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39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术后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人每天食用很多含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食盐摄入量大增,缺少适当性的运动,以及烟酒、生活压力的影响,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微创介入术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非常普及,病人在肱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术后,术后需卧床休息,输液时通常是患者或家属自行用物品将手臂垫高,增加静脉回流,减清局部肿胀,但因医院未提供专业支架设备,因患者不小心或角度不对,造成肿胀,严重者甚至出现水泡,影响术后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方便专业的术后静脉回流手臂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包括底托、阻尼器、臂托、以及固定绷带,所述底托包括第一底托以及第二底托,所述阻尼器配有调节螺丝以及螺杆,该螺杆为带有弹簧的阻尼调整螺杆,且与第一底托和第二底托连接,从而使所述阻尼器用于调整第一底托与第二底托的开合角度,通过旋转调节螺丝第一底托与第二底托的位置能够被固定;所述臂托分别粘附于第一底托与第二底托之上,且在臂托之上具有臂托包层;所述固定绷带与臂托固定连接,用于环绕固定手臂;

优选的,所述臂托通过胶水分别粘附在第一底托与第二底托之上;

优选的,所述臂托包层的材料为皮或革;

优选的,所述臂托的材料为记忆棉或软性塑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绷带包括多条自粘带;

优选的,所述自粘带为带有子母丝的涤纶自粘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托以及第二底托均由铝合金或医用不锈钢开模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托与第二底托的尺寸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托与第二底托均具有平坦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可方便解决患者术后治疗、输液时固定手臂角度,增加静脉回流效果,防止肿胀、水泡等,并可应用其他输液时固定手臂,防止意外扭动,睡后无意识滑动而造成的脱针、回血等输液时常遇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细节和优点,附图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强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回流手臂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包括第一底托1、第二底托2、阻尼器3、臂托4、臂托包层5、以及固定绷带6组成,其中,阻尼器3包括调节螺丝以及带有弹簧的阻尼调整螺杆,所述且该螺杆与第一底托1和第二底托2连接,从而使所述阻尼器3用于调整第一底托1与第二底托2的开合角度,通过旋转调节螺丝第一底托1与第二底托2的位置能够被固定;所述臂托4分别粘附于第一底托1与第二底托2之上,且在臂托4之上具有臂托包层5;所述固定绷带6与臂托4固定连接,用于环绕固定手臂。

其中,臂托包层5与臂托4通过模压粘接,臂托4与第一底托1和第二底托2通过胶水粘接,绷带6可以为自粘涤纶固定带,其与臂托4连接,可设置为2条或4条。所述第一底托1和第二底托2可由铝合金或医用不绣钢开模成型,且两者的尺寸可不同,已适应不同臂长。

所述的臂托4是由记忆棉、软性塑胶等材料,通过模压成型,主要是提高病人的手臂摆放的舒适度;所述的臂托包层5材料可用皮、革等耐酒精擦洗的材料方便消毒使用;所述的自粘涤纶固定带由两条带有子母丝的涤纶自粘带组成,用时环绕固定手臂,防止睡觉后不自主滑托。

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回流的手臂支架,非常方便医院及患者使用,即解决 静脉回流的角度问题,又能减轻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看护强度。由于臂托消毒后可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又可应用于其他输液患者的手臂固定问题,尤其适合婴幼儿、老年人使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