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直径的固定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61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节直径的固定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直径的固定圈,属于机械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环状的物体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疗、工业、农业和教学等领域,都是必不可缺的。

但在使用时,仍会遇到各种困难,例如面对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用到不同直径的圈体对其进行固定,甚至是同一种类的动物,其大小也会有所不同,也需要用到不同直径的圈体对其进行固定;还比如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对不同尺寸的容器进行固定时,也需要用到不同直径的铁圈,造成了使用的极其不方便,需要准备各种尺寸的物体,在更换时也极其不方便,浪费了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直径的固定圈,具有应用范围广、直径可自动调节、缩短了使用时间、直径变化范围大、减少使用数量和固定牢固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调节直径的固定圈,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管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第二套管的数量为至少四个;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四个第一套管组合成一个环状;

所述第一套管包括固定部,固定部设在第一套管的中间;

所述第一套管位于固定部两侧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插孔;

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与固定部的一侧平齐;

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插孔联通;

所述第一插孔内插入有第二套管;

所述第二套管的长度小于第一插孔的长度;

所述第二套管沿第一套管滑动;

所述第二套管与固定部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所述压缩弹簧呈压缩状态;

所述第二套管的形状为弯曲状;

所述第二套管为一环状物体N等分的一部分,N大于4;

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径小于第二套管的外径;

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径小于第二套管的内径。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第二套管的数量为四个的整数倍。

所述第二套管的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

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二插孔;

所述第二插孔的开口与第二套管的开口平齐;

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与第二插孔的底部平齐;

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二插孔联通;

所述第二插孔的内部插入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二套管;

所述连接杆与第二套管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所述压缩弹簧呈压缩状态。

所述连接杆一半的长度大于第二插孔的长度;

所述连接杆一半的长度小于第一插孔的长度。

所述连接杆沿第二插孔滑动;

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弯曲状;

所述连接杆为一环状物体N等分的一部分,N大于4。

所述连接杆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管的外径;

所述连接杆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固定圈直径可自动调节,缩短了使用时间,固定圈直径变化范围广,固定圈的直接使用时的有效变化比值最大为120:1,减少了固定圈使用的数量;采用多个压缩弹簧提供动力,固定牢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第二套管与连接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套管,11-固定部,12-第一插孔,13-第一开口,2-第二套管,21-第二插孔,22-第二开口,3-连接杆,4-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自动调节直径的固定圈,包括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和连接杆3;

第一套管1的数量为四个;

第二套管2的数量为至少四个;

第二套管2的数量为四个的整数倍;

连接杆3的数量为一个;

四个第一套管1组合成一个环状;

第一套管1包括固定部11,固定部11设在第一套管1的中间;

第一套管1位于固定部11两侧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一插孔12;

第一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开口13;

第一开口13的一侧与固定部11的一侧平齐;

第一开口13与第一插孔12联通;

第一插孔12内插入有第二套管2;

第二套管2的长度小于第一插孔12的长度;

第二套管2沿第一套管1滑动;

第二套管2与固定部1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4;

压缩弹簧4呈压缩状态;

第二套管2的形状为弯曲状;

第二套管2为一环状物体N等分的一部分,N大于4;

第一套管1的外径小于第二套管2的外径;

第一套管1的内径小于第二套管2的内径;

第二套管2的一侧开口,另一侧封闭;

第二套管2上设有第二插孔21;

第二插孔21的开口与第二套管2的开口平齐;

第二套管2的外壁上第二开口22;

第二开口22的一侧与第二插孔21的底部平齐;

第二开口22与第二插孔21联通;

第二插孔21的内部插入有连接杆3;

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二套管2;

连接杆3与第二套管2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4;

压缩弹簧4呈压缩状态;

连接杆3一半的长度大于第二插孔21的长度;

连接杆3一半的长度小于第一插孔12的长度;

连接杆3沿第二插孔21滑动;

连接杆3的形状为弯曲状;

连接杆3为一环状物体N等分的一部分,N大于4;

连接杆3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管2的外径;

连接杆3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管2的内径。

当第二套管2的数量大于4个时,小尺寸的第二套管2可插入到大尺寸的第二套管2中,其连接方式与第二套管2和连接杆3的连接方式相同;

小尺寸的第二套管2的长度小于其外部套设的第二套管2中第二插孔21的长度。

使用时,将连接杆3的两端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套管2的第二插孔21中,通过第二开口22将压缩弹簧4固定到连接杆3与第二套管2之间;再将第二套管2插入到比其尺寸大的第二套管2中,并用压缩弹簧4连接;依次进行连接,将最大尺寸的第二套管2插入到第一套管1中,并用压缩弹簧4连接,完成装置的连接。

在压缩弹簧4的作用下,装置呈四个第一套管1紧密接触的环状,当拉动四个第一套管1时,连接杆3和第二套管2被依次拉出,使整个装置的直径变大。

本实用新型装置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固定圈直径可自动调节,缩短了使用时间,固定圈直径变化范围广,固定圈的直接使用时的有效变化比值最大为120:1,减少了固定圈使用的数量;采用多个压缩弹簧提供动力,固定牢固。

例如,可将本固定圈用于动物固定,将固定圈用于固定动物的头部和角度,对动物进行艾灸、手术等操作,由于其直径可调,可固定不同种类、同种类不同大小的动物,不仅固定牢固,而且减少了固定工具的数量,防止因为尺寸不合而不能固定的情况的发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