Ⅰ、安装座、电机、曲柄、橡胶锤、滑块Ⅰ、回型滑轨Ⅰ、摆动座Ⅰ、连接杆、导向杆、摆动杆Ⅰ、连杆、安装框Ⅱ、摆动座Ⅱ、摆动杆Ⅱ、气缸、摆动座Ⅲ、支撑杆、支杆、底板、挡板、滑轨Ⅱ、滑块Ⅱ、移动板和椅子;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杆、支杆、滑轨Ⅱ和椅子,支撑杆顶端设置有安装框Ⅱ,安装框Ⅱ内底部设置有摆动座Ⅲ,摆动座Ⅲ上铰接连接有气缸,气缸顶端设置有摆动杆Ⅱ,安装框Ⅱ内顶部右侧设置有摆动座Ⅱ,摆动座Ⅱ上铰接连接有连杆,连杆左部前侧与摆动杆Ⅱ铰接连接,连杆右部前侧铰接连接有摆动杆Ⅰ,摆动杆Ⅰ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支杆顶端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开有导向孔,连接杆穿过导向孔与安装框Ⅰ连接,安装框Ⅰ内顶部右侧设置有摆动座Ⅰ,摆动座Ⅰ前侧铰接连接有回型滑轨Ⅰ,回型滑轨Ⅰ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Ⅰ,回型滑轨Ⅰ底端设置有橡胶锤,安装框Ⅰ内底部右侧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前侧铰接连接有曲柄,曲柄左部前侧与滑块Ⅰ后侧铰接连接,滑轨Ⅱ顶部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Ⅱ,滑块Ⅱ顶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顶部中心设置有挡板。

优选地,还包括有橡胶块,挡板右侧设置有橡胶块。

优选地,底板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膝跳反应检测时,病人坐在椅子上,控制气缸伸长,带动摆动杆Ⅱ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杆左侧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右侧向下移动,使得摆动杆Ⅰ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框Ⅰ及其上装置向下移动,控制气缸收缩,带动摆动杆Ⅱ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杆左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杆右侧向上移动,使得摆动杆Ⅰ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框Ⅰ及其上装置向上移动,如此,可以调节安装框Ⅰ与病人膝盖的距离,当调节到合适距离时,控制气缸停止伸缩。控制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曲柄顺时针摆动,进而带动滑块Ⅰ在回型滑轨Ⅰ内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回型滑轨Ⅰ向右摆动,使得橡胶锤向右摆动,敲击病人膝盖。当橡胶锤向右摆动敲击病人膝盖时,控制电机逆时针旋转,带动曲柄逆时针摆动,进而带动滑块Ⅰ在回型滑轨Ⅰ内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回型滑轨Ⅰ向左摆动,使得橡胶锤向左摆动,当橡胶锤向左摆动达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电机停止逆时针旋转。橡胶锤向右摆动敲击病人膝盖时,进行膝跳反应测试,病人受膝跳反应影响,脚踢向挡板,使得挡板向左移动,医生根据挡板向左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当检测完毕时,病人离开椅子,人工将挡板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块,挡板右侧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使得病人踢向挡板时,能得到缓冲,避免弄疼病人。

因为底板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检测明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安装框Ⅰ,2-安装座,3-电机,4-曲柄,5-橡胶锤,6-滑块Ⅰ,7-回型滑轨Ⅰ,8-摆动座Ⅰ,9-导向孔,10-连接杆,11-导向杆,12-摆动杆Ⅰ,13-连杆,14-安装框Ⅱ,15-摆动座Ⅱ,16-摆动杆Ⅱ,17-气缸,18-摆动座Ⅲ,19-支撑杆,20-支杆,21-底板,22-挡板,23-滑轨Ⅱ,24-滑块Ⅱ,25-移动板,26-椅子,27-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神经内科膝跳反应高效检测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安装框Ⅰ1、安装座2、电机3、曲柄4、橡胶锤5、滑块Ⅰ6、回型滑轨Ⅰ7、摆动座Ⅰ8、连接杆10、导向杆11、摆动杆Ⅰ12、连杆13、安装框Ⅱ14、摆动座Ⅱ15、摆动杆Ⅱ16、气缸17、摆动座Ⅲ18、支撑杆19、支杆20、底板21、挡板22、滑轨Ⅱ23、滑块Ⅱ24、移动板25和椅子26;底板2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杆19、支杆20、滑轨Ⅱ23和椅子26,支撑杆19顶端设置有安装框Ⅱ14,安装框Ⅱ14内底部设置有摆动座Ⅲ18,摆动座Ⅲ18上铰接连接有气缸17,气缸17顶端设置有摆动杆Ⅱ16,安装框Ⅱ14内顶部右侧设置有摆动座Ⅱ15,摆动座Ⅱ15上铰接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左部前侧与摆动杆Ⅱ16铰接连接,连杆13右部前侧铰接连接有摆动杆Ⅰ12,摆动杆Ⅰ12底端设置有连接杆10,支杆20顶端设置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上开有导向孔9,连接杆10穿过导向孔9与安装框Ⅰ1连接,安装框Ⅰ1内顶部右侧设置有摆动座Ⅰ8,摆动座Ⅰ8前侧铰接连接有回型滑轨Ⅰ7,回型滑轨Ⅰ7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Ⅰ6,回型滑轨Ⅰ7底端设置有橡胶锤5,安装框Ⅰ1内底部右侧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顶部设置有电机3,电机3前侧铰接连接有曲柄4,曲柄4左部前侧与滑块Ⅰ6后侧铰接连接,滑轨Ⅱ23顶部滑动式连接有滑块Ⅱ24,滑块Ⅱ24顶部设置有移动板25,移动板25顶部中心设置有挡板22。

还包括有橡胶块27,挡板22右侧设置有橡胶块27。

底板21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膝跳反应检测时,病人坐在椅子26上,控制气缸17伸长,带动摆动杆Ⅱ1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杆13左侧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杆13右侧向下移动,使得摆动杆Ⅰ12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10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框Ⅰ1及其上装置向下移动,控制气缸17收缩,带动摆动杆Ⅱ1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杆13左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杆13右侧向上移动,使得摆动杆Ⅰ12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10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框Ⅰ1及其上装置向上移动,如此,可以调节安装框Ⅰ1与病人膝盖的距离,当调节到合适距离时,控制气缸17停止伸缩。控制电机3顺时针旋转,带动曲柄4顺时针摆动,进而带动滑块Ⅰ6在回型滑轨Ⅰ7内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回型滑轨Ⅰ7向右摆动,使得橡胶锤5向右摆动,敲击病人膝盖。当橡胶锤5向右摆动敲击病人膝盖时,控制电机3逆时针旋转,带动曲柄4逆时针摆动,进而带动滑块Ⅰ6在回型滑轨Ⅰ7内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回型滑轨Ⅰ7向左摆动,使得橡胶锤5向左摆动,当橡胶锤5向左摆动达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电机3停止逆时针旋转。橡胶锤5向右摆动敲击病人膝盖时,进行膝跳反应测试,病人受膝跳反应影响,脚踢向挡板22,使得挡板22向左移动,医生根据挡板22向左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当检测完毕时,病人离开椅子26,人工将挡板22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块27,挡板22右侧设置有橡胶块27,橡胶块27使得病人踢向挡板22时,能得到缓冲,避免弄疼病人。

因为底板21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