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62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是指1.医治,2.疾病的治疗。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健康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但疾病也一路伴随人生。每人都会有生老病死,这是无可厚非的。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

现有的对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康复医疗的设备,主要是由康复医师人工进行的,长时间操作容易导致康复医师出现疲劳,而患者又无法自身进行操作,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锻炼时间,不但康复医疗效果差效率低,而且也不利于患者的医疗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对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康复医疗的设备,主要是由康复医师人工进行的,长时间操作容易导致康复医师出现疲劳,而患者又无法自身进行操作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包括有底板、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床板Ⅰ、升降装置和拉伸装置;在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支撑板Ⅱ设置在支撑板Ⅰ的左侧,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均与底板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的上方设置有床板Ⅰ,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均与床板Ⅰ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床板Ⅰ的左侧设置有升降装置,在床板Ⅰ的下方设置有拉伸装置。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有床板Ⅱ、合页Ⅰ、合页Ⅱ、床板Ⅲ、连接杆Ⅰ、连接杆Ⅱ、旋转轮和限位块Ⅰ;床板Ⅱ设置在床板Ⅰ的左侧,在床板Ⅱ和床板Ⅰ的下方设置有合页Ⅰ,床板Ⅰ的左端底部与合页Ⅰ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的右端底部与合页Ⅰ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Ⅱ的左侧设置有床板Ⅲ,在床板Ⅱ和床板Ⅲ的上方设置有合页Ⅱ,床板Ⅱ的左端顶部与合页Ⅱ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Ⅲ的右端顶部与合页Ⅱ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Ⅲ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Ⅰ,连接杆Ⅰ与床板Ⅲ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Ⅰ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Ⅱ,连接杆Ⅰ与连接杆Ⅱ设置为铰接连接;在连接杆Ⅱ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轮,旋转轮通过轴与连接杆Ⅱ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旋转轮与底板设置为活动连接;在连接杆Ⅰ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Ⅰ,连接杆Ⅰ与限位块Ⅰ设置为固定连接;限位块Ⅰ设置在连接杆Ⅱ的左侧,限位块Ⅰ与连接杆Ⅱ设置为活动连接。

优选地,拉伸装置包括有弧形板簧、拉绳Ⅰ、挡板、连接杆Ⅲ、滑轮组Ⅰ和拉环Ⅰ;弧形板簧设置在连接杆Ⅱ的右侧,弧形板簧设置在床板Ⅲ的下方,弧形板簧与床板Ⅲ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弧形板簧的右侧设置有挡板,弧形板簧的右端与挡板的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簧的下方设置有拉绳Ⅰ,拉绳Ⅰ的左端与连接杆Ⅱ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挡板上设置有孔,拉绳Ⅰ穿过挡板上设置的孔,挡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挡板设置在支撑板Ⅱ的左侧,在支撑板Ⅱ和支撑板Ⅰ上均设置有孔,拉绳Ⅰ自左向右依次穿过支撑板Ⅱ和支撑板Ⅰ上设置的孔;连接杆Ⅲ设置在支撑板Ⅰ的右侧,连接杆Ⅲ与支撑板Ⅰ设置为固定连接;连接杆Ⅲ设置在床板Ⅰ的下方,在连接杆Ⅲ的右侧设置有滑轮组Ⅰ,连接杆Ⅲ与滑轮组Ⅰ相连接;滑轮组Ⅰ设置在床板Ⅰ的右侧,拉绳Ⅰ穿过滑轮组Ⅰ,拉绳Ⅰ与滑轮组Ⅰ设置为活动连接;在拉绳Ⅰ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Ⅰ,拉环Ⅰ放置在床板Ⅰ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架Ⅰ、连接杆Ⅳ、滑轮组Ⅱ、拉绳Ⅱ、拉环Ⅱ、支架Ⅱ、连接杆Ⅴ、拉簧、滑轮组Ⅲ、矩形滑套和限位块Ⅱ;支架Ⅰ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支架Ⅰ设置在滑轮组Ⅰ的右侧,在支架Ⅰ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杆Ⅳ,连接杆Ⅳ与支架Ⅰ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Ⅳ的左侧设置有滑轮组Ⅱ,连接杆Ⅳ与滑轮组Ⅱ设置为固定连接;滑轮组Ⅱ设置在床板Ⅰ的上方,在床板Ⅰ的上方设置有拉环Ⅱ,在拉环Ⅱ的上方设置有拉绳Ⅱ,拉绳Ⅱ与拉环Ⅱ相连接,拉绳Ⅱ穿过滑轮组Ⅱ,拉绳Ⅱ与滑轮组Ⅱ设置为活动连接;支架Ⅱ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支架Ⅱ设置在床板Ⅲ的左侧,在支架Ⅱ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Ⅴ,支架Ⅱ与连接杆Ⅴ相连接,连接杆Ⅴ设置为矩形;连接杆Ⅴ设置在床板Ⅲ的上方,在连接杆Ⅴ上设置有矩形滑套,矩形滑套与连接杆Ⅴ设置为滑动连接;在矩形滑套的前方设置有滑轮组Ⅲ,矩形滑套与滑轮组Ⅲ设置为固定连接;拉绳Ⅱ穿过滑轮组Ⅲ,拉绳Ⅱ与滑轮组Ⅲ设置为活动连接;拉绳Ⅱ的左下端与床板Ⅲ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轮组Ⅲ与支架Ⅱ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支架Ⅱ设置为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滑轮组Ⅲ设置为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Ⅴ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块Ⅱ,连接杆Ⅴ与限位块Ⅱ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导向杆、导向套、限位螺栓、台阶和万向轮;导向杆设置在底板的前方,导向杆与底板的前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导向杆上设置有导向套,导向套与导向杆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导向套上设置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导向套设置为螺栓连接,限位螺栓与导向杆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导向套的前方设置有台阶,导向套与台阶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万向轮与底板相连接。

优选地,拉绳Ⅰ和拉绳Ⅱ均设置为钢丝绳,床板Ⅰ、床板Ⅱ和床板Ⅲ均由木材制成,床板Ⅰ、床板Ⅱ和床板Ⅲ的前后宽度均设置为1.2-1.5m。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床板Ⅰ通过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固定在底板上,康复医师首先让患者将上半身躺在床板Ⅰ上,并分别将左右腿放置在升降装置上,然后再告诉患者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患者即可通过拉动拉伸装置带动升降装置对下肢进行下降与提升操作,从而对膝关节进行康复治疗,无需康复医师亲自操作,为康复医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康复医师的劳动量,使康复医师能够专心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判,从而得出有效的康复医疗方案。

因为升降装置包括有床板Ⅱ、合页Ⅰ、合页Ⅱ、床板Ⅲ、连接杆Ⅰ、连接杆Ⅱ、旋转轮和限位块Ⅰ,床板Ⅰ的左端底部与合页Ⅰ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的右端底部与合页Ⅰ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的左端顶部与合页Ⅱ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Ⅲ的右端顶部与合页Ⅱ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所以床板Ⅱ能够相对于床板Ⅰ向上进行转动,而且床板Ⅲ能够相对于床板Ⅱ向下进行转动,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拉伸装置带动连接杆Ⅱ进行运动,连接杆Ⅱ通过旋转轮能够在底板进行平稳滑动,连接杆Ⅱ通过连接杆Ⅰ带动床板Ⅲ向下进行转动,从而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康复治疗。当患者松开拉伸装置时,床板Ⅲ则被拉伸装置带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同时连接杆Ⅱ和旋转轮则运动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限位块Ⅰ能够防止连接杆Ⅱ向左侧运动。

因为拉伸装置包括有弧形板簧、拉绳Ⅰ、挡板、连接杆Ⅲ、滑轮组Ⅰ和拉环Ⅰ;弧形板簧设置在床板Ⅲ的下方,因此弧形板簧能够对床板Ⅲ提供弹性支撑,患者通过拉环Ⅰ拉动拉绳Ⅰ时,拉绳Ⅰ会通过连接杆Ⅱ带动床板Ⅲ向右侧进行运动,床板Ⅲ同时会对弧形板簧进行挤压,弧形板簧承压发生形变,同时患者的小腿向下蜷曲,从而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康复治疗。当患者松开拉环Ⅰ时,床板Ⅲ在弧形板簧的弹性作用下,向上运动并带动患者的小腿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

因为还包括有支架Ⅰ、连接杆Ⅳ、滑轮组Ⅱ、拉绳Ⅱ、拉环Ⅱ、支架Ⅱ、连接杆Ⅴ、拉簧、滑轮组Ⅲ、矩形滑套和限位块Ⅱ,所以患者能够通过拉环Ⅱ拉动拉绳Ⅱ,并通过滑轮组Ⅱ和滑轮组Ⅲ带动床板Ⅲ和床板Ⅱ一起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患者的小腿和大腿一起向上进行运动,并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康复医疗。滑轮组Ⅲ能够通过矩形滑套在连接杆Ⅴ上进行左右滑动,以便患者更好的拉动床板Ⅲ。

因为还包括有导向杆、导向套、限位螺栓、台阶和万向轮,所以康复医师能够通过万向轮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通过导向套在导向杆上滑动,来调节台阶的上下位置,限位螺栓能够对其进行上下位置的定位,患者可以通过台阶上下本发明。

因为拉绳Ⅰ和拉绳Ⅱ均设置为钢丝绳,所以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床板Ⅰ、床板Ⅱ和床板Ⅲ均由木材制成,符合轻量化设计,方便移动,同时患者使用舒适。床板Ⅰ、床板Ⅱ和床板Ⅲ的前后宽度均设置为1.2-1.5m,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方便患者使用。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具有升降装置和拉伸装置,患者能够通过升降装置和拉伸装置的配合,对膝关节进行锻炼,而且也能够通过拉动拉环Ⅱ对髋关节进行锻炼,本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康复治疗,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构简单,增加了锻炼时间,减少了康复医师的工作量,节约时间,康复医疗效果好效率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简单易用,方便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拉伸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拉环Ⅱ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矩形滑套的左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台阶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支撑板Ⅰ,3-支撑板Ⅱ,4-床板Ⅰ,5-升降装置,6-拉伸装置,7-支架Ⅰ,8-连接杆Ⅳ,9-滑轮组Ⅱ,10-拉绳Ⅱ,11-拉环Ⅱ,12-支架Ⅱ,13-连接杆Ⅴ,14-拉簧,15-滑轮组Ⅲ,16-矩形滑套,17-限位块Ⅱ,18-导向杆,19-导向套,20-限位螺栓,21-台阶,22-万向轮,51-床板Ⅱ,52-合页Ⅰ,53-合页Ⅱ,54-床板Ⅲ,55-连接杆Ⅰ,56-连接杆Ⅱ,57-旋转轮,58-限位块Ⅰ,61-弧形板簧,62-拉绳Ⅰ,63-挡板,64-连接杆Ⅲ,65-滑轮组Ⅰ,66-拉环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板Ⅰ2、支撑板Ⅱ3、床板Ⅰ4、升降装置5和拉伸装置6;在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支撑板Ⅱ3设置在支撑板Ⅰ2的左侧,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底板1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的上方设置有床板Ⅰ4,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床板Ⅰ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床板Ⅰ4的左侧设置有升降装置5,在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拉伸装置6。

实施例2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板Ⅰ2、支撑板Ⅱ3、床板Ⅰ4、升降装置5和拉伸装置6;在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支撑板Ⅱ3设置在支撑板Ⅰ2的左侧,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底板1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的上方设置有床板Ⅰ4,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床板Ⅰ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床板Ⅰ4的左侧设置有升降装置5,在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拉伸装置6。

升降装置5包括有床板Ⅱ51、合页Ⅰ52、合页Ⅱ53、床板Ⅲ54、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Ⅱ56、旋转轮57和限位块Ⅰ58;床板Ⅱ51设置在床板Ⅰ4的左侧,在床板Ⅱ51和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合页Ⅰ52,床板Ⅰ4的左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51的右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Ⅱ51的左侧设置有床板Ⅲ54,在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的上方设置有合页Ⅱ53,床板Ⅱ51的左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Ⅲ54的右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Ⅲ5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Ⅰ55与床板Ⅲ5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Ⅰ5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Ⅱ56,连接杆Ⅰ55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铰接连接;在连接杆Ⅱ5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轮57,旋转轮57通过轴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57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旋转轮57与底板1设置为活动连接;在连接杆Ⅰ55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Ⅰ58,连接杆Ⅰ55与限位块Ⅰ58设置为固定连接;限位块Ⅰ58设置在连接杆Ⅱ56的左侧,限位块Ⅰ58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活动连接。

实施例3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板Ⅰ2、支撑板Ⅱ3、床板Ⅰ4、升降装置5和拉伸装置6;在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支撑板Ⅱ3设置在支撑板Ⅰ2的左侧,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底板1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的上方设置有床板Ⅰ4,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床板Ⅰ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床板Ⅰ4的左侧设置有升降装置5,在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拉伸装置6。

升降装置5包括有床板Ⅱ51、合页Ⅰ52、合页Ⅱ53、床板Ⅲ54、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Ⅱ56、旋转轮57和限位块Ⅰ58;床板Ⅱ51设置在床板Ⅰ4的左侧,在床板Ⅱ51和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合页Ⅰ52,床板Ⅰ4的左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51的右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Ⅱ51的左侧设置有床板Ⅲ54,在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的上方设置有合页Ⅱ53,床板Ⅱ51的左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Ⅲ54的右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Ⅲ5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Ⅰ55与床板Ⅲ5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Ⅰ5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Ⅱ56,连接杆Ⅰ55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铰接连接;在连接杆Ⅱ5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轮57,旋转轮57通过轴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57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旋转轮57与底板1设置为活动连接;在连接杆Ⅰ55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Ⅰ58,连接杆Ⅰ55与限位块Ⅰ58设置为固定连接;限位块Ⅰ58设置在连接杆Ⅱ56的左侧,限位块Ⅰ58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活动连接。

拉伸装置6包括有弧形板簧61、拉绳Ⅰ62、挡板63、连接杆Ⅲ64、滑轮组Ⅰ65和拉环Ⅰ66;弧形板簧61设置在连接杆Ⅱ56的右侧,弧形板簧61设置在床板Ⅲ54的下方,弧形板簧61与床板Ⅲ54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弧形板簧61的右侧设置有挡板63,弧形板簧61的右端与挡板63的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簧61的下方设置有拉绳Ⅰ62,拉绳Ⅰ62的左端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挡板63上设置有孔,拉绳Ⅰ62穿过挡板63上设置的孔,挡板63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挡板63设置在支撑板Ⅱ3的左侧,在支撑板Ⅱ3和支撑板Ⅰ2上均设置有孔,拉绳Ⅰ62自左向右依次穿过支撑板Ⅱ3和支撑板Ⅰ2上设置的孔;连接杆Ⅲ64设置在支撑板Ⅰ2的右侧,连接杆Ⅲ64与支撑板Ⅰ2设置为固定连接;连接杆Ⅲ64设置在床板Ⅰ4的下方,在连接杆Ⅲ64的右侧设置有滑轮组Ⅰ65,连接杆Ⅲ64与滑轮组Ⅰ65相连接;滑轮组Ⅰ65设置在床板Ⅰ4的右侧,拉绳Ⅰ62穿过滑轮组Ⅰ65,拉绳Ⅰ62与滑轮组Ⅰ65设置为活动连接;在拉绳Ⅰ62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Ⅰ66,拉环Ⅰ66放置在床板Ⅰ4上。

实施例4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板Ⅰ2、支撑板Ⅱ3、床板Ⅰ4、升降装置5和拉伸装置6;在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支撑板Ⅱ3设置在支撑板Ⅰ2的左侧,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底板1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的上方设置有床板Ⅰ4,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均与床板Ⅰ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床板Ⅰ4的左侧设置有升降装置5,在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拉伸装置6。

升降装置5包括有床板Ⅱ51、合页Ⅰ52、合页Ⅱ53、床板Ⅲ54、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Ⅱ56、旋转轮57和限位块Ⅰ58;床板Ⅱ51设置在床板Ⅰ4的左侧,在床板Ⅱ51和床板Ⅰ4的下方设置有合页Ⅰ52,床板Ⅰ4的左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51的右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Ⅱ51的左侧设置有床板Ⅲ54,在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的上方设置有合页Ⅱ53,床板Ⅱ51的左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Ⅲ54的右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床板Ⅲ5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Ⅰ55与床板Ⅲ54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Ⅰ5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Ⅱ56,连接杆Ⅰ55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铰接连接;在连接杆Ⅱ5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轮57,旋转轮57通过轴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轮57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旋转轮57与底板1设置为活动连接;在连接杆Ⅰ55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块Ⅰ58,连接杆Ⅰ55与限位块Ⅰ58设置为固定连接;限位块Ⅰ58设置在连接杆Ⅱ56的左侧,限位块Ⅰ58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活动连接。

拉伸装置6包括有弧形板簧61、拉绳Ⅰ62、挡板63、连接杆Ⅲ64、滑轮组Ⅰ65和拉环Ⅰ66;弧形板簧61设置在连接杆Ⅱ56的右侧,弧形板簧61设置在床板Ⅲ54的下方,弧形板簧61与床板Ⅲ54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弧形板簧61的右侧设置有挡板63,弧形板簧61的右端与挡板63的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簧61的下方设置有拉绳Ⅰ62,拉绳Ⅰ62的左端与连接杆Ⅱ56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挡板63上设置有孔,拉绳Ⅰ62穿过挡板63上设置的孔,挡板63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挡板63设置在支撑板Ⅱ3的左侧,在支撑板Ⅱ3和支撑板Ⅰ2上均设置有孔,拉绳Ⅰ62自左向右依次穿过支撑板Ⅱ3和支撑板Ⅰ2上设置的孔;连接杆Ⅲ64设置在支撑板Ⅰ2的右侧,连接杆Ⅲ64与支撑板Ⅰ2设置为固定连接;连接杆Ⅲ64设置在床板Ⅰ4的下方,在连接杆Ⅲ64的右侧设置有滑轮组Ⅰ65,连接杆Ⅲ64与滑轮组Ⅰ65相连接;滑轮组Ⅰ65设置在床板Ⅰ4的右侧,拉绳Ⅰ62穿过滑轮组Ⅰ65,拉绳Ⅰ62与滑轮组Ⅰ65设置为活动连接;在拉绳Ⅰ62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Ⅰ66,拉环Ⅰ66放置在床板Ⅰ4上。

还包括有支架Ⅰ7、连接杆Ⅳ8、滑轮组Ⅱ9、拉绳Ⅱ10、拉环Ⅱ11、支架Ⅱ12、连接杆Ⅴ13、拉簧14、滑轮组Ⅲ15、矩形滑套16和限位块Ⅱ17;支架Ⅰ7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支架Ⅰ7设置在滑轮组Ⅰ65的右侧,在支架Ⅰ7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杆Ⅳ8,连接杆Ⅳ8与支架Ⅰ7设置为垂直式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Ⅳ8的左侧设置有滑轮组Ⅱ9,连接杆Ⅳ8与滑轮组Ⅱ9设置为固定连接;滑轮组Ⅱ9设置在床板Ⅰ4的上方,在床板Ⅰ4的上方设置有拉环Ⅱ11,在拉环Ⅱ11的上方设置有拉绳Ⅱ10,拉绳Ⅱ10与拉环Ⅱ11相连接,拉绳Ⅱ10穿过滑轮组Ⅱ9,拉绳Ⅱ10与滑轮组Ⅱ9设置为活动连接;支架Ⅱ1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支架Ⅱ12设置在床板Ⅲ54的左侧,在支架Ⅱ1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杆Ⅴ13,支架Ⅱ12与连接杆Ⅴ13相连接,连接杆Ⅴ13设置为矩形;连接杆Ⅴ13设置在床板Ⅲ54的上方,在连接杆Ⅴ13上设置有矩形滑套16,矩形滑套16与连接杆Ⅴ13设置为滑动连接;在矩形滑套16的前方设置有滑轮组Ⅲ15,矩形滑套16与滑轮组Ⅲ15设置为固定连接;拉绳Ⅱ10穿过滑轮组Ⅲ15,拉绳Ⅱ10与滑轮组Ⅲ15设置为活动连接;拉绳Ⅱ10的左下端与床板Ⅲ54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轮组Ⅲ15与支架Ⅱ12之间设置有拉簧14,拉簧14的一端与支架Ⅱ12设置为固定连接,拉簧14的另一端与滑轮组Ⅲ15设置为固定连接;在连接杆Ⅴ13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块Ⅱ17,连接杆Ⅴ13与限位块Ⅱ17相连接。

还包括有导向杆18、导向套19、限位螺栓20、台阶21和万向轮22;导向杆18设置在底板1的前方,导向杆18与底板1的前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导向杆18上设置有导向套19,导向套19与导向杆18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导向套19上设置有限位螺栓20,限位螺栓20与导向套19设置为螺栓连接,限位螺栓20与导向杆18设置为活动连接;在导向套19的前方设置有台阶21,导向套19与台阶21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2,万向轮22与底板1相连接。

拉绳Ⅰ62和拉绳Ⅱ10均设置为钢丝绳,床板Ⅰ4、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均由木材制成,床板Ⅰ4、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的前后宽度均设置为1.2-1.5m。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床板Ⅰ4通过支撑板Ⅰ2和支撑板Ⅱ3固定在底板1上,康复医师首先让患者将上半身躺在床板Ⅰ4上,并分别将左右腿放置在升降装置5上,然后再告诉患者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患者即可通过拉动拉伸装置6带动升降装置5对下肢进行下降与提升操作,从而对膝关节进行康复治疗,无需康复医师亲自操作,为康复医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康复医师的劳动量,使康复医师能够专心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判,从而得出有效的康复医疗方案。

因为升降装置5包括有床板Ⅱ51、合页Ⅰ52、合页Ⅱ53、床板Ⅲ54、连接杆Ⅰ55、连接杆Ⅱ56、旋转轮57和限位块Ⅰ58,床板Ⅰ4的左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51的右端底部与合页Ⅰ52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Ⅱ51的左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右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床板Ⅲ54的右端顶部与合页Ⅱ53的左叶片设置为固定连接,所以床板Ⅱ51能够相对于床板Ⅰ4向上进行转动,而且床板Ⅲ54能够相对于床板Ⅱ51向下进行转动,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拉伸装置6带动连接杆Ⅱ56进行运动,连接杆Ⅱ56通过旋转轮57能够在底板1进行平稳滑动,连接杆Ⅱ56通过连接杆Ⅰ55带动床板Ⅲ54向下进行转动,从而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康复治疗。当患者松开拉伸装置6时,床板Ⅲ54则被拉伸装置6带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同时连接杆Ⅱ56和旋转轮57则运动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限位块Ⅰ58能够防止连接杆Ⅱ56向左侧运动。

因为拉伸装置6包括有弧形板簧61、拉绳Ⅰ62、挡板63、连接杆Ⅲ64、滑轮组Ⅰ65和拉环Ⅰ66;弧形板簧61设置在床板Ⅲ54的下方,因此弧形板簧61能够对床板Ⅲ54提供弹性支撑,患者通过拉环Ⅰ66拉动拉绳Ⅰ62时,拉绳Ⅰ62会通过连接杆Ⅱ56带动床板Ⅲ54向右侧进行运动,床板Ⅲ54同时会对弧形板簧61进行挤压,弧形板簧61承压发生形变,同时患者的小腿向下蜷曲,从而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康复治疗。当患者松开拉环Ⅰ66时,床板Ⅲ54在弧形板簧61的弹性作用下,向上运动并带动患者的小腿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

因为还包括有支架Ⅰ7、连接杆Ⅳ8、滑轮组Ⅱ9、拉绳Ⅱ10、拉环Ⅱ11、支架Ⅱ12、连接杆Ⅴ13、拉簧14、滑轮组Ⅲ15、矩形滑套16和限位块Ⅱ17,所以患者能够通过拉环Ⅱ11拉动拉绳Ⅱ10,并通过滑轮组Ⅱ9和滑轮组Ⅲ15带动床板Ⅲ54和床板Ⅱ51一起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患者的小腿和大腿一起向上进行运动,并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康复医疗。滑轮组Ⅲ15能够通过矩形滑套16在连接杆Ⅴ13上进行左右滑动,以便患者更好的拉动床板Ⅲ54。

因为还包括有导向杆18、导向套19、限位螺栓20、台阶21和万向轮22,所以康复医师能够通过万向轮22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通过导向套19在导向杆18上滑动,来调节台阶21的上下位置,限位螺栓20能够对其进行上下位置的定位,患者可以通过台阶21上下本发明。

因为拉绳Ⅰ62和拉绳Ⅱ10均设置为钢丝绳,所以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床板Ⅰ4、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均由木材制成,符合轻量化设计,方便移动,同时患者使用舒适。床板Ⅰ4、床板Ⅱ51和床板Ⅲ54的前后宽度均设置为1.2-1.5m,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方便患者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