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54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



背景技术: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肺炎是常见的内科疾病,由于肺部炎症的发作,肺部的组织受到损伤,若呼入带有灰尘或细菌的气体,极易引起肺部的受伤部位感染,传统的药物治疗无法避免细菌进入病人肺部,保证病人不受感染。再者,超声波雾化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间的分子键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90%。另外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等产生静电式反应,使其沉淀,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使空气得到净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被设计出来,通过将超声波雾化片与呼吸护理仪相结合,在底部设置超声波雾化片,将所需治疗液雾化,能有效去除细菌等有害物质,这种防菌处理,使病人呼吸到净化的空气,减少疾病的发生;通过设置注药孔及出雾口,方便使用以及根据需要放入所需治疗液,简单方便,即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底座底部左端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壳体顶端左部设置有注药孔,所述注药孔顶部卡接有橡胶塞;所述壳体顶端右部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塞为锥形结构,有效实现密封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锥台结构,由天然橡胶材质制成,稳定性强,耐磨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所述壳体的内腔表面设置有防水层,防止治疗液从连接处流出,提高了密闭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超声波雾化片与呼吸护理仪相结合,在底部设置超声波雾化片,将所需治疗液雾化,能有效去除细菌等有害物质,这种防菌处理,使病人呼吸到净化的空气,减少疾病的发生;通过设置注药孔及出雾口,方便使用以及根据需要放入所需治疗液,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底座,3、超声波雾化片,4、注药孔,5、橡胶塞,6、出雾口,7、连接软管,8、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仪,包括壳体1和底座2,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雾化片3,所述底座2底部左端设置有充电接口8;所述壳体1顶端左部设置有注药孔4,所述注药孔4顶部卡接有橡胶塞5;所述壳体1顶端右部设置有出雾口6,所述出雾口6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软管7;所述橡胶塞5为锥形结构,有效实现密封的功能;所述底座2为锥台结构,由天然橡胶材质制成,稳定性强,耐磨性高;所述壳体1与底座2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所述壳体1的内腔表面设置有防水层,防止治疗液从连接处流出,提高了密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