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病用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01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肝病用消毒柜。



背景技术:

医疗用具和器械在使用结束后,消毒杀菌是防止滋生细菌的必要措施,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使用后的医疗用具直接放在普通的医用消毒柜内进行消毒。由于肝脏相关传染病较多,危害较大普通的消毒柜不能满足充分灭菌消毒。此外普通的消毒柜往往不易移动,需要搬运,费时费力,也有一些消毒柜安装有万向轮,并使用万向轮作为柜体的支撑,在柜体需要停放时稍微晃动导致柜体移动,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肝病用消毒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肝病用消毒柜,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的柜门和消毒系统,还包括设于柜体上方的功能盒,所述功能盒内分别设有负离子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循环风机和消毒液储存盒,所述臭氧发生器与循环风机连接,所述循环风机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设于柜体内的各个面上,所述导风管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柜体内部设有两个横向的隔板,所述柜体底部外侧固定有四个底板,每个所述底板远离柜体的一侧分别设有万向轮和支脚;所述消毒系统包括负离子发生器、紫外灯和消毒液消毒系统,所述紫外灯设于柜体顶部,所述消毒液消毒系统包括消毒液储存盒、喷液泵、导液管和喷淋口,所述导液管设于柜体内的顶部和左、右两个侧面上,所述消毒液储存盒与导液管连接,所述消毒液储存盒与导液管之间设有喷液泵,所述导液管上设有喷淋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口的数量为6-12个。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6-10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多种灭菌消毒方式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负离子、臭氧、紫外线以及消毒液等,扩大灭菌范围;

2.采用循环风机能够对消毒柜内部空气进行更新;

3.刚清洗完毕的医疗器械可能会残留有水滴,打开循环风机,也可以促进医疗器械的水滴蒸发;

4.柜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消毒柜的移动,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候可以将万向轮折起来,利用支脚支撑柜体,更加稳固不易移动。

本新型灭菌消毒范围广,效率高,便于移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肝病用消毒柜,包括柜体1、设于柜体1上的柜门和消毒系统,还包括设于柜体1上方的功能盒4,所述功能盒4内分别设有负离子发生器7、臭氧发生器6、循环风机5和消毒液储存盒2,所述臭氧发生器6与循环风机5连接,所述循环风机5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设于柜体1内的各个面上,所述导风管上设有出风口9,所述出风口9的数量为6-10个,所述柜体1内部设有两个横向的隔板13,所述柜体1底部外侧固定有四个底板12,每个所 述底板12远离柜体1的一侧分别设有万向轮10和支脚11;所述消毒系统包括负离子发生器7、紫外灯3和消毒液消毒系统,所述紫外灯3设于柜体1顶部,所述消毒液消毒系统包括消毒液储存盒2、喷液泵、导液管和喷淋口8,所述导液管设于柜体1内的顶部和左、右两个侧面上,所述消毒液储存盒2与导液管连接,所述消毒液储存盒2与导液管之间设有喷液泵,所述导液管上设有喷淋口8,所述喷淋口8的数量为6-12个。

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负离子的杀菌原理为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液也有多种种类,包括常见的酒精、84消毒液等,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

在具体工作时,采用多种灭菌消毒方式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负离子、臭氧、紫外线以及消毒液等,扩大灭菌范围;采用循环风机能够对消毒柜内部空气进行更新;刚清洗完毕的医疗器械可能会残留有水滴,打开循环风机,也可以促进医疗器械的水滴蒸发;柜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消毒柜的移动,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候可以将万向轮折起来,利用支脚支撑柜体,更加稳固不易移动。本新型灭菌消毒范围广,效率高,便于移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