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379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皮肤病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病(dermatosis)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

皮肤病是一直困扰人类生活的一类疾病。虽然不足以致命,但皮肤病通常会使人产生红、肿、痒等症状,如果皮肤表皮因搔痒而受到破坏还容易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愈发加重病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皮肤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皮肤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皮肤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皮肤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人参30~120g、玄参150~260g、干姜30~80g、赤芍60~150g、山楂30~120g、元参90~160g、升麻25~160g、荆芥80~160g、巴豆2.5~5g、石膏150~480g、川芎30~120g。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人参35~105g、玄参170~230g、干姜35~70g、赤芍70~130g、山楂35~105g、元参100~140g、升麻30~140g、荆芥90~140g、巴豆3~4.5g、石膏130~480g、川芎35~105g。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人参90g、玄参200g、干姜60g、赤芍115g、山楂95g、元参120g、升麻120g、荆芥120g、巴豆4g、石膏420g、川芎95g。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备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进而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二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g(4粒)/次,温开水送下,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3个疗程,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人参,性味: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玄参,性味:苦咸、凉,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干姜,性味:辛、热,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无毒,具有消食积、化滞瘀之功效,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

元参,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升麻,性味:甘辛微苦、凉,具有升阳、发表、透疹、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荆芥,性味:辛、温,具有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等症;

巴豆,性味:辛,热,有大毒,具有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石膏,性味:辛甘、寒,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皮肤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皮肤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人参90g、玄参200g、干姜60g、赤芍115g、山楂95g、元参120g、升麻120g、荆芥120g、巴豆4g、石膏420g、川芎9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人参105g、玄参230g、干姜70g、赤芍130g、山楂105g、元参140g、升麻140g、荆芥140g、巴豆4.5g、石膏480g、川芎10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人参120g、玄参260g、干姜80g、赤芍150g、山楂120g、元参160g、升麻160g、荆芥160g、巴豆5g、石膏480g、川芎12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皮肤病患者共456例,年龄为37岁以上的315例,只有141例为37岁以下。456例患者中痊愈的350例,显效的的106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