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324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在方方面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仍然有一些行业有着无法改变的缺点。比如说:临床上骨科颈椎骨折患者或颈椎术后患者的颈椎不稳定,患者一般取去枕平卧位、颈部中立位制动。如果患者不能坚持或左右摇摆、扭曲等随时可能加重病情,如造成截瘫或死亡。患者的颈部制动至关重要。目前临床护理上骨科颈椎骨折患者术前保持颈部中立位制动仍然使用传统的硬质颈托,颈椎骨折、颈椎病患者手术后保持颈部中立位仍然使用毛巾包裹盐袋制动。这两种固定方法存在许多弊端:颈托较硬,颈部悬空,长时间平卧位佩戴,患者难以忍受且受压处易发生压疮;盐袋应用,患者颈部一边需要两袋盐,盐袋之间易滑落、不能保证患者颈部的持续有效固定且颈部悬空患者依从性差;盐袋边缘有棱角包裹不到位易划伤患者;更换颈托时需抬起患者的头颈部增加了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市面上也没有针对此类患者使用的且能起到治疗作用的颈椎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柔软、粗细适宜的颈部横枕解决了颈部平卧中立位颈部悬空的缺点,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提高了患者持续固定的依从性;硬度适宜的侧枕解决了颈托固定过硬患者难以坚持长期使用,受压处易发生压疮的缺点;两面侧枕和横枕相连,固定牢固,解决了盐袋固定的好移位的缺点;在患者平卧不需抬头就能使用或及时更换,保证了患者颈部持续的中立位,减少了更换颈托需抬起患者的头颈部带来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可以量身定制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颈部的生理弧度;同时利用侧枕材料的可适当流动性,及时把颈部固定时遗留的空隙填充,使固定更牢固、患者更舒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领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包括右长侧枕、左侧枕、横枕、枕套和绑带,柔软、粗细适宜的颈部横枕解决了颈部平卧中立位颈部悬空的缺点,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提高了患者持续固定的依从性;硬度适宜的侧枕解决了颈托固定过硬患者难以坚持长期使用,受压处易发生压疮的缺点;两面侧枕和横枕相连,固定牢固,解决了盐袋固定的好移位的缺点;在患者平卧不需抬头就能使用或及时更换,保证了患者颈部持续的中立位,减少了更换颈托需抬起患者的头颈部带来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可以量身定制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颈部的生理弧度;同时利用侧枕材料的可适当流动性,及时把颈部固定时遗留的空隙填充,使固定更牢固、患者更舒适。

所述的右长侧枕包括布片Ⅰ,右长侧枕由两片布片Ⅰ沿边缝合而成。

所述的左侧枕包括布片Ⅱ,左侧枕由两片布片Ⅱ沿边缝合而成。

所述的横枕包括布片Ⅲ,横枕由两片布片Ⅲ沿边缝合而成。

所述的横枕放置在右长侧枕内,右长侧枕与左侧枕通过魔术贴(魔术贴,又名粘扣带,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连接在一起,右长侧枕、左侧枕、横枕均放置在枕套内,枕套两端为开口结构,枕套的两端各缝制有三对绑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所述的右长侧枕和左侧枕的中间填充物为大米、小米、绿豆或荞麦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所述的横枕的中间填充物为丝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所述的右长侧枕、左侧枕的宽度为20-30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所述的横枕的长度为12-15cm。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柔软、粗细适宜的颈部横枕解决了颈部平卧中立位颈部悬空的缺点,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提高了患者持续固定的依从性;硬度适宜的侧枕解决了颈托固定过硬患者难以坚持长期使用,受压处易发生压疮的缺点;两面侧枕和横枕相连,固定牢固,解决了盐袋固定的好移位的缺点;在患者平卧不需抬头就能使用或及时更换,保证了患者颈部持续的中立位,减少了更换颈托需抬起患者的头颈部带来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可以量身定制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颈部的生理弧度;同时利用侧枕材料的可适当流动性,及时把颈部固定时遗留的空隙填充,使固定更牢固、患者更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右长侧枕、左侧枕和横枕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长侧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布片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左侧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布片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横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布片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右长侧枕1;布片Ⅰ1-1;左侧枕2;布片Ⅱ2-1;横枕3;布片Ⅲ3-1;枕套4;绑带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领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包括右长侧枕1、左侧枕2、横枕3、枕套4和绑带5,柔软、粗细适宜的颈部横枕解决了颈部平卧中立位颈部悬空的缺点,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提高了患者持续固定的依从性;硬度适宜的侧枕解决了颈托固定过硬患者难以坚持长期使用,受压处易发生压疮的缺点;两面侧枕和横枕相连,固定牢固,解决了盐袋固定的好移位的缺点;在患者平卧不需抬头就能使用或及时更换,保证了患者颈部持续的中立位,减少了更换颈托需抬起患者的头颈部带来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可以量身定制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颈部的生理弧度;同时利用侧枕材料的可适当流动性,及时把颈部固定时遗留的空隙填充,使固定更牢固、患者更舒适。

所述的右长侧枕1包括布片Ⅰ1-1,右长侧枕1由两片布片Ⅰ1-1沿边缝合而成。

所述的左侧枕2包括布片Ⅱ2-1,左侧枕2由两片布片Ⅱ2-1沿边缝合而成。

所述的横枕3包括布片Ⅲ3-1,横枕3由两片布片Ⅲ3-1沿边缝合而成。

所述的横枕3放置在右长侧枕1内,右长侧枕1与左侧枕2通过魔术贴(魔术贴,又名粘扣带,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连接在一起,右长侧枕1、左侧枕2、横枕3均放置在枕套4内,枕套4两端为开口结构,枕套4的两端各缝制有三对绑带5。患者使用本固定枕时,只需将颈部对准横枕3处躺下即可,需要更换枕头的内芯时,患者无需抬头,只需要拉动枕套将病人头部抬起,打开绑带5就可以取出枕套4内的右长侧枕1、左侧枕2和横枕3,并且更换枕头的内芯,根据所量患者的尺寸适当放宽剪裁做成各种颜色、花型的特制枕套4、枕套 4两端的绑带5还可以调整松紧度。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右长侧枕1和左侧枕2的中间填充物为大米、小米、绿豆或荞麦壳。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横枕3的中间填充物为丝棉。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右长侧枕1、左侧枕2的宽度为20-30cm。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横枕3的长度为12—15cm。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颈椎固定枕的工作原理:患者使用本固定枕时,只需将颈部对准横枕3处躺下即可,需要更换枕头的内芯时,患者无需抬头,只需要拉动枕套将病人头部抬起,打开绑带5就可以取出枕套4内的右长侧枕1、左侧枕2和横枕3,并且更换枕头的内芯,根据所量患者的尺寸适当放宽剪裁做成各种颜色、花型的特制枕套4、枕套4两端的绑带5还可以调整松紧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