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2902阅读:1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干燥综合征( Syndrome,SS) 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病的发病率为0.8%~7%,约90%为女性患者,大部分中年起病,多见于30~50 岁女性,极大影响了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的功能受损而出现的口干、眼干症状外,尚可累及其他外分泌腺及其相应的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受损的表现。

就目前而言:西医对本病还尚无根治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早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据2005年《风湿病临床诊疗指南》提出的建议早期通过应用眼药水、口腔护理或者相应的非甾体类药、慢作用药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在西医无有效方法治疗本病的前提下,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以解决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生黄芪100~280g、玉竹60~150g、沙参100~180g、龙眼肉100~180g、麦冬100~250g、白术80~180g、白芍100~220g、西洋参30~80g、石斛100~220g、杨梅150~30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生黄芪100~260g、玉竹70~130g、沙参115~160g、龙眼肉115~160g、麦冬115~220g、白术90~160g、白芍115~200g、西洋参40~70g、石斛115~200g、杨梅170~26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生黄芪230g、玉竹115g、沙参140g、龙眼肉140g、麦冬200g、白术140g、白芍170g、西洋参60g、石斛170g、杨梅23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8mm~4.0mm),进而晒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g/次,温开水冲服,服药15~30天后,症状逐渐好转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生黄芪,性味: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

玉竹,性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沙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龙眼肉,性味:甘、温,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有经不调、崩漏等症;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

西洋参,性味:甘、微苦、凉,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等病症;

石斛,性味:甘、微寒,具有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

杨梅,性味:酸、甘、性温,具有生津解烦、和中消食、解酒、涩肠、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烦渴、呕吐、呃逆、胃痛、食欲不振、食积腹痛、饮酒过度、腹泻、痢疾、衄血、头痛、跌打损伤、骨折、烫火伤。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原则,从依据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生黄芪230g、玉竹115g、沙参140g、龙眼肉140g、麦冬200g、白术140g、白芍170g、西洋参60g、石斛170g、杨梅230g,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生黄芪260g、玉竹130g、沙参160g、龙眼肉160g、麦冬220g、白术160g、白芍200g、西洋参70g、石斛200g、杨梅260g,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生黄芪280g、玉竹150g、沙参180g、龙眼肉180g、麦冬250g、白术180g、白芍220g、西洋参80g、石斛220g、杨梅300g,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患者共1680例,年龄为48岁以上的905例,只有775例为48岁以下。1680例患者中症状逐渐好转或痊愈的1565例,有效的115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