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807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双轮或者四轮助行器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弱或步行平稳性差患者,下肢肌力减弱等老人的早期步态训练及辅助行走。但是现有的助行器不具有刹车的功能,患者由于体弱重心不稳,在行走时助行器容易向前滑离,造成跌倒,导致再次骨折或者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助行器[申请号:CN201610572826.4],包括支架、伸缩杆、把手和刹车柄,伸缩杆设在支架上,伸缩杆上设置有安装孔,支架一侧设置有固定螺钉,安装孔与固定螺钉螺纹连接,把手设在伸缩杆末端,刹车柄设在把手下方,刹车柄前端安装有刹车线,刹车线末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和刹车片,刹车片与刹车线连接,刹车片与支架铰接,刹车片前端安装有弹簧,支架中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支架焊接,连接件上设置有坐垫,连接件下方设置有储物盒。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随时减缓或者停止助行器运动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脚架,所述的脚架的前侧立杆段为前脚,脚架的后侧立杆段为后脚,所述的前脚和后脚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扶手杆相连接,所述的前脚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脚架的前脚或/和后脚的下端设有接触地面的滚轮,所述的扶手杆和前脚之间设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架,所述的刹车架上铰接有刹车手柄,所述的刹车手柄通过刹车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滚轮和前脚之间的刹车皮相连接,且当刹车手柄被向上压动时刹车手柄带动刹车连杆组件牵引刹车皮与滚轮相接触使得助行器停止或者减速运动。在助行器上设置了手刹,当患者因为重心不稳而出现助行器前滑的情况时,患者可以通过捏紧手刹来减缓或者停止助行器的滑行,避免患者跌倒出现意外,通过临产验证,设置了手刹的助行器使得患者下地行走害怕跌倒的百分率从21.79%下降到9.8%。

在上述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中,所述的刹车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的第一支杆与扶手杆之间通过绑带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杆与前脚之间通过绑带相连接。所述的刹车架由手术室报废的髓核钳或椎板咬骨钳制成,髓核钳或椎板咬骨钳的一钳脚为第一支杆,髓核钳或椎板咬骨钳的另一钳脚为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互铰接,利于位置的调节。

在上述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中,所述的刹车手柄包括杆部,所述的杆部上设有供手伸入的环状握持圈,所述的杆部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接部分相铰接。

在上述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中,所述的刹车连杆组件包括刹车线,所述的刹车线的上端成环套接在环状握持圈上,刹车线的下端与刹车皮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中,所述的刹车皮通过刹车皮固定件固定在前脚或者滚轮上。通过摩擦力制动,结构较为简单,且成本低。

在上述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中,所述的前脚上设有供刹车线穿过定位的定位圈,所述的定位圈上设有能够将刹车线下拉使得刹车手柄和刹车手柄之间保持夹角的复位弹簧。刹车线采用废弃的电线制成,降低成本,且对废物进行重新利用,利于环保;复位弹簧利于刹车手柄复位,当不需要制动时,患者放松刹车手柄,助行器即可重新滑行。

在上述的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中,所述的刹车线包括上刹车线和下刹车线,所述的上刹车线的下端与复位弹簧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下刹车线与复位弹簧相连接,当刹车手柄被放开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设置位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的优点在于:在助行器上设置了手刹,当患者因为重心不稳而出现助行器前滑的情况时,患者可以通过捏紧手刹来减缓或者停止助行器的滑行,避免患者跌倒出现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脚架1、前脚2、后脚3、扶手杆4、固定连接杆5、滚轮6、刹车架7、刹车手柄8、刹车皮9、第一支杆10、第二支杆11、绑带12、杆部13、环状握持圈14、刹车线15、刹车皮固定件16、定位圈17、夹角18、复位弹簧19、上刹车线20、下刹车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脚架1,脚架1的前侧立杆段为前脚2,脚架1的后侧立杆段为后脚3,前脚2和后脚3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扶手杆4相连接,前脚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杆5固定连接,脚架1的前脚2或/和后脚3的下端设有接触地面的滚轮6,扶手杆4和前脚2之间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架7,刹车架7上铰接有刹车手柄8,刹车手柄8通过刹车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滚轮6和前脚2之间的刹车皮9相连接,且当刹车手柄8被向上压动时刹车手柄8带动刹车连杆组件牵引刹车皮9与滚轮6相接触使得助行器停止或者减速运动。在助行器上设置了手刹,当患者因为重心不稳而出现助行器前滑的情况时,患者可以通过捏紧手刹来减缓或者停止助行器的滑行,避免患者跌倒出现意外,通过临产验证,设置了手刹的助行器使得患者下地行走害怕跌倒的百分率从21.79%下降到9.8%。

其中,刹车架7包括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第一支杆10与扶手杆4之间通过绑带12相连接,第二支杆11与前脚2之间通过绑带12相连接。刹车架7由手术室报废的髓核钳或椎板咬骨钳制成,髓核钳或椎板咬骨钳的一钳脚为第一支杆10,髓核钳或椎板咬骨钳的另一钳脚为第二支杆11,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相互铰接,利于位置的调节。刹车手柄8包括杆部13,杆部13上设有供手伸入的环状握持圈14,杆部13与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的相接部分相铰接。

其中,刹车连杆组件包括刹车线15,刹车线15的上端成环套接在环状握持圈14上,刹车线15的下端与刹车皮9固定连接。在刹车手柄8被上压的过程中,刹车线15的上端可沿着环状握持圈14滑动,一是考虑到患者体弱,能够使出的力气较小,该种设置可以减小刹车手柄8被上压所需要的力,二是刹车过程中刹车皮9所需要移动的距离很小,该种设置使得刹车皮9小距离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刹车皮9通过刹车皮固定件16固定在前脚2或者滚轮6上。通过摩擦力制动,结构较为简单,且成本低。因为助步器是双轮,而且这两个滚轮6在前面,所以优选在滚轮6上装了刹车皮9。如果是四个轮子的助步器也只要在前面两个滚轮6上装刹车皮9即可。

其中,前脚2上设有供刹车线15穿过定位的定位圈17,定位圈17上设有能够将刹车线15下拉使得刹车手柄8和刹车手柄8之间保持夹角18的复位弹簧19。刹车线15采用废弃的电线制成,降低成本,且对废物进行重新利用,利于环保;复位弹簧19利于刹车手柄8复位,当不需要制动时,患者放松刹车手柄8,助行器即可重新滑行。更具体地说,刹车线15包括上刹车线20和下刹车线21,上刹车线20的下端与复位弹簧19的上端相连接,下刹车线21与复位弹簧19相连接,当刹车手柄8被放开时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恢复到设置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患者捏紧刹车手柄8,刹车手柄8被上压,刹车手柄8和刹车架7之间的夹角18减小,上刹车线20被向上拉起,带动下刹车线21被向上拉起,刹车皮9与滚轮6相接触,从而对滚轮6有制动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脚架1、前脚2、后脚3、扶手杆4、固定连接杆5、滚轮6、刹车架7、刹车手柄8、刹车皮9、第一支杆10、第二支杆11、绑带12、杆部13、环状握持圈14、刹车线15、刹车皮固定件16、定位圈17、夹角18、复位弹簧19、上刹车线20、下刹车线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