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子宫腔粘连,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宫腔粘连与妊娠有关的约占91%,常见于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现有的宫腔粘连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支架填塞治疗。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20426156.7公开一种球囊子宫支架,这种支架单一采用填塞方式治疗宫腔粘连,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结构简单合理,采用宫腔填塞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治疗宫腔粘连,减轻患者痛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液膨胀式液囊、导管、充液接头和充液装置,所述充液膨胀式液囊的未充液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导管相连通;
所述导管内部还具有一个输药管,所述输药管的前端穿过导管前端部的管壁,形成一个出药口,所述输药管的后端从导管后端部穿出并向外延伸,形成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末端具有给药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管的长度为10~15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充液膨胀式液囊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多个载药微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载药微孔的分布密度为10~22个/平方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载药微孔的孔径为0.8~1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载药微孔的深度为充液膨胀式液囊壁厚的0.2~0.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结构简单合理,采用宫腔填塞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治疗宫腔粘连,减轻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充液膨胀式液囊,2、导管,3、充液接头,4、充液装置,5、输药管,6、出药口,7、延伸管,8、给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液膨胀式液囊1、导管2、充液接头3和充液装置4,所述充液膨胀式液囊的未充液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导管相连通,使用时充无菌液,形状符合子宫正常生理形态,能够维持宫腔边缘分离,有效治疗宫腔粘连,同时还起到减少子宫出血的作用,以上均是现有技术,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管内部还具有一个输药管5,所述输药管的前端穿过导管前端部的管壁,形成一个出药口6,所述输药管的后端从导管后端部穿出并向外延伸,形成延伸管7,所述延伸管的末端具有给药接头8,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给药接头8向宫腔内注入药物,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另外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优选的,所述延伸管的长度为10~15厘米,便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充液膨胀式液囊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多个载药微孔,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子宫支架送入宫腔之前,可以先将充液膨胀式液囊沾满药物,尤其是载药微孔中填满药物,然后再将子宫支架送入宫腔,充液后,载药微孔得以膨胀扩大,载药微孔中的药迅速释放出来,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另外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优选的,所述载药微孔的分布密度为10~22个/平方厘米。
优选的,所述载药微孔的孔径为0.8~1mm。
优选的,所述载药微孔的深度为充液膨胀式液囊壁厚的0.2~0.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球囊子宫支架,结构简单合理,采用宫腔填塞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治疗宫腔粘连,减轻患者痛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