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体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11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体位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下肢体位架。



背景技术:

多年来,许多基层医院骨科对下肢骨折病人术中透视或摄片,多由参与手术的医生采用人工方式来维持病人下肢体位,使其下肢抬起,然后再进行透视或摄片,放射线的照射污染,对医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下肢体位架,可以将病人的下肢抬起并固定,可以方便的调节高度和内外旋角度,方便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透视和摄片。

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下肢体位架,包括底座、滑块、立柱和足踝固定架,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并可以限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滑槽一端的两个角部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可以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并可以与一手术床上的承合器配合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立柱与所述滑块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立柱设有条状通孔,所述足踝固定架包括足型跟托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足型跟托底面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可以穿过所述立柱上的条状通孔并通过两个位于条状通孔两侧的螺帽旋紧固定在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截面为梯形,滑块也设置为与之配合梯形截面,使滑块可以卡在所述滑槽内自由滑动,不易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与所述滑块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滑槽内设有圆形通孔,当底座压在床体上时,床体上具体弹性的一部分垫子可以在圆形通孔内突出,增大底座与床体间的摩擦,使底座不易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上与所述螺帽贴合的面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上分布有点状凹孔,以增大螺帽与立杆之间的摩擦力,使足踝固定架在固定在立杆上不易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螺帽的上下表面设有以其中轴线为中心沿径向向外发散的12条均匀分布的凹槽,当螺帽旋紧在条状通孔的两侧时,增大摩擦力;也可以用于粗略的估算患肢的内外旋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肢体位架由尼龙材料制成,不影响透视,可熏蒸或等离子消毒。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调节,可以方便的调节高度和内外旋角度,方便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透视和摄片,避免了医护人员受到不必要的放射线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底座与螺栓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底座与滑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立杆的左视图;

图6为足踝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螺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7,一种下肢体位架,包括底座1、滑块2、立柱3和足踝固定架4,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滑槽11,所述滑块2与所述滑槽11相配合并可以限制在所述滑槽11内滑动,所述底座1位于所述滑槽11一端的两个角部上设有螺纹孔12,所述底座1可以通过螺栓5穿过所述螺纹孔12并可以与一手术床上的承合器6配合固定在手术床7上,承合器为现有技术中与手术床配套的常用配件,通常设置在床边,并可以水平滑动,承合器上具有通孔可以使其他设备通过穿过通孔并旋紧来实现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立柱3与所述滑块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立柱3设有条状通孔31,所述足踝固定架4包括足型跟托4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足型跟托41底面的螺纹杆42,足型跟托41与脚部的形状相配合,用于支撑病人的脚部,所述螺纹杆42可以穿过所述立柱3上的条状通孔31并通过两个位于条状通孔31两侧的螺帽8旋紧固定在立柱3上。

如图4所示,所述滑槽11的截面为梯形,使滑块2可以卡在所述滑槽11内自由滑动,不易脱出。

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的滑槽11内设有圆形通孔13,当底座压在床体上时,床体上具体弹性的一部分垫子可以在圆形通孔13内突出,增大底座1与床体间的摩擦,使底座1不易滑动。另外,图中示出了螺栓5与底座1的配合关系,螺栓5可以通过螺纹与底座1上的螺纹孔12固定,螺栓5的长度大于底座1的厚度,其可以穿过所述螺纹孔12并在底座1的底部穿出,穿出的部分可以与承合器6配合,插入承合器6内,由此实现底座1与手术床7的固定。

所述立柱3与所述滑块2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装。

所述立杆3上与所述螺帽8贴合的面为粗糙面32,所述粗糙面32上分布有点状凹孔,以增大螺帽8与立杆3之间的摩擦力,使足踝固定架4在固定在立杆3上不易滑落。

如图7所示,所述螺帽8的上下表面设有以其中轴线为中心沿径向向外发散的12条均匀分布的凹槽81,当螺帽旋紧在条状通孔的两侧时,增大摩擦力;也可以用于粗略的估算患肢的内外旋角度,如图5,凹槽间的角度为30度,通过查看病人脚部与立杆3之间的凹槽数量,可以大致估算出病人患肢的内外旋角度。

所述下肢体位架由尼龙材料制成,不影响透视,可熏蒸或等离子消毒。

使用过程如下:将底座1放置在手术床7上的合适位置;通过螺栓5插入承合器6固定在手术床7上;安装立柱3;将病人的脚部固定在足型跟托41上,可采用绷带缠绕等方式,或是在足型跟托41上设置固定带;将足踝固定架4的螺纹杆42穿过第一个螺帽8、条状通孔31、第二个螺帽8,调整到适合高度和内外旋角度,然后旋紧2个螺帽8。根据术中透视位置需要升降高度、调整内外旋角度、并可适度牵引患肢与屈伸膝关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体位架,包括底座、滑块、立柱和足踝固定架,底座的上部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相配合并可以限制在滑槽内滑动,底座位于滑槽一端的两个角部上设有螺纹孔,底座可以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并可以与一手术床上的承合器配合固定在手术床上,立柱与滑块可拆卸的连接,立柱设有条状通孔,足踝固定架包括足型跟托和固定设置在足型跟托底面的螺纹杆,螺纹杆可以穿过立柱上的条状通孔并通过两个位于条状通孔两侧的螺帽旋紧固定在立柱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易调节,可以方便的调节高度和内外旋角度,并可适度牵引患肢、与屈伸膝关节,方便对病人的下肢进行透视和摄片,避免了医护人员受到不必要的放射线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明举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