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17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力的助行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但是现有的助行器强度不敢,使用寿命短,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力的助行器,强度高,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省力的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支架组件、两个侧支架组件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组件;所述侧支架组件包括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顶端连接有上支架杆,上支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之间设置有U型折弯管,U型折弯管的两端与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套管,套管套接于前支架杆中部,两根套管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管;所述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两根顶部连接杆和顶部套管,顶部连接杆之间通过顶部套管连接,两根顶部连接杆分别与上支架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架杆的下段设置有前支架钝角折弯,后支架杆的下段设置有后支架钝角折弯,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前支架加强片,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后支架加强片;所述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大于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

优化的,上述省力的助行器,所述后支架钝角折弯和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方向相反。

优化的,上述省力的助行器,所述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103度,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94.5度。

优化的,上述省力的助行器,所述前支架加强片和后支架加强片均为弧形,前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75,后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在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下段分别设置前支架钝角折弯和后支架钝角折弯,当助行器受到压力时,前支架钝角折弯和后支架钝角折弯弯曲后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可以积蓄多余的压力。并且使得助行器的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在受到过大的压力时能够通过前支架钝角折弯和后支架钝角折弯的弯曲变形将压力转换,保护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不会折断。根据数字建模显示,助行器在使用时,前支架杆受到的压力小于后支架杆受到的压力,这样将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设置为大于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这样可以方便前支架钝角折弯积蓄更大的压力。并且当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103度,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94.5度时,积蓄压力的效果较好。为了增加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强度,在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前支架加强片,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后支架加强片。并且前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75,后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6时,支撑效果较好又不会影响压力的积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前支架杆、2为后支架杆、3为上支架杆、4为U型折弯管、5为套管、6为中部连接管、7为顶部连接杆、8为顶部套管、9为前支架钝角折弯、10为后支架钝角折弯、11为前支架加强片、12为后支架加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省力的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支架组件、两个侧支架组件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组件;所述侧支架组件包括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顶端连接有上支架杆,上支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之间设置有U型折弯管,U型折弯管的两端与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套管,套管套接于前支架杆中部,两根套管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管;所述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两根顶部连接杆和顶部套管,顶部连接杆之间通过顶部套管连接,两根顶部连接杆分别与上支架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架杆的下段设置有前支架钝角折弯,后支架杆的下段设置有后支架钝角折弯,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前支架加强片,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后支架加强片;所述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大于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所述后支架钝角折弯和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方向相反。所述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103度,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94.5度。所述前支架加强片和后支架加强片均为弧形,前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75,后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在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下段分别设置前支架钝角折弯和后支架钝角折弯,当助行器受到压力时,前支架钝角折弯和后支架钝角折弯弯曲后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可以积蓄多余的压力。并且使得助行器的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在受到过大的压力时能够通过前支架钝角折弯和后支架钝角折弯的弯曲变形将压力转换,保护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不会折断。根据数字建模显示,助行器在使用时,前支架杆受到的压力小于后支架杆受到的压力,这样将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设置为大于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这样可以方便前支架钝角折弯积蓄更大的压力。并且当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103度,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度为94.5度时,积蓄压力的效果较好。为了增加前支架杆和后支架杆的强度,在前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前支架加强片,后支架钝角折弯的折弯角内设置有后支架加强片。并且前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75,后支架加强片的弧度为2.6时,支撑效果较好又不会影响压力的积蓄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