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741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鼠胸腹穿刺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生物等科学领域中,大鼠是进行动物研究常选用的研究对象,目前实验室大鼠腹腔给药和麻醉方法主要停留在徒手操作的阶段,大鼠服从性差、攻击性强,研究人员在操作时易被抓伤、咬伤;除此之外,徒手抓捏大鼠会引起大鼠的不适,从而增加大鼠的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目前市售的大鼠固定器,固定效果不理想,非麻醉状态下固定大鼠后不能暴露胸腹部。之前本人已向专利局提出了名称为“可调式大鼠固定装置”(申请号:CN201610470560.2)的专利,但该方案中的大鼠固定装置不能进行大鼠胸腹的定位穿刺手术,为提高固定装置的实用性,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充分暴露胸腹部的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解决现有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不能防止大鼠在固定器内自由翻转,影响给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包括上部的固定盖和下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置长度方向的置鼠底槽,固定盖上与置鼠底槽对应位置设置有置鼠顶槽;所述置鼠底槽的底部开口,底座的下表面覆盖穿刺网;所述底座与固定盖通过底座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大鼠放入底座上后再将固定盖盖上,可通过调节底板与固定盖之间的固定装置来固定不同体型的大鼠,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固定大鼠后的装置翻过来将腹腔暴露,被穿刺网覆盖固定,透过穿刺网的网格能清楚的观测大鼠胸腹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穿刺网由标有刻度的标准网眼构成。使用标准网眼的穿刺网,能较好的实现腹腔的定位与穿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固定盖的侧边设置顶部开口的高度调节槽,槽口位置与固定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固定装置为可在高度调节槽内滑动的旋钮螺钉结构,螺纹连接于底座的侧壁。

底座与固定盖之间的相对高度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调节,固定装置在高度调节槽内可以上下滑动和固定,通过便于旋紧和拧松的旋钮螺钉能较好的实现高度调节和相对位置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置鼠底槽、置鼠顶槽分别由固定在固定盖和底座内部两侧的压条构成。底座和固定盖上的槽宽通过两侧压条间的距离确定,压条的宽度可按照手术需要适当选择,使用更加灵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压条采用木质材料。木质压条较金属和塑料质软,能防止对大鼠身体的过度挤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置鼠底槽、置鼠顶槽的两侧槽面设置弹性垫。设置厚度较大的弹性垫,可调节固定不同体重的大鼠,减少大鼠掉头转身的现象,同时避免对实验体的过度挤压,能较好的保护实验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固定盖尾部设置鼠尾挡板,鼠尾挡板开有竖直方向的鼠尾槽。大鼠腹腔向上固定,将鼠尾固定于鼠尾挡板的鼠尾槽能防止大鼠窜动,同时也可作为鼠尾静脉采血手术仪器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底座前端设置前部挡板,前部挡板开设通气孔。设置通气孔避免大鼠在实验过程中窒息,影响实验结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改进,所述底座、固定盖采用亚克力材料。亚克力材料透明度高,易于加工和钻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通过上下高度可调的置鼠槽来固定大鼠,并在槽壁设置弹性垫来进一步防止对大鼠的挤压,扩大了固定器对不同体型大鼠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有效避免大鼠因环境不适而产生的躁动,影响实验。

2、通过用带有刻度的穿刺网固定,能充分暴露胸腹部,根据标准网眼进行定位穿刺,特别适用于腹腔麻醉。

3、作为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的同时,也可作为大鼠尾静脉采血等实验的固定装置,具有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大鼠因服从性差带来的抓取固定不便的问题,能减少研究人员被咬伤抓伤等现象的发生。较好解决现有大鼠腹腔给药固定装置不能防止大鼠在固定器内自由翻转,影响给药麻醉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结构图;

图2为进行胸腹穿刺时装置示意图。

图号标识:10、固定盖,11、置鼠顶槽,12、鼠尾挡板,121、鼠尾槽,13、高度调节槽,20、底座,21、置鼠底槽,22、穿刺网,23、固定装置,24、前部挡板,241、通气孔,30压条,40、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大鼠胸腹穿刺固定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下部的底座20和上部的固定盖10,底座20与固定盖10的固定,通过固定装置23来实现。固定盖10两侧各设置一对顶部开口的高度调节槽13,槽口的位置与螺纹连接于底座20上的固定装置23在竖直方向上对应,固定装置23采用旋转螺钉结构,可在高度调节槽13内上下滑动,并通过拧紧固定装置23实现固定盖10与底座20的固定,操作简易。

如附图2所示,底座20包括设置于前端的前部挡板24,与挡板垂直连接的两平行压条30,盖面上覆盖的一层具有标准刻度的金属穿刺网22。两侧压条3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压条30之间的空间构成置鼠底槽21。置鼠底槽21底部开口并通过穿刺网22封闭,当大鼠腹腔放置于置鼠顶槽11中时,胸腹部位能通过置鼠底槽21底部的穿刺网22固定,这样一来,将装置翻转过来时,能充分暴露胸腹部,根据标准网眼进行定位穿刺。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固定盖10上部设置有与置鼠底槽21位置对应的置鼠顶槽11;置鼠顶槽11两侧槽壁同样由木质压条30构成。置鼠底槽21和置鼠顶槽11两侧槽面均设置2cm厚度的泡沫材质弹性垫40,弹性垫40采用弹性好、价格适宜的厚泡沫,能达到较好的缓冲效果,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大鼠,缓解在固定大鼠的过程中大鼠身体与压条之间的挤压,避免大鼠不适引起的实验数据偏差。

如附图1所示,固定盖10的尾部设置有一块鼠尾挡板12,从鼠尾挡板12顶部开设竖直槽作为放置大鼠尾部的鼠尾槽121,将大鼠尾部露出能更好的防止大鼠窜动,同时能作为鼠尾静脉穿刺的固定装置。底座20的前端设置前部挡板24,前部挡板24上开设通气孔,便于大鼠呼吸。固定盖10的边框、底座20的前部挡板24皆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亚克力材质透明度好,便于观察装置内大鼠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如附图1所示,穿刺网22位于底部,将大鼠腹部向下放置于底座20内的置鼠底槽21中,用固定盖10轻轻罩住大鼠,使其尾部进入鼠尾出口,轻移固定盖10带动大鼠移动,直至固定装置23在竖直方向上与高度调节槽21对应。

然后,轻压固定盖10使高度调节槽21滑入固定装置23,调节至适宜的高度,旋紧两侧的固定装置23,将固定盖10与底座20的相对位置固定。

最后,将安装好的装置倒置,如附图2所示,穿刺网22位于顶部。此时,大鼠腹腔向上固定于固定装置中,能较好的进行大鼠胸腹穿刺的实验手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