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228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双腔医用支气管导管,为医用硅橡胶制品。目前市面上广为应用的是卡伦斯双腔管,其具有两个管腔和两个套囊。而这种双腔管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可视性差,需要另外插入内窥镜;不能及时排除手术操作时的体液。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方便手术操作的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第一气管管腔和第二气管管腔;所述导管本体外套设有第一囊套和第二囊套;所述导管本体外接第一充气囊和第二充气囊;所述第一充气囊与第一囊套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囊与第二囊套连通;

所述导管本体在最前端设有连通所第一气管管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囊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后方;所述导管本体在第一囊套的后方开凿有与第二气管管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所述囊套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后方;

所述导管本体内还设有内窥通道、内窥镜、数据传输线和数据输出端,所述导管本体在所述第二开口旁设有连通所述内窥通道的第三开口,所述内窥镜嵌合于所述内窥通道且所述内窥镜的前端位于第一开口后沿的前方;所述数据传输线一端与所述内窥镜电信号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内窥通道与所述数据输出端电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本体内还设有排液通道,所述导管本体外接连通所述排液通道的排液阀,所述导管本体在所述第三开口的内侧设有连通所述排液通道的排液孔。

作为优选,所述排液孔的数量为3个,沿所述导管本体前后队列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囊套和/或第二囊套与所述导管本体外壁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开口呈斜口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充气囊和/或第二充气囊的进气口设有单向阀。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嵌入一内窥镜,且该内窥镜的位置设置于两个囊套之间,具有较好的视野,从而能实现该双腔支气管导管操作时的可视化,极大地方便的手术操作;另外,通过进一步地设置排液通道,能及时、有效地排出手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体液,更加方便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R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1、导管本体;11、内窥通道;12、第三开口;13、排液通道;14、排液孔;2、第一气管管腔;21、第一开口;3、第二气管管腔;31、第二开口;4、第一囊套;41、第一充气囊;5、第二囊套;51、第二充气囊;6、内窥镜;61、数据传输线;62、数据输出端;7、排液阀;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前”、“后”等方位指示词应该理解为对附图的方位指示;所述“第一”、“第二”应该理解为仅示区分,而不是主次关系。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第一气管管腔2和第二气管管腔3;所述导管本体外套设有第一囊套4和第二囊套5;所述导管本体外接第一充气囊41和第二充气囊51;所述第一充气囊与第一囊套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囊与第二囊套连通;

所述导管本体在最前端设有连通所第一气管管腔的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囊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后方;所述导管本体在第一囊套的后方开凿有与第二气管管腔连通的第二开口31;所述第二所述囊套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后方;

如图2所示,所述导管本体内还设有内窥通道11、内窥镜6、数据传输线61和数据输出端62,所述导管本体在所述第二开口旁设有连通所述内窥通道的第三开口12,所述内窥镜嵌合于所述内窥通道且所述内窥镜的前端位于第一开口后沿的前方;所述数据传输线一端与所述内窥镜电信号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内窥通道与所述数据输出端电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通过嵌入一内窥镜,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平行相邻,即该内窥镜设置于两个囊套之间,具有较好的视野,从而能实现该双腔支气管导管操作时的可视化,极大地方便的手术操作。

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本体内还设有排液通道13,所述导管本体外接连通所述排液通道的排液阀7,所述导管本体在所述第三开口的内侧设有连通所述排液通道的排液孔14。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体液一方面影响操作,另一方面影响视野的清晰程度,通过排液通道及时地将产生的体液抽出,更加方便手术操作。在此基础上,所述排液孔的数量为3个,沿所述导管本体前后队列分布,即在该支气管导管使用时,3个排液孔位于支气管的不同深度处,更加方便地将体液排出。

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所述第一囊套和/或第二囊套与所述导管本体外壁平滑过渡。平滑过渡能保证第一囊套和/或第二囊套的各个部位均匀受力,从而能有效地撑开手术部位,囊套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开口呈斜口状。本实施例的提供的可视化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导管本体的弯曲弧度符合人体学原理,将第二开口设置为斜口状也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充气囊和/或第二充气囊的进气口设有单向阀8,以方便通过充气囊单向向囊套充气。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