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179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消毒卫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给体检人员或患者做心电图时,需要将心电图测量仪器上的电极和体检人员或患者的身体相接触,由于同一个电极需要和不同的人相接触,因此需要在每一次心电图检测结束后,给电极做一次消毒,不然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目前有相关设备可以做到给电极部位做紫外灯的消毒,但消毒不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紫外消毒灯损坏率很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显得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该消毒装置消毒彻底,使用方便,并且使用时间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包括一心电图监测用的电极,所述电极后端通过电源线连接心电图监测本体,所述电源线上滑动套接有一内部带有一可放入所述电极的腔室的套体,所述腔室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浸有消毒液的上海绵体和下海绵体,所述上下海绵体之间的大小为可套入电极并使上下海绵体和电极表面相接触;所述电极后端套接有一后端带插入式电源凹槽的转动电机,所述套体后端设有一电源部,所述电源部前端设有当套体沿着电源线滑动至将电极套入、并使上下海绵体套入电极时,可和所述插入式电源凹槽产生电性连接、并使套体产生旋转的插入式凸片。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第二通孔分别正对于上海绵体和下海绵体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上沿周向还套设有防滑硅胶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封闭式旋转消毒,对电极所有部位的消毒比较彻底,而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极;2、电源线;3、心电图监测本体;4、腔室;5、套体;6、上海绵体;7、下海绵体;8、插入式电源凹槽;9、转动电机;10、电源部;11、插入式凸片;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防滑硅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心电图电极消毒装置,包括一心电图监测用的电极1,该电极1的后端通过电源线2连接心电图监测本体3,在电源线2上滑动套接有一内部带有一可放入所电极1的腔室4的套体5,在套体5上沿周向套设有防滑硅胶圈14,主要是起到手握住套体5时,防止套体5和手之间产生打滑的作用。

在腔室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浸有消毒液的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之间的大小为:可套入电极1并使上海绵体6、下海绵体7和电极1的表面相接触;在电极1后端套接有一后端带插入式电源凹槽8的转动电机9,在套体5的后端设有一电源部10,该电源部10的前端设有当套体5沿着电源线2滑动至将电极1套入、并使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套入电极1时,可和插入式电源凹槽8产生电性连接、并使套体5产生旋转的插入式凸片11。

上述结构具体是这样使用的:当电极1需要消毒时,可将套体5沿着电源线2滑动至将电极1套入,并且使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将电极1套入,同时使插入式凸片11插入到插入式电源凹槽8内,从而使转动电机9产生旋转,进而带动套体5、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旋转,达到旋转擦拭电极1的目的。

在套体5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分别正对于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的后端,设置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的好处在于: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向上海绵体6和下海绵体7添加消毒液。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封闭式旋转消毒,对电极所有部位的消毒比较彻底,而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