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476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地更新腹透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

医生手术置入腹膜透析导管后,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患者掌握腹膜透析的换液操作及护理方法后,即可在家中独立完成腹膜透析。由于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患者腹腔,为了避免细菌通过导管进入腹腔,需要整个换液过程保证无菌,但是现有的腹透短管与Y型管路连接处有部分裸露,接触此部位的床单、被子或衣物上的细菌、真菌、尘螨等可能黏附在此部位上,可能进入腹腔引发腹膜炎;碘伏帽内残留的碘伏也容易污染床单、被子或衣物。换液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可能出现双联系统与短管松脱的情况,致双联系统及短管两端污染,导致腹膜炎的发生。患者发生腹膜炎后必须在医院处理,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医院的病人数量,造成了医院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不仅需要住院治疗,而且还可能导致腹膜转运功能下降甚至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解决腹透短管在连接处出现裸露的问题,降低患者在腹透时被病菌感染的风险,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包括护套短管和套接于护套短管上的护套保护壳,护套保护壳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Y形管路的连接端的外螺纹相匹配以实现螺纹连接,护套保护壳的内壁上附着用于消毒清理和增强连接密闭性的环形碘伏棉。

进一步地,护套保护壳的外壁设有防滑凸点。

进一步地,护套保护壳的外壁沿短管的长度方向设有防滑凸纹。

进一步地,护套短管的连接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护套保护壳与护套短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护套短管的连接端的后端部直径大于前端部直径,用以阻挡护套保护壳从护套短管上脱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通过将护套保护壳套接于护套短管上,在护套短管与Y形管路进行对接时,护套保护壳与Y形管路通过螺纹连接拧紧,遮盖住连接位置,从而避免病菌通过连接位置进入短管内,降低患者被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与Y形管路螺纹连接配合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的护套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与Y形管路螺纹连接配合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护套保护壳;2、防滑凸点;3、护套短管的连接端;4、Y形管路的连接端;5、碘伏棉;6、Y形管路;7、护套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包括护套短管7和套接于护套短管7上的护套保护壳1,护套保护壳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Y形管路6的连接端4的外螺纹相匹配以实现螺纹连接,护套保护壳1的内壁上附着用于消毒清理和增强连接密闭性的环形碘伏棉5。

本实用新型防污染腹透短管保护结构,通过将护套保护壳1套接于护套短管7上,在护套短管7与Y形管路6进行对接时,护套保护壳1与Y形管路6的通过螺纹连接拧紧,遮盖住护套短管7和Y形管路6的连接位置,从而避免病菌通过连接位置进入短管内,降低患者被感染的风险。

因为护套短管7输出液体的端口在使用前均通过一碘伏帽封盖,以避免端口被污染。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护套保护壳1的内壁还附着有碘伏棉5,在实际短管对接时拧紧,碘伏棉5可以将短管上的由碘伏帽残留的碘液清理干净,同时碘伏棉5亦能进一步增加短管对接时的密封效果,使得短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护套保护壳1的外壁设有防滑凸点2。

进一步地,护套保护壳1的外壁沿短管的长度方向设有防滑凸纹。

通过设置防滑凸点2和/或防滑凸纹,能有效增加拧旋时手部与护套保护壳1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旋拧且拧紧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护套短管7的连接端3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护套保护壳1与护套短管7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护套短管7的连接端3的后端部直径大于前端部直径,用以阻挡护套保护壳1从护套短管7上脱落。

更具体地,护套短管7的连接端3的后端部的外直径稍大于护套保护壳1的内直径,在实际使用时,将护套保护壳1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套入护套短管7上,所以护套保护壳1不易从护套短管7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应用实操如下:

1.准备:操作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操作者准备;

2.操作步骤;

1)打开透析液外包装袋,再次检查透析液。

2)将透析液悬挂于输液架上,用蓝夹子夹注上方的入液管路。将废液袋与Y型管路顺其自然方向撕开,废液袋置于置物盆。

3)取出患者腹部的腹透护套短管7,将护套保护壳1的外包装打开备用,取下腹透护套短管7上的碘伏帽,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护套保护壳1的防滑凸点2或防滑凸纹,迅速与腹透护套短管7相接拧紧。

4)左手持戴了腹透护套短管7,右手取Y型管路,左手小指钩住Y型管路的帽子拔下后,右手迅速将Y型管路的连接端插入护套短管7保护结构,通过与护套保护壳1螺纹连接后,实现与护套短管7的对接拧紧。

5)打开腹透短管端的腹膜透析开关,将腹腔内液体引流至废液袋,注意观察引流液是否浑浊,引流完毕后关闭腹膜透析开关。

6)确定腹透短管开关关闭状态,将透析液袋易折阀门杆折断,打开蓝夹子,见新鲜透析液流出,约5秒观察管路中气体排尽后用蓝夹子夹闭出液管路。

7)打开腹透短管上的腹膜透析开关,灌入新鲜透析液。根据医嘱灌入所需量,一般约10分钟灌入2000ml 结束后,关闭腹膜透析开关。

8)将碘伏帽撕开外包装 相继分离腹透护套短管7与Y形管路6、护套保护壳1与腹透护套短管7,迅速在腹透护套短管7上套上碘伏帽并拧紧。

9)将腹膜透析管从操作仓中取出,放入腰包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