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反流消化道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30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反流消化道吻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缝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食管、胃、肠道等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抗反流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辅助医疗器械;而在诸多的吻合器中,消化道吻合器,也叫环形吻合器,是其中的一种常用类型,广泛地应用在人体消化道手术中。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对食管、胃、肠道等消化道手术中的端-端、端-侧和侧-侧进行吻合;在腔道组织内击入两排交叉排列的钛钉,使两层腔道组织缝合在一起,内置的环形刀立即切除腔道内多余的组织,形成圆形吻合口。

在临床应用中,用消化道吻合器进行手术时,术后吻合口容易导致消化液反流、术后反酸等情况,肺部感染严重者甚至导致生命危险;这是由于圆形吻合器的结构特点引起的,而这也一直是外科吻合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反流消化道吻合器,该吻合器在吻合口形成了“活瓣”结构的组织,能够在保证吞咽的基础上减少胃液反流,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反流消化道吻合器,包括一固定手柄,固定手柄的前端设有一连接弯管,连接弯管的前端设有一钉仓组件;固定手柄上设有一击发手柄,击发手柄通过一推进装置与钉仓组件连接;固定手柄的后端设有一调节装置,调节装置通过一传动组件连接有一抵钉座组件;所述抵钉座组件由抵钉座帽和卡簧管组成;

所述抵钉座帽为半椭球,在半椭球体的表面设有环形抵钉槽,且在半椭球体的曲面上还设有椭球面抵钉槽;所述卡簧管沿抵钉座帽的半椭球体顶点处法线的方向固定于半椭球体顶点处;所述钉仓组件由环形刀及嵌套在环形刀外侧的钉仓组成;所述钉仓和环形刀的前端与环形抵钉槽和椭球面抵钉槽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抵钉座帽上与环形刀吻合的位置设有塑料垫片。

优选地,所述抵钉座帽的半椭球体的平面上设有圆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过程同普通环形吻合器相同,但能够在吻合口处形成可靠的“活瓣”结构的组织。患者仰卧时,活瓣受重力作用下垂并关闭吻合口;而在胃内压力增大时,压力上推该活瓣,并关闭吻合口。然而,活瓣组织并没有对吞咽食物带来明显阻力,因此,活瓣组织能够在保证吞咽的基础上减少胃液反流,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部分吻合口瘘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钉仓组件和钉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钉仓组件和钉座组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所示1为固定手柄,2为连接弯管;3为击发手柄,4为推进装置,5为钉仓组件,6为调节装置,7为传动组件,8为钉座组件;51为钉仓,52为环形刀;81为抵钉座帽,82为卡簧管;811为环形抵钉槽,812为椭球面抵钉槽,813为圆顶。B为食管壁,C为胃壁;a、b和c为划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反流消化道吻合器,包括一固定手柄1,固定手柄1的前端设有一连接弯管2,连接弯管2的前端设有一钉仓组件5;固定手柄1上设有一击发手柄3,击发手柄3通过一推进装置4与钉仓组件5连接;固定手柄1的后端设有一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通过一传动组件7连接有一抵钉座组件8;所述抵钉座组件8由抵钉座帽81和卡簧管82组成。以上技术特征与现有的消化道吻合器相同,故不再做详细说明。

相比于现有的消化道吻合器,本实用新型仅对吻切部分做出改进,区别点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抵钉座帽81为半椭球,在半椭球体的表面设有环形抵钉槽811,且在半椭球体的曲面上还设有椭球面抵钉槽812;所述卡簧管82沿抵钉座帽81的半椭球体顶点处法线的方向固定于半椭球体顶点处;所述抵钉座帽81的半椭球体的平面上还设有圆顶813;所述钉仓组件5由环形刀52及嵌套在环形刀52外侧的钉仓51组成;所述钉仓51和环形刀52的前端与环形抵钉槽811和椭球面抵钉槽812相吻合。所述抵钉座帽81上与环形刀52吻合的位置设有塑料垫片。所述抵钉座帽81的半椭球体的平面上设有圆顶81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及原理为:

1、预定病灶部位,切割并游离食管;

2、用丝线沿食管壁B做全层荷包缝合,暂不结扎;将钉座组件8插入已打好的荷包内,使卡簧管82伸出;将荷包收紧,并使卡簧管82从荷包中心伸出。

3、于胃端选择适当位置置入吻合器主体后,将传动组件7与卡簧管82相连,必要时旋转固定手柄1;

4、旋紧调节装置6收紧,使被吻合的食管壁B和胃壁C紧密靠拢,钉座组件8与钉仓组件5将待缝合的组织完全紧密地贴合;

5、合拢击发手柄3,实施食管一胃吻合的手术操作;钉仓51内装有吻合钉,利用推进装置4将吻合钉推出至环形抵钉槽811和椭球面抵钉槽812处,吻合钉在力的作用下顺着环形抵钉槽811和椭球面抵钉槽812的形状弯曲成字母“B”形,从而在a、b和c处将组织进行缝合(类似于订书机的原理)。

6、继续加力推动击发手柄3使环形刀52推出,将吻合钉环内的食管壁B和胃壁C切除形成吻合口通道部分,如图4中划界线a和b之间的部分;而其外围形成活瓣部分,如图4中划界线b和c之间的部分;

7、退出吻合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消化道吻合器原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吻合边缘呈“凹”字样而非传统的“圆”形,普通消化道吻合器形成的吻合口为圆形通道,本实用新型形成了半圆或大半圆形的吻合口通道,并在通道周围形成折叠的“活瓣”结构的组织。如此做的优点在于,该手术操作简便,形成活瓣可靠。患者仰卧时,受重力作用活瓣下垂并关闭吻合口,胃内压力增大时亦可上推该活瓣并关闭吻合口,同时对吞咽食物不会造成明显阻力。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以上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