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92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病例中,经常采用介入的治疗方式治疗心脏缺损等疾病,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通常是使用穿刺针刺入血管,然后将导丝通过针头穿入血管,这一过程极易引起大量血液外流,对手术人员产生操作困难,加大其工作难度,同时还会加大交叉感染的几率,对患者产生危险,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来解决现有介入治疗方法如意出现大面积流血,极易导致手术人员操作困难,患者危险加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体、针柄和针芯,还包括支架、调节气囊、控制管道、空压箱、调节泵、泄气阀、调节开关、压力传感器、排气管、电磁阀、压力表,所述的支架位于针柄外壁右侧,所述的支架与针柄焊接相连,所述的调节气囊位于支架前端,所述的调节气囊与支架胶水相连,所述的控制管道贯穿支架,且所述的控制管道首端与调节气囊一体相连,所述的空压箱位于控制管道尾端,所述的空压箱与控制管道胶水相连,所述的调节泵位于空压箱顶部,所述的调节泵雨空压箱螺纹相连,所述的泄气阀位于空压箱外部右侧,所述的泄气阀与空压箱螺纹相连,所述的调节开关位于针柄外壁右侧,所述的调节开关与针柄胶水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数量四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于调节气囊内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两两之间夹角为90°,所述的排气管位于控制管道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排气管与控制管道胶水相连,所述的电磁阀位于排气管外壁,所述的电磁阀与排气管螺纹相连,所述的压力表位于控制管道外壁右侧,所述的压力表与控制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气囊外壁还设有导向罩,所述的导向罩与支架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针柄内部左侧还设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的第一密封塞与针柄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密封塞横向截面形状是圆形。

进一步,所述的针柄内部右侧还设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的第二密封塞与针柄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密封塞横向截面形状是圆形。

进一步,所述的针柄外壁还设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首端与针柄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引流管位于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管末端还设有真空箱,所述的真空箱与引流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真空箱顶部还设有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与真空箱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密封塞背面还设有吸血棉,所述的吸血棉与密封塞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再进行手术时。调节气囊环绕在手术血管的外壁,手术者可根据手术需要通过调节开关控制调节泵参数值,调节泵作用是为空压箱充气,空压箱中的空气通过控制管道进入调节气囊,调节气囊充气后膨胀,挤压血管控制血流,当调节气囊对患者手术血管外壁的挤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调节泵停止充气工作,通过以上方式,使得调节气囊膨胀至合适的充盈状态,即控制血管松紧的程度,手术中如果出现意外调节气囊过于充盈闭塞血管影响手术时,即调节气囊对患者手术血管外壁的挤压力大于压力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此时,电磁阀被开启,调节气囊内的气体由控制管道排入排气管,再由排气管排出外界,当调节气囊内的气体气压达到压力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电磁阀被关闭,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调节气囊始终处于合适的充盈状态,当调节气囊内的气体气压过高时,而此时电磁阀又出现故障,手术者可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开关驱动泄气阀工作,使得调节气囊泄气至符合要求膨胀值,且在人工手动泄气的过程中,手术者可通过压力表数值的变化清晰的知晓调节气囊内的气体被排出了多少,该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控制调节气囊的充盈状态实现对手术血管松紧的精密智能控制,达到既压缩血管控制大量血流流出又保证手术器具能顺利进入血管手术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成功率,降低医护人员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主视图;

图2是调节气囊部分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空压箱部分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4是调节气囊与压力传感器的连接剖视图;

图5是控制管道、排气管、电磁阀以及压力表的局部放大图。

针体 1 针柄 2

针芯 3 支架 4

调节气囊 5 控制管道 6

空压箱 7 调节泵 8

泄气阀 9 调节开关 10

压力传感器 11 排气管 12

电磁阀 13 压力表 14

第一密封塞 201 第二密封塞 202

引流管 203 真空箱 204

真空泵 205 吸血棉 206

导向罩 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针体1、针柄2、针芯3、支架4、调节气囊5、控制管道6、空压箱7、调节泵8、泄气阀9、调节开关10、压力传感器11、排气管12、电磁阀13、压力表14,第一密封塞201、第二密封塞202、引流管203、真空箱204、真空泵205、吸血棉206,所述的支架4位于针柄2外壁右侧,所述的支架4与针柄2焊接相连,所述的调节气囊5位于支架4前端,所述的调节气囊5与支架4胶水相连,所述的控制管道6贯穿支架4,且所述的控制管道6首端与调节气囊5一体相连,所述的空压箱7位于控制管道6尾端,所述的空压箱7与控制管道6胶水相连,所述的调节泵8位于空压箱7顶部,所述的调节泵8与空压箱7螺纹相连,所述的泄气阀9位于空压箱7外部右侧,所述的泄气阀9与空压箱7螺纹相连,所述的调节开关10位于针柄2外壁右侧,所述的调节开关10与针柄2胶水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1数量四件,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1均匀分布于调节气囊5内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1两两之间夹角为90°,所述的排气管12位于控制管道6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排气管12与控制管道6胶水相连,所述的电磁阀13位于排气管12外壁,所述的电磁阀13与排气管12螺纹相连,所述的压力14位于控制管道6外壁右侧,所述的压力表14与控制管道6螺纹相连,所述的调节气囊5外壁还设有导向罩501,所述的导向罩501与支架5焊接相连,所述的针柄2内部左侧还设有第一密封塞201,所述的第一密封塞201与针柄2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密封塞201横向截面形状是圆形,所述的针柄2内部右侧还设有第二密封塞202,所述的第二密封塞202与针柄2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密封塞202横向截面形状是圆形,所述的针柄2外壁还设有引流管203,所述的引流管203首端与针柄2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引流管203位于第一密封塞201和第二密封塞202之间,所述的引流管203末端还设有真空箱204,所述的真空箱204与引流管203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箱204顶部还设有真空泵205,所述的真空泵205与真空箱204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密封塞202背面还设有吸血棉206,所述的吸血棉206与第二密封塞202胶水相连。

该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再进行手术时。调节气囊5环绕在手术血管的外壁,手术者可根据手术需要通过调节开关10控制调节泵8参数值,调节泵8作用是为空压箱7充气,空压箱7中的空气通过控制管道6进入调节气囊5,调节气囊5充气后膨胀,挤压血管控制血流,当调节气囊5对患者手术血管外壁的挤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11所设定的标准值时,调节泵8停止充气工作,通过以上方式,使得调节气囊5膨胀至合适的充盈状态,即控制血管松紧的程度,手术中如果出现意外调节气囊过于充盈闭塞血管影响手术时,即调节气囊5对患者手术血管外壁的挤压力大于压力传感器11所设定的标准值时,此时,电磁阀13被开启,调节气囊5内的气体由控制管道6排入排气管12,再由排气管12排出外界,当调节气囊5内的气体气压达到压力传感器11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电磁阀13被关闭,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调节气囊5始终处于合适的充盈状态,当调节气囊5内的气体气压过高时,而此时电磁阀13又出现故障,手术者可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开关10驱动泄气阀9工作,使得调节气囊5泄气至符合要求膨胀值,且在人工手动泄气的过程中,手术者可通过压力表14数值的变化清晰的知晓调节气囊5内的气体被排出了多少,同时,导向罩501可以限制调节气囊5充盈方向,使得调节气囊5只向内膨胀,避免压迫其他血管,提高装置的精准度,第一密封塞201和第二密封塞202可以有效双重阻隔血液流出,并且第一密封塞201和第二密封塞202之间形成密封腔体,由真空泵205工作使得真空箱204内为真空环境,使得引流管203具备吸取力,当血液进入密封腔体后会被引流管203吸除,再有血液突破第二密封塞202时会被吸血棉206吸收,实现彻底阻隔血液流出,提高手术质量,另外调节气囊5材质为医用硅胶,质地柔软在控制血管时,与血管为软接触,术中和术后都不会造成血管损伤,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