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环系统及CT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645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滑环系统及CT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环系统及CT设备。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omputed Tomography,CT)中,CT机架通常包括固定支架10,以及与固定支架10可旋转连接的旋转支架20,旋转支架20上设置有X射线管、准直器、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高压系统、冷却系统等电气部件,固定支架10上设置有CT控制系统。目前通常采用滑环系统实现旋转支架20上的电气部件与固定支架10上的CT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对旋转支架20上电气部件的电力供应。

滑环系统包括滑环30和碳刷40,滑环30是固定在CT旋转支架20上且与CT扫描孔经大致同心的闭合的环形结构,与旋转支架20上的各个电气部件相连,且滑环30上设置有接触点,碳刷40固定设置在CT固定支架10上,且与所述滑环30相接触,依靠滑环30与碳刷40之间的摩擦实现导电。碳刷40的主要材质是石墨,在CT设备工作过程中,滑环30随着CT旋转支架20高速旋转,碳刷40在与滑环30的摩擦过程中会有所磨损,产生具有导电性的碳粉,如果大量碳粉散落在滑环上,会出现短路等现象,影响滑环系统的正常使用,甚至会造成滑环系统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碳刷与滑环摩擦产生的粉尘无法有效收集,导致滑环系统的性能受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环系统,包括滑环、以及与所述滑环接触的碳刷,还包括吸尘装置,用于吸收碳刷和滑环摩擦产生的粉尘。

可选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收集组件和吸纳组件,所述吸纳组件将粉尘吸入至所述收集组件内。

可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管和收集箱,所述收集管的一端管口朝向所述碳刷,另一端管口连接于所述收集箱。

可选的,所述收集箱设有出风口,所述吸纳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可选的,所述吸纳组件包括过滤器,用于将粉尘截留在所述收集箱内。

可选的,所述收集箱还设有可拆卸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过滤器下方。

可选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收集箱或收集盒内壁,用于监测所述收集箱或收集盒内粉尘的沉积量。

可选的,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碳刷下方。

可选的,所述收集管朝向所述碳刷的管口为喇叭口。

可选的,所述收集管的中心线和经过所述碳刷与滑环外缘相切的直线重合或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CT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滑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环系统,通过设置吸尘装置,能够有效收集由于碳刷磨损产生的粉尘,避免导电性的粉尘散落在滑环上,影响滑环系统的导电性能,甚至损坏滑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环系统,其中的收集箱设于所述碳刷下方,对滑环系统本身的结构不产生任何影响,结构简单紧凑;且在收集箱中过滤器的下方设置易于替换清洁的收集盒,确保被过滤器截留在收集箱内的大部分粉尘散落在收集盒中,在需要对粉尘进行清理的时候无需将整个吸尘装置拆除,只需要将收集盒抽出即可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另外通过设置光敏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收集箱或收集盒中的光线变化来判断收集箱或收集盒中粉尘的沉积量,以便操作人员及时清理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CT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CT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装置5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CT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CT设备的机架通常包括固定支架100和旋转支架200,旋转支架200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00,其中旋转支架200上设置有X射线管、准直器、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高压系统、冷却系统等电气部件,固定支架100上设置有CT控制系统。固定支架100和旋转支架200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患者的扫描孔径。为了实现对旋转支架200上个电子部件的电力供应,通常需要设置滑环系统,所述滑环系统包括滑环300和碳刷400,其中滑环300设置在旋转支架200上,所述滑环300与所述扫描孔经同心设置,所述碳刷400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所述滑环300和碳刷400接触设置。CT设备正常工作时,旋转支架200带动滑环300相对于固定支架100沿箭头方向高速旋转,碳刷400与滑环300相摩擦,对旋转支架200上的电气部件进行电力供应。

碳刷400与滑环300相摩擦产生具有导电性的粉尘,为了收集上述粉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CT设备的滑环系统中设置一种吸尘装置500,用于收集因碳刷400和滑环300摩擦产生的粉尘。所述吸尘装置500靠近所述碳刷400设置。当旋转支架200高速旋转时,碳刷400与滑环300摩擦产生的粉尘,被吸尘装置吸收,由于吸尘装置自身具有吸力,可以将飘散的粉尘强制性吸入到吸尘装置中,以免导电性粉尘在CT设备内部飞散,引起电路短路,影响滑环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碳刷400设置在固定支架100的底座110上,且所述吸尘装置500位于所述碳刷400的下方,可以有效避免当吸尘装置500停止工作时,吸尘装置500内收集的粉尘掉落。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装置5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图4所示,所述吸尘装置500包括收集组件和吸纳组件,所述吸纳组件将碳刷400与滑环300摩擦产生的粉尘吸入至收集组件内。其中,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510、收集管520,所述收集管520可以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一端管口521朝向所述碳刷400,另一端管口连接于所述收集箱510。所述收集箱510上设置有与所述收集管520一端的管口相连的开口,粉尘从管口521进入收集管520,通过收集管520后经由收集箱510的开口进入到收集箱510内部。

所述收集箱510还设置有出风口511,所述吸纳组件530设置在与所述出风口511对应的位置。所述吸纳组件530包括风机531、过滤器532、罩体53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纳组件530位于所述收集箱510内部,所述罩体533为一个两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风机531和过滤器532固定在所述罩体533内,且所述风机531和过滤器532沿罩体533的开口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罩体533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箱510开口处,所述罩体533靠近所述风机531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收集箱510的出风口511相对应。启动风机531以后,收集箱510和收集管520内部形成负压,进而将碳刷400与滑环300摩擦产生的粉尘以及漂浮在CT设备内部空气中的粉尘吸入到收集箱510内。过滤器532设置在风机531远离所述出风口511的一侧,用于将粉尘截留在收集箱510内,保证从出风口511排出的空气的洁净度,过滤器532采用两个滤芯,所述滤芯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滤芯个数越多过滤效果越好。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尘组件位于所述收集箱510外部,风机和过滤器通过罩体固定在收集箱510外部,此时过滤器位于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511的一侧,用于将粉尘截留在所述收集箱510内部。

继续参考图4所示,所述收集箱510设置有缺口512,与所述缺口5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收集盒51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集盒513位于所述吸纳组件下方,在另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集盒513位于所述过滤器532下方。收集箱510中被过滤器532截留的大部分粉尘落入到所述收集盒513中,当收集盒513中收集的粉尘已满时,可以将收集盒513抽出,并清理其中的粉尘。本实施例的吸尘装置设置在CT设备内部的固定支架100的底座110上,在需要对吸尘装置内部沉积的粉尘进行清理时,无需拆卸整个吸尘装置,只需要将收集盒513拉出,即可进行清理。为了便于抽取,在收集盒513上设置有拉手5131。

为了便于监测收集盒513中沉积的粉尘量,在收集盒513的内壁设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将收集盒513内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即可判断收集盒513内部的粉尘沉积量,操作人员根据所述沉积量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收集盒513。CT设备正常工作时,收集箱510或者收集盒513内沉积的粉尘越来越多,遮挡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感应到的电信号发生变化,当该电信号达到预设的极限值,即提示更换收集盒513。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敏传感器将上述电信号传输至CT设备的控制面板上,当所述电信号达到预设的极限值,以语音或者文字显示的形式提示操作者及时清理收集盒513。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收集箱510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集管520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收集管520的中心线和经过碳刷400与所述滑环外缘相切的直线重合或者平行,从而保证大部分的粉尘在吸纳组件530的作用下经由收集管520被吸纳到所述收集箱510中。所述收集管520朝向碳刷400一端的管口521与碳刷下沿之间的距离范围是5-20cm,收集管520的直径范围是3-6cm,在不影响滑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将粉尘吸纳于收集箱510中。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管口521设置为喇叭状结构,可以增大管口521的直径,增大粉尘吸入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环系统,利用风机形成的负压将碳刷400和滑环300摩擦产生的碳粉收集至收集箱510中,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吸尘装置500设置在固定支架100的底座上,充分利用底座110与滑环300之间的空间,结构简单紧凑,且不影响CT机架和滑环系统的原有结构。在收集箱510内设置收集盒513,可以随时将收集盒513抽出,并清理其中的粉尘,无需拆卸吸尘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另外为了可以实时监测沉积的粉尘量,本实施例在收集箱510或收集盒513中设置光敏传感器,将光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电信号传输至CT设备的控制面板上,便于操作者随时了解收集箱510或收集盒513中的粉尘沉积量。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尘装置,可以有效搜集碳刷400和滑环300摩擦产生的粉尘或者CT设备内部空气中漂浮的粉尘,避免导电性粉尘破坏滑环系统,保证了滑环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