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896阅读:3504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负压吸引瓶。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卫生的超声治疗涉及范围较广,超声治疗尤其是需要配合液体引流,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肝硬化腹水、胸水、盆腔积液、脓肿等,现在的液体引流普遍采用注射器抽吸,在用注射器抽吸时存在医护人员费力、费时、重复操作,以及因注射器抽吸液体量有限制导致的液体留置等问题。

目前也有采用负压吸引的装置,如负压瓶,但现有的负压瓶为了利于重复使用,在每次使用完成后需要将瓶塞取出并对负压瓶进行清洗,操作繁琐且由于瓶塞需要从瓶体内取出,瓶塞与瓶体间不能很好的密封,影响负压吸引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其瓶塞和瓶体一体成型制成,瓶塞和瓶体将不存在缝隙,整个系统中只在与负压装置以及吸引管的连接处有较小缝隙,整个系统密封性好,负压吸引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包括瓶体和瓶塞,瓶塞设置于瓶体的瓶口处,瓶塞设置有沿瓶塞的轴线方向贯穿瓶塞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远离瓶体内部的一端以及第二通道的远离瓶体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负压装置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与吸引管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瓶塞与瓶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进一步地,瓶体的瓶口外侧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卡爪和挂钩,卡爪卡紧瓶体的瓶口,挂钩与卡爪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沿瓶体的轴线设置,第二通道的轴线与第一通道的轴线平行且位于第一通道的一侧,挂钩与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的同侧。

进一步地,瓶塞的位于瓶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封堵件,封堵件沿第一通道的周向设置并位于第一通道的下端。

进一步地,封堵件的下端端面距瓶塞的距离为3cm~5cm。

进一步地,第二通道的下端设置有防倒吸装置。

进一步地,防倒吸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并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二端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并与瓶体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有益效果是:瓶体和瓶塞经一体成型制成,整个负压瓶的密封性好,负压吸引效果更好,同时负压瓶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清洗的困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瓶体101;瓶塞102;卡爪103;挂钩104;第一通道105;第二通道106;封堵件107;防倒吸装置110;第一端111;第二端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包括瓶体101和瓶塞 102,瓶塞102设置于瓶体101的瓶口处,瓶体101的瓶口外侧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卡爪103和挂钩104,卡爪103卡紧瓶体101的瓶口,挂钩104与卡爪103连接,挂钩104用于悬挂负压瓶。

瓶塞102设置有沿瓶塞102的轴线方向贯穿瓶塞102的第一通道105和第二通道106,第二通道106的远离瓶体10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所吸引管连接,此处所指的吸引管为与患者身体需要抽液的部位连通的管道。

第二通道106的下端设置有防倒吸装置110。防倒吸装置110 的作用是防止在负压装置停止工作后,已被抽往负压瓶内的脓液经第二通道106倒流回患者体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防倒吸装置11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并与第二通道106连通,第二端112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并与瓶体101内部连通。整个防倒吸装置110呈沙漏状,由于防倒吸装置110中间的部分内径较小,脓液很难回流。

第一通道105的远离瓶体10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其中负压装置可以是真空泵等。第一通道105沿瓶体101的轴线设置,第二通道106的轴线与第一通道105的轴线平行且位于第一通道105的一侧。

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05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当负压装置与第一连接端连接后,启动负压装置时,由于第一通道105 的喇叭状结构,能在负压瓶内产生更大的负压,利于快速的将患者体内的脓吸出。

瓶塞102的位于瓶体101内的一端设置有封堵件107,封堵件 107沿第一通道105的周向设置并位于第一通道105的下端。封堵件107形成对第一通道105的防护,防止抽进负压瓶内的脓液从第二通道106侧向进入第一通道105内甚至负压装置中造成堵塞。

一旦负压瓶内的脓液体积到达封堵件107的下端端面,实际上便会对第一通道105造成堵塞,整个系统将失去抽脓的功能,因此封堵件107的厚度过长势必造成负压瓶内的容积变小,同时过短又无法起到防止脓液被吸入第一通道105内的作用。作为优选,封堵件107的下端端面距瓶塞102的距离为3cm~5cm。

本实施例中,瓶塞102是与瓶体101一体成型制成的,瓶塞102 和瓶体101之间没有缝隙,充分保证密封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负压瓶由于采用了一体成型的制作方式,整个瓶体101的密封性能好,能更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抽脓,同时,免去了现有技术中,负压瓶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清洗的难题。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