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457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吸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随着老龄化的进展,慢阻肺患病率逐渐提高,老年患者常年咳痰喘,肺功能差,反复住院治疗。当慢阻肺急性发作,尤其陪伴不在身边时,患者气道雾化自救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雾化器,该雾化器可以满足使用者方便快捷的进行气道雾化的需要。

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面连接有进料管和倾斜设置的吸入管,吸入管包括雾化吸入管和精油蒸汽吸入管,壳体内设置有雾化装置和电子烟发生器,电子烟发生器内盛放有用于清肺的精油,雾化装置与雾化吸入管连通,电子烟发生器与精油蒸汽吸入管连通,雾化装置与和电子烟发生器中的至少一者选择性的与进料管连通。

通过将雾化装置和电子烟都设置在同一壳体内,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雾化功能或电子烟功能,在湿润呼吸道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其吸入精油挥发气体以实现清肺功能的需要。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进料管倾斜设置于壳体的顶面上,进料管与壳体顶面以可沿进料管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

通过设置倾斜的进料管,可以直接将物料通过进料管送入到电子烟发生器或雾化装置中。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一流动监测装置设置于吸入管内,第一流动监测装置包括一对设置在吸入管内的第一箔片,第一箔片的根部固定设置在吸入管的内侧,每片第一箔片均倾斜设置在吸入管内,两片第一箔片的自由端均朝向吸入管的同一端,当气体在吸入管流出时一对第一箔片之间的电容小于一对第一箔片在吸入管中的气体不流动时的电容,第一箔片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比较器电连接,第一比较器用于当第一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雾化阈值电容时,启动雾化装置中的超声波发生器以将雾化器中的液体雾化;

控制电路还与第一选择按钮连通,选择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超声波发生器启动,选择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超声波发生器受第一流动监测装置控制。

当吸入管的气体流动时,吸入管中的气压降低,特别是,越靠近吸气管中心位置处的流速越快,气压越低,所以气体流动时,一对第一箔片会相互靠近,所以二者之间的电容会降低。所以可以用此监测吸入管是否被使用者吸入气体。以使得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及时的启动而产生雾气。而当使用者不吸气的时候,气体不会流动,所以气体流动的压差也不足以使得箔片相互靠近,所以也可以关闭雾化装置,以节省雾化液。

通过设置选择按钮,可以单独选择雾化器的启动是处于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手动模式下可以直接将雾化器的超声波发生器打开,直接由超声波发生器将药液雾化供人吸入,而选择自动模式,可以将雾化器的启动与使用者是否吸入联动,当使用者吸入气体时,再将药液雾化,以节约药液。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一流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吸入管中的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板和用于抵接第一阀板的第一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阀板均由导体制成,且第一抵接部与第一阀板之间设有绝缘体以在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将第一抵接部与第一阀板绝缘,第一单向阀与雾化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并联连接,第一单向阀用于当第一单向阀闭合时使得雾化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短路,雾化装置关闭;且第一单向阀用于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使得雾化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开启;

控制电路还与第一选择按钮连通,选择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超声波发生器启动,选择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超声波发生器受第一流动监测装置控制。

当使用者开始吸气时,吸入管处的单向阀被打开,所以将单向阀作为电路元件与雾化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并联,可以将吸入信号直接转化为控制超声波发生器是否开启的电信号,以准确、及时的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开关。

通过设置选择按钮,可以单独选择雾化器的启动是处于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手动模式下可以直接将雾化器的超声波发生器打开,直接由超声波发生器将药液雾化供人吸入,而选择自动模式,可以将雾化器的启动与使用者是否吸入联动,当使用者吸入气体时,再将药液雾化,以节约药液。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进料管的上部设有漏斗。

通过在进料管设置漏斗,可以方便将液体注入到雾化装置或电子烟发生器中。同时,漏斗的开口较大,还可以用于被使用者握住以方便旋转,切换成需要的液体流向。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进料管设有中隔板,中隔板沿所述进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管的底部,进料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当进料管旋转至第一角度时,进料管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电子烟发生器进气口连通,当进料管旋转至第二角度时,进料管通过第二连通孔与雾化装置进气口连通,当进料管旋转至第三角度时,进料管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电子烟发生器进气口连通。

通过旋转进料管,可以选择进料管的液体流入到电子烟发生器中和雾化装置中,切换便捷。而且,还可以利用进料管的第一连通孔与电子烟发生器和雾化装置均连通的状态,便于使用者同时吸入电子烟和水雾。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二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二流动监测装置设置于吸入管内,第二流动监测装置包括一对设置在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管内的第二箔片;

第二箔片的根部固定设置在进气管的内侧,每片第二箔片均倾斜设置在进气管内,两片第二箔片的自由端均朝向进气管的同一端,当气体在进气管流出时一对第二箔片之间的电容小于一对第二箔片在进气管中的气体不流动时的电容,第二箔片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比较器电连接,第二比较器用于当第二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发烟阈值电容时,启动电子烟发生器。

通过在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管中设置第二箔片,以测量两个第二箔片之间的电容,可以将进气管中的空气流速信号转化为电容值.所以可以用此监测电子烟发生器是否处于连通状态,且吸入管是否被使用者吸入气体。以使得电子烟发生器可以及时的启动,补充雾气。而当使用者不吸气的时候,气体不会流动,所以气体流动的压差也不足以使得箔片相互靠近,所以也可以关闭电子烟发生器,以节省烟油。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二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二流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管中的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板和用于抵接第二阀板的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阀板均由导体制成,且第二抵接部与第二阀板之间设有绝缘体以在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将第二抵接部与第二阀板绝缘,第二单向阀与电子烟发生器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用于当第二单向阀闭合时使得电子烟发生器短路,雾化装置关闭;且第二单向阀用于当第二单向阀打开时使得电子烟发生器开启。

当使用者开始吸气时,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管处的第二单向阀被打开,所以将第二单向阀作为电路元件与电子烟发生器并联,可以将吸入信号直接转化为控制电子烟发生器是否开启的电信号,以准确、及时的控制电子烟发生器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雾化器的外形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从吸入管顶部方向观察的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的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从进料管的管口观察进料管底部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3中的第一箔片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雾化器的外形侧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的从吸入管顶部方向观察的截面图;图5是实施例1中的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的变化状态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的从进料管的管口观察进料管底部的示意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壳体;2、吸入管;3、进料管;31、漏斗;321、雾化装置进气口;322、电子烟发生器进气口;323、第一连通孔;324、第二连通孔;325、中隔板;4、电子烟发生器;5、雾化装置;6、第一箔片;7、第二箔片。

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面连接有进料管3和倾斜设置的吸入管2,吸入管包括雾化吸入管21和精油蒸汽吸入管22,壳体1内设置有雾化装置5和电子烟发生器4,雾化装置5与雾化吸入管21连通,电子烟发生器4与精油蒸汽吸入管22连通,雾化装置5与和电子烟发生器4中的至少一者选择性的与进料管3连通。

通过将雾化装置5和电子烟都设置在同一壳体1内,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雾化功能或电子烟功能,在湿润呼吸道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烟发生器加热其中的精油,满足通过精油的蒸发实现清肺的需要。

优选的,进料管3倾斜设置于壳体1的顶面上,进料管3与壳体1顶面以可沿进料管3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通过设置倾斜的进料管3,可以直接将物料通过进料管3送入到电子烟发生器4或雾化装置5中。

进一步优选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一流动监测装置设置于吸入管2内,第一流动监测装置包括一对设置在吸入管2内的第一箔片6,第一箔片6的根部固定设置在吸入管2的内侧,每片第一箔片6均倾斜设置在吸入管2内,两片第一箔片6的自由端均朝向吸入管2的同一端,当气体在吸入管2流出时一对第一箔片6之间的电容小于一对第一箔片6在吸入管2中的气体不流动时的电容,第一箔片6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比较器电连接,第一比较器用于当第一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雾化阈值电容时,启动雾化装置5中的超声波发生器以将雾化器中的液体雾化。具体的,当没有气流运动时,两片第一箔片6的刚度足以维持每片箔片的形态,例如如图所示的情况,图中,两片箔片是斜向上放置的,而每片箔片又是处于接近于竖直的平面内,在重力所在平面内箔片的刚度较大,所以箔片自身的刚度足以维持其克服重力。

控制电路还与第一选择按钮连通,选择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超声波发生器启动,选择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超声波发生器受第一流动监测装置控制。

而当气流运动时,由于箔片在横向上的刚度较低,两片箔片则会因气流流动导致的气压下降而相互靠近。当吸入管2的气体流动时,吸入管2中的气压降低,特别是,越靠近吸气管中心位置处的流速越快,气压越低,所以气体流动时,一对第一箔片6会相互靠近,所以二者之间的电容会降低。所以可以用此监测吸入管2是否被使用者吸入气体。以使得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及时的启动而产生雾气。而当使用者不吸气的时候,气体不会流动,所以气体流动的压差也不足以使得箔片相互靠近,所以也可以关闭雾化装置5,以节省雾化液。

通过设置选择按钮,可以单独选择雾化器的启动是处于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手动模式下可以直接将雾化器的超声波发生器打开,直接由超声波发生器将药液雾化供人吸入,而选择自动模式,可以将雾化器的启动与使用者是否吸入联动,当使用者吸入气体时,再将药液雾化,以节约药液。

进一步优选的,进料管3的上部设有漏斗31。通过在进料管3设置漏斗31,可以方便将液体注入到雾化装置5或电子烟发生器4中。同时,漏斗31的开口较大,还可以用于被使用者握住以方便旋转,切换成需要的液体流向。

再进一步优选的,进料管3设有中隔板325,中隔板沿所述进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进料管的底部,进料管3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孔32,当进料管3旋转至第一角度时,进料管3通过第一连通孔32与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口322连通,当进料管3旋转至第二角度时,进料管3通过第一连通孔32与雾化装置5连通,当进料管3旋转至第三角度时,进料管3通过第一连通孔32与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口322连通。如图6所示,实线孔表示第一连通孔32,该孔位于图示中的下方位置时,进料管3与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口322不连通,与雾化装置5也不连通,在此状态下,由于进气口被堵,所以即使使用者从吸入管2吸气,吸入管2也不会出气,所以吸入管2中的第一箔片6和电子烟发生器4的第二箔片7也不会动作,所以通过旋转进料管3的角度,其实可以起到选择电子烟发生器4和雾化装置5是否能够开启的功能;如图6的各个视图所示,如图6的左上视图所示,当第一连通孔323与第二连通孔324位于图中的下方时,第一连通孔323、第二连通孔324与电子烟发生器进气口322、雾化装置进气口321均不连通,所以即使使用者从吸入管吸气,由于进气管被堵死,也很难使得空气流通,在雾化装置处于自动装置模式下,雾化装置不会启动。当第一连通孔323位于图示中的左上方位置时,即如图6的左下视图所示,进料管3与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口322连通,与雾化装置5不连通,此状态时,雾化器可以完成电子烟的功能;第二连通孔324位于图示中的右上方位置时,即如图6的右上方视图所示,进料管3与雾化装置进气口321连通,与雾化装置5连通,此状态下,可以完成产生水雾的功能;第一连通孔32位于图示中的上方位置时,进料管3与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口322连通,与雾化装置5连通。此外,通过进料管3处于不同的旋转角度,还可以选择性的向雾化装置5或电子烟发生器4中补充相应液体。

更进一步优选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二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二流动监测装置设置于吸入管2内,第二流动监测装置包括一对设置在电子烟发生器4的进气管内的第二箔片7;

第二箔片7的根部固定设置在进气管的内侧,每片第二箔片7均倾斜设置在进气管内,两片第二箔片7的自由端均朝向进气管的同一端,当气体在进气管流出时一对第二箔片7之间的电容小于一对第二箔片7在进气管中的气体不流动时的电容,第二箔片7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比较器电连接,第二比较器用于当第二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发烟阈值电容时,启动电子烟发生器4。

通过在电子烟发生器4的进气管中设置第二箔片7,以测量两个第二箔片7之间的电容,可以将进气管中的空气流速信号转化为电容值.所以可以用此监测电子烟发生器4是否处于连通状态,且吸入管2是否被使用者吸入气体。以使得电子烟发生器4可以及时的启动,补充雾气。而当使用者不吸气的时候,气体不会流动,所以气体流动的压差也不足以使得箔片相互靠近,所以也可以关闭电子烟发生器4,以节省烟油。

此外,电子烟发生器4与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实现液体的雾化,均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如下:

以雾化装置为例,由电池向控制电路供电。当选择按钮处于手动状态时,雾化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直接启动,超声波将药液雾化,从雾化吸入管中释放,以供使用者吸入。

当选择按钮处于自动模式时,当使用者不从雾化吸入管21吸入气体时,雾化吸入管21中的气体极低,压力与大气压相同。两片第一箔片6可以维持自身形态,所以两片第一箔片6的距离较远,之间的电容值较大。当气体被使用者从雾化吸入管21中吸入时,雾化吸入管21中的气体流速增加,特别是中心处由于层流效应,流速要大于靠近内壁的位置,所以中心处的气体压力小于靠近内壁的位置,所以箔片会向中间靠近,两片第一箔片6之间的电容变小。当实测的电容值小于雾化阈值电容时,启动雾化装置5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水雾。

本实施例中,第二流动监测装置的原理与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图7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图中新出现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含义如下:8、第一阀板;9、第一抵接部。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壳体1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一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一流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吸入管2中的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板8和用于抵接第一阀板8的第一抵接部9,第一抵接部9和第一阀板8均由导体制成,且第一抵接部9与第一阀板8之间设有绝缘体以在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将第一抵接部9与第一阀板8绝缘,第一单向阀与雾化装置5的超声波发生器并联连接,第一单向阀用于当第一单向阀闭合时使得雾化装置5的超声波发生器短路,雾化装置5关闭;且第一单向阀用于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使得雾化装置5的超声波发生器开启。

当使用者开始吸气时,吸入管2处的单向阀被打开,所以将单向阀作为电路元件与雾化装置5的超声波发生器并联,可以将吸入信号直接转化为控制超声波发生器是否开启的电信号,以准确、及时的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开关。

实施例3:

图8是实施例3中的第一箔片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图中新出现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含义如下:10、封闭腔;11、流通腔;12、第二连通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吸入管2非实施例那样的单层设置,在实施例1的吸入管2的基础之上,设置双层结构,具体的,包括外层d的封闭腔10,和内层的流通腔11,使用者所吸入的气体从流通腔11中通过,外层的封闭腔10与内层的流通腔11之间仅仅通过第二连通孔12连通,当第二连通孔12的外侧设置第一箔片6。当空气不流动时,一对第一箔片6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状态。当空气流动时,由于流通腔11内的气体流速快、气压低,而封闭腔10中的气体基本不流动,所以气压高于流通腔11,第一箔片6向流通腔11的中心处弯曲,两个第一箔片之间的电容降低。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例如:①除了将单向阀与超声波发生器并联的手段以外,该手段还可以应用到电子烟发生器的启动上来,具体说来,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电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二流动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二流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管中的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板和用于抵接第二阀板的第二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阀板均由导体制成,且第二抵接部与第二阀板之间设有绝缘体以在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将第二抵接部与第二阀板绝缘,第二单向阀与电子烟发生器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用于当第二单向阀闭合时使得电子烟发生器短路,雾化装置关闭;且第二单向阀用于当第二单向阀打开时使得电子烟发生器开启。当使用者开始吸气时,电子烟发生器的进气管处的第二单向阀被打开,所以将第二单向阀作为电路元件与电子烟发生器并联,可以将吸入信号直接转化为控制电子烟发生器是否开启的电信号,以准确、及时的控制电子烟发生器开关。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