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913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前体围区域、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后体围区域和与穿着者的下裆对应并位于前体围区域与后体围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前体围区域和后体围区域形成供穿着者的腰围插入的腰围开口。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得比吸收性主体靠外侧的外装体。外装体至少设在前体围区域和后体围区域上。外装体在腰围开口侧的端部朝向内侧折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85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专利文献1公开了提高前体围区域以及后体围区域内的透气性的这样的课题。作为用于提高透气性的一个方法,考虑减小外装材料的厚度,即,降低外装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另外,从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降低外装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但是,当减小外装材料的厚度时,可能在进行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穿着的动作的过程中损坏吸收性物品。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减小外装材料的厚度,也能抑制在进行穿着动作的过程中的破损。

一技术方案的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前体围区域,上述前体围区域与穿着者的前体围抵接;后体围区域,上述后体围区域与穿着者的后体围抵接;下裆区域,上述下裆区域位于上述前体围区域与上述后体围区域之间;前后方向,上述前后方向自上述前体围区域朝向上述后体围区域;腰围开口部,上述腰围开口部由上述前体围区域以及上述后体围区域规定,配置为环绕穿着者的腰围;外装上片,上述外装上片设置在上述前体围区域和上述后体围区域的至少一方;外装背部片,上述外装背部片与上述外装上片贴合,上述外装背部片延伸到比上述外装上片靠上述腰围开口部侧的位置,并且具有在上述腰围开口部处折回的折回部,上述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设置有加强片,该加强片沿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横向延伸,并且与上述折回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上述加强片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折回部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展开平面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x2-x'2线的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所示的x2-x'2线的另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应注意的是,附图为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不同。

因而,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另外,也可能包含在附图彼此间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1)一次性尿布的结构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f2-f2线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的展开平面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x2-x'2线的一次性尿布1的剖视图。一次性尿布1可以为内裤型的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尿布1如图2所示,包括与穿着者的前体围抵接的前体围区域s1、与穿着者的后体围抵接的后体围区域s2和与穿着者的下裆抵接并位于前体围区域s1与后体围区域s2之间的下裆区域s3。

一次性尿布1具有前后方向l、横向w和厚度方向t,上述前后方向l沿穿着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上述横向w与前后方向l正交,上述厚度方向t具有朝向穿着者的内侧以及朝向与内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前后方向l也可以说是自前体围区域s1向后体围区域s2的方向。

通过使前体围区域s1的位于横向w外侧的前体围缘部4、4',与后体围区域s2的位于横向w外侧的后体围缘部6、6'分别接合,将一次性尿布1形成为内裤形。在内裤型的一次性尿布1的前体围区域s1以及后体围区域s2内形成有彼此的缘部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11。下裆区域s3是比接合部11靠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区域。

一次性尿布1在如图1所示地形成为内裤形的状态下,包括环绕穿着者的腰围的腰围开口部8,和环绕穿着者的腿围的一对腿围开口部9。腰围开口部8由前体围区域s1以及后体围区域s2规定。

一次性尿布1可以具有吸收性主体1a和外装体1b。吸收性主体1a和外装体1b彼此通过粘接剂、热熔接等接合在一起。吸收性主体1a配置在比外装体1b靠穿着者的皮肤侧的位置。吸收性主体1a可以包含表面片10、吸收体40以及吸收体背面片30。

表面片10是形成能与穿着者的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面的片材。表面片10配置在比吸收体40靠皮肤接触面侧的位置。表面片10可以由亲水性无纺布、织物、开口塑料薄膜、开口疏水性无纺布等透液性的片材形成。

吸收性主体1a可以具有设在表面片10的非皮肤接触面侧的第二片15。第二片15可以配置在表面片10与吸收体40之间。

吸收体40至少设置在下裆区域s3内。吸收体40设置在吸收体背面片30与复合片之间,将表面片10与第二片15接合而形成该复合片。可以利用热熔型粘接剂使吸收体40与复合片以及吸收体背面片30接合。吸收体40可以由粉碎纸浆、高吸收性聚合物等的混合粉状体形成。

吸收体背面片30设置在吸收体40的非皮肤接触面侧。吸收体背面片30可以由非透液性的片材形成。吸收体背面片30配置在比吸收体40靠外侧的位置,且为非透液性。吸收体背面片30延伸配置在比吸收体40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

外装体1b构成一次性尿布1的外装部分。外装体1b位于比包含吸收体40的吸收性主体1a靠外侧的位置,并且配置在一次性尿布1的非皮肤抵接侧的面上。外装体1b包括前侧外装上片70f、后侧外装上片70r、前侧外装背部片80f、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和外装中央片100。前侧外装上片70f以及前侧外装背部片80f至少配置在前体围区域s1内。后侧外装上片70r以及后侧外装背部片80r至少配置在后体围区域s2内。

前侧外装上片70f可以遍及前体围区域s1和下裆区域s3地配置。后侧外装上片70r可以遍及后体围区域s2和下裆区域s3地配置。前侧外装上片70f和后侧外装上片70r可以在前后方向l上彼此分开地配置。前侧外装上片70f配置在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与吸收性主体1a之间。前侧外装上片70f与前侧外装背部片80f贴合。后侧外装上片70r配置在后侧外装背部片80r与吸收性主体1a之间。后侧外装上片70r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贴合。前侧外装上片70f以及后侧外装上片70r例如能够利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和防水薄膜形成。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以及后侧外装背部片80r例如能够利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防水薄膜等形成。

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以及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在被穿着时位于外侧,即,配置在远离穿着者的皮肤的一侧。前侧外装背部片80f遍及前体围区域s1和下裆区域s3地配置。后侧外装背部片80r遍及后体围区域s2和下裆区域s3地配置。前侧外装背部片80f和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可以在前后方向l上分开地配置。

优选是,前侧外装上片70f、前侧外装背部片80f、后侧外装上片70r以及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分别具有9g/m2~20g/m2以下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是,前侧外装上片70f与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总单位面积质量为32g/m2以下。另外,优选是,后侧外装上片70r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总单位面积质量为32g/m2以下。外装中央片100在前后方向l上连结前侧外装上片70f与后侧外装上片70r,以及连结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外装中央片100可以位于前侧外装上片70f与吸收体背面片30或弹性材料覆盖片43之间,以及位于后侧外装上片70r与吸收体背面片30或弹性材料覆盖片43之间。另外,可以在弹性材料覆盖片43与吸收体之间设置弹性材料44。外装中央片100防止吸收性主体1a露出。外装中央片100能够利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防水薄膜等形成。

前侧外装背部片80f延伸到比前侧外装上片70f靠腰围开口部8侧的位置。前侧外装背部片80f具有在腰围开口部8处折回的折回部。详细而言,前侧外装背部片80f在腰围开口部8处向穿着者的皮肤侧折回。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折回部是通过折回而双重重叠的区域l1。

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延伸到比后侧外装上片70r靠腰围开口部8侧的位置。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具有在腰围开口部8处折回的折回部。详细而言,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在腰围开口部8处向穿着者的皮肤侧折回。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折回部是通过折回而双重重叠的区域l2。

一次性尿布1在前体围区域s1具有加强片200a,在后体围区域s2具有加强片200b。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片200a、200b设置在前体围区域s1和后体围区域s2这两个区域。也可以代替此设置而只在前体围区域s1和后体围区域s2中的任一方设置加强片。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加强片设置在后体围区域s2内。

加强片200a、200b可以沿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横向w延伸。优选是,加强片200a在前体围区域s1内至少横跨接合部11间连续地延伸,加强片200b在后体围区域s2内至少横跨接合部11间连续地延伸。加强片200a与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折回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加强片200b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折回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加强片200a、200b优选在比吸收体40靠穿着者的皮肤侧的位置与前后方向l上的吸收体40的端部重叠。

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a的长度l3比前后方向l上的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折回部的长度l1长。在该情况下,加强片200a俯视时与折回后的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前端重叠。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b的长度l4比前后方向l上的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折回部l2的长度长。在该情况下,加强片200b俯视时与折回后的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前端重叠。优选是,设置在后体围区域s2内的加强片200b的在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比设置在前体围区域s1内的加强片200a的在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长。另外,优选是,加强片200a与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重合区域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为5mm~15mm,或者加强片200b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重合区域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为5mm~15mm。

此外,在防止破损的观点上,外装体1b的比配置有加强片200a、200b的区域靠腰围开口部8侧的部分的最大抗拉强度优选为25[n/50mm]以上。优选是,由外装体1b的配置有加强片200a、200b的区域和加强片组合起来的部分的最大抗拉强度为35[n/50mm]以上。优选是,外装体1b的比配置有加强片200a、200b的区域靠腿围开口部9侧的区域的最大抗拉强度为15[n/50mm]以上。这里,最大抗拉强度是使用岛津制作所(股份)制造的自动绘图仪型拉伸试验机(形式ag-1kni),将宽度为50mm的试样以夹具间距离100mm固定在夹具上,接着,以100mm/分的速度使试样伸长直到断裂时的强度。另外,“n/50mm”表示每50mm宽的抗拉强度[n]。

加强片200a、200b优选由无纺布构成。加强片200a、200b例如可以由聚丙烯或聚乙烯基底的无纺布构成、或由包含聚丙烯和聚乙烯两者的无纺布构成。另外,加强片200a、200b例如也可以由具有12g/m2~17g/m2的单位面积质量的纺粘无纺布形成。也可以取而代之使加强片200a、200b由具有优选9g/m2~15g/m2、更优选9g/m2~13g/m2的单位面积质量的sms无纺布形成。优选是,加强片200a、200b的单位面积质量比前侧外装上片70f、后侧外装上片70r、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以及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平均单位面积质量小。

优选是,加强片200a、200b、前侧外装上片70f、后侧外装上片70r、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以及后侧外装背部片80r全由无纺布构成。

优选是,加强片200a、200b配置为抗拉强度最强的方向朝向前后方向l。优选是,加强片200a间断地与前侧外装上片70f和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至少一方接合。即,优选不在整个面上粘接加强片200a。优选是,加强片200b间断地与后侧外装上片70r和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至少一方接合。即,优选不在整个面上粘接加强片200b。另外,加强片200a、200b例如能够通过热熔粘接材料或声波密封等与外装材料1b接合。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a的腰围开口部8侧的端部位于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折回部的内部,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b的腰围开口部8侧的端部位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折回部的内部。在该情况下,优选是,在通过声波密封将加强片200a、200b间断地接合于后侧外装背部片70r、80r后,利用热熔粘接材料使外装上片70f与加强片200a接合、外装上片70r与加强片200b接合。通常,在通过声波密封进行了接合的情况下,大多会影响纤维熔接在一起的部分的柔软性。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外装上片70f、70r上不存在声波密封后的部分,所以不存在片材局部变硬的部分,通过进一步间断地涂敷热熔粘接材料,能够实现良好的皮肤接触性和透气性。也可以代替此设置地,如图4所示将加强片200a配置在比前侧外装背部片80f的折回部靠穿着者的皮肤侧的位置,将加强片200b配置在比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折回部靠穿着者的皮肤侧的位置。另外,在图4中,对于与图3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图3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图4所示的加强片200a、200b的位置、长度以及材质等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可以在前体围区域s1以及后体围区域s2设置腰部皱褶3以及体围褶皱7。腰部皱褶3以及体围褶皱7可以自前体围区域s1的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横向w外侧的一方前体围缘部4连续至另一方前体围缘部4',并且自后体围区域s2的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横向w外侧的一方后体围缘部6连续至另一方后体围缘部6'。

腰部皱褶3具有能沿横向w伸缩的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体围褶皱7具有能沿横向w伸缩的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腰部弹性材料3a以及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沿横向w延伸。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设在比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靠腰围开口部8侧的位置。利用粘接剂(例如热熔粘接剂)将腰部弹性材料3a以及体围弹性材料7a以沿一次性尿布1的横向w伸长了的状态粘接于外装体1b。

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中至少一部分可以设在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以及/或者后侧外装背部片80r的折回部的内部。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被夹在前侧外装上片70f与前侧外装背部片80f之间,或者被夹在后侧外装上片80f与后侧外装背部片80r之间。

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分别利用粘接材料接合于外装上片70f、70r以及外装背部片80f、80r。在俯视时与加强片200a、200b重合且用于接合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粘接材料彼此间的区域内存在未设有粘接材料的区域。即,沿横向w延伸的粘接区域和沿横向w延伸的非粘接区域在前后方向l上交替配置。

优选是,前后方向l上的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间距比前后方向l上的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的间距长。加强片200a、200b可以俯视时与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加强片200a、200b也可以在前后方向l上连续地延伸。也可以代替此设置地使加强片200a、200b在前后方向l上间歇地延伸。在该情况下,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a、200b间的间隔优选为5mm以下。特别是,当在配置有加强片的区域存在体围弹性材料7a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体围弹性材料7a确保资材强度,所以也可以不与体围弹性材料7a重叠的方式空开间隔地配置加强片200a、200b。由此,能够减少加强片200a、200b的使用量,而且也能确保透气性。

(2)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1中,外装背部片80f、80r延伸到比外装上片70f、70r靠腰围开口部8侧的位置,并且具有折回部,该折回部在腰围开口部8处折回。加强片200a、200b沿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横向w延伸,并且俯视时与折回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a的长度l3比前后方向l上的折回部的长度l1长,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b的长度l4比前后方向l上的折回部的长度l2长。位于前体围区域s1和后体围区域s2内的折回部容易被穿着者的手抓住。因此,在进行穿着动作的过程中,来自穿着者的手指的压力容易施加于折回部。由此,特别容易在进行穿着动作的过程中损坏折回部附近。特别是,外装体1b越薄,外装体1b越容易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与折回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加强片200a、200b提高容易损坏的区域的强度。另外,由于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a的长度l3比前后方向l上的折回部的长度l1长,并且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b的长度l4比前后方向l上的折回部的长度l2长,所以加强片200a与折回后的外装背部片80f的前后方向l的前端重叠地配置,并且加强片200b与折回后的外装背部片80r的前后方向l的前端重叠地配置。这样,加强片200a、200b能够保护更加容易破损的折回部的前端。由此,即使减小外装体1b的厚度,也能抑制在进行穿着动作的过程中的破损。

采用一实施方式,外装上片70f、70r和外装背部片80f、80r的总单位面积质量为32g/m2以下。由此,能够提高前体围区域s1和后体围区域s2中至少一方的柔软性。另外,通过减小单位面积质量,也能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上述的加强片200a、200b增大前体围区域s1和后体围区域s2中至少一方的强度,所以即使总单位面积质量为32g/m2以下,也能抑制吸收性物品1的破损。

采用一实施方式,加强片200a、200b至少设置在后体围区域s2内。在穿着者穿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1时,吸收性物品1有时会卡在穿着者的臀部。在该情况下,穿着者想要抓住后体围区域s2来大力地提起后体围区域s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后体围区域s2设置有加强片200a、200b,所以能够抑制穿着时的吸收性物品1的破损。

采用一实施方式,加强片200a、200b设置在前体围区域s1和后体围区域s2这两个区域。设置在后体围区域s2内的加强片200b的在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l4,比设置在前体围区域s1内的加强片200a的在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l3长。在吸收性物品1卡在穿着者的臀部的情况下,穿着者为了提起后体围区域s2,大多想要在后体围区域s2中的前后方向l上较长地抓住,并且提起吸收性物品1。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前后方向l上后体围区域s2的加强片200b的长度l4比较长,所以也能进一步抑制穿着时的吸收性物品1的破损。

采用一实施方式,加强片200a、200b在比吸收体40靠穿着者的皮肤侧的位置与前后方向l上的吸收体40的端部重叠。吸收体40是吸收性物品1中刚性比较高的部分。因而,吸收体40的端部容易对穿着者的皮肤赋予比较强的刺激。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片200a、200b覆盖吸收体40的端部,所以能够抑制吸收体40的端部对穿着者的皮肤赋予的刺激。

采用一实施方式,加强片200a、200b由无纺布构成,并且间断地与外装上片70f、70r和外装背部片80f、80r的至少一方接合。由无纺布构成的加强片200a、200b不是接合于上述片的整个面,而是间断地接合,所以能够确保前体围区域s1以及/或者后体围区域s2的柔软性和透气性。

采用一实施方式,前后方向l上的加强片200a、200b的端部位于折回部的内部。当片的端部,特别是未接合的端部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时,可能对穿着者赋予不适感。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片200a、200b中至少一方的端部位于折回部的内部。因而,加强片200a、200b的位于折回部的内部的端部不会与穿着者的皮肤直接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对穿着者赋予的不适感。

采用一实施方式,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1还具有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该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被夹在外装上片70f、70r与外装背部片80f、80r之间,并且沿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横向w延伸。通过使前体围区域s1以及后体围区域s2具有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能够防止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1自穿着者偏移而掉下。

采用一实施方式,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1还具有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该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在比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靠腰围开口部8侧的位置设置在折回部的内部,并且沿横向w延伸。前后方向l上的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间距比前后方向l上的多个腰部弹性材料3a的间距长。加强片200a、200b俯视时与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穿着者的手指容易进入到弹性材料3a、7a间的间距较大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穿着者的手指容易进入到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间的区域。由于在该区域设置有加强片200a、200b,所以即使被穿着者的手指、指甲扎进,吸收性物品1也不易损坏。

采用一实施方式,加强片200a、200b俯视时与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分别利用粘接材料接合于外装上片70f、70r以及外装背部片80f、80r。在俯视时与加强片200a、200b重合且用于接合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的粘接材料彼此间的区域,存在未设有粘接材料的区域。当粘接材料的涂敷量较多时,可能使吸收性物品1的柔软性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不在前后方向l上的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间的区域内设置粘接材料,来确保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间的区域的柔软性。此外,加强片200a、200b覆盖多个体围弹性材料7a间的未设置粘接材料的区域,所以也能提高该区域的强度。

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知道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不脱离根据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决定的本发明的主旨以及范围地,作为修正以及变更形态来实施本发明。因而,本说明书的内容的目的在于例示说明,对本发明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通过参照的方式引入了在2015年6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16118号的全部内容。

工业上的实用性

采用上述形态的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能在进行穿着动作的过程中抑制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的破损。

附图标记说明

1、一次性尿布(吸收性物品);1a、吸收性主体;1b、外装体;3a、腰部弹性材料;4、4'、前体围侧缘部;6、6'、后体围缘部;7a、体围弹性材料;8、腰围开口部;40、吸收体;70f、前侧外装上片;70r、后侧外装上片;80f、前侧外装背部片;80r、后侧外装背部片;s1、前体围区域;s2、后体围区域;s3、下裆区域;l、前后方向;w、宽度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