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直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4635发布日期:2019-01-19 00:49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直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肿瘤登记随访的全人群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信息的收集、上报、整理以及统计分析的应用软件。



背景技术:

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肿瘤预防与控制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肿瘤发病信息收集的标准方法,肿瘤登记报告是按照统一的技术与方法在目标人群中开展经常性的搜集、储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及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目的是了解人群中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为肿瘤病因研究提供依据,为制定卫生工作规划和肿瘤防治计划、评价和考核肿瘤防治效果提供服务。

肿瘤登记主要收集的是登记覆盖范围内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c96)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动态未定或者未知的肿瘤(icd-10:d32-d33.9;d42.0-d43.9)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状态,以及登记覆盖人群的相关人口资料。

指辖区覆盖的户籍人口。资料来源于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公安、统计部门逐年提供的人口资料。人口资料应包括居民人口总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年龄组按0~、1~4、5~9、10~14、……75~79、80~84、85+分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址、出生地、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等;肿瘤信息包括发病日期、解剖学部位(亚部位)、组织学类型、诊断依据、临床分期等;报告单位信息包括报告日期、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医生等;随访信息包括随访病人的死亡日期及生命状态等。

肿瘤登记处从相关部门收集辖区内肿瘤新发病例、死亡病例、生存信息和相关人口资料。病例资料的收集渠道包括登记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数据库、死因监测数据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库等。肿瘤病例的建卡和分类编码,并以身份证号作为标识。通过核对死因监测数据库核实数据,对遗漏病例进行补充建卡,对重复病例进行剔除。

肿瘤死亡资料来源于全人口死因登记报告,包括根本死因为非肿瘤原因的肿瘤病例的死亡资料。除发病信息外,还应包括死亡日期、实足年龄、死亡原因、主要诊断、诊断级别和依据、死亡地点等。

2014年,我国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在肿瘤随访登记项目中,大幅度新增了随访工作经费,旨在推进我国人群肿瘤随访工作的开展。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组织全国肿瘤登记领域专家共同编写了“肿瘤随访方案”。肿瘤病例的随访是人群癌症生存分析的前提,包括主动随访和被动随访。被动随访是通过与登记地区的其他数据库连接,获取登记病例的结局信息;主动随访指登记处及上报单位应用各种方式与登记病例、联系人、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的乡村/社区联系,获得病例的结局信息。随访的方式可以采取先被动后主动随访的方式,可大大降低随访工作量。登记地区户籍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全部癌症病例,icd编码为全部恶性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及动态未定肿瘤,必须与原发病库进行匹配,保持人群随访数据完整性。

质量控制贯穿肿瘤登记工作的全过程。肿瘤登记地区应在各个环节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从登记资料的可比性、有效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估。完整性是指在登记地区资料库中目标人群内所有新发病例被记录的完整程度。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死亡/发病比(m:i)、只有死亡证明比例(dco%)、组织学诊断确认比例(hv%)、病例的来源数与报告单数、不同时间发病率的稳定性、不同人群发病率的比较、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儿童癌症发病率评价等。此外,俘获/再俘获方法也用来评价登记报告资料的完整性。

目前对质量控制的做法为上级肿瘤登记中心收到各登记地区上报资料后,首先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在确认资料完整后,使用iarc/iacr工具软件中的check程序逐一检查所有记录的变量是否完整和有效,同时对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合乎逻辑的一致性进行检查。然后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及数据库软件生成统一表格,对登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做出评估。各登记地区根据评估结果,对登记资料进行核实、补充与修改,将修改后的资料再次上报上级肿瘤登记中心,然后肿瘤登记中心将各登记地区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撰写报告。

我国肿瘤登记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从单癌种登记系统,发展到目前的全部位的肿瘤随访登记系统,从单个登记点到代表全省、全国范围的肿瘤登记网络逐步形成。尽管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正不断推广与应用,现阶段的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上报工作方式以手工填写报告卡向电子报告逐步过渡,然而肿瘤登记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人口覆盖范围还需不断扩大,登记点质量也要逐一达标,任重道远。建立有效的成熟的网络直报系统是肿瘤登记随访工作的趋势,将大大降低不同级别间的上报环节,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网络化质量控制,但是该技术仍处在探索之中,成功的直报系统的建成需要熟练掌握预防医学、肿瘤医学专业及卫生统计学知识以及软件应用与信息处理等知识的融合,需要丰富的肿瘤登记上报工作的积累,将报告过程的各个流程与环节综合考虑与衔接,数据的来源与归属进行汇总分类,数据的质量进行控制、数据的流转进行设置进行优化处理而实现高效、综合的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直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在目前的肿瘤登记领域尚缺乏成熟的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直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登记随访网络报告系统,包括肿瘤报告卡管理、人口数据信息、肿瘤生存信息子系统及数据分析等子系统。该系统可由多级别肿瘤登记处同时操作,数据根据户籍信息设置自动汇总,由系统进行识别、控制、查重、统计分析等,实现报告卡管理、随访、重卡管理及在线质量控制等功能,为逐步扩大的多层级的肿瘤登记随访报告提供便捷的操作平台,为实现肿瘤随访登记及肿瘤预防控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

本发明建立了肿瘤登记随访报告系统,具有报告卡管理、肿瘤随访、报告卡重卡管理等功能,本发明各系统之间、各子系统的单元与数据库间无缝集成通过构建目录树数据表,将多数据表进行关联而实现。

所述数据包括恶性肿瘤发发病、死亡及随访信息。

所述数据源可以手动录入资料,也可以由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部门批量导入资料。所包括肿瘤类型为icd编码后参照icd-10国际统计分类的肿瘤学类目的内容,保证资料的规范性及可比性。

所述方法中人群分为城市和乡村、男性和女性,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年平均人口数、性别、年龄别人口数、发病(死亡)率、性别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年龄调整率(标准化率)、分类构成、累积发病(死亡)率、截缩发病(死亡)率,所有统计指标由系统数据分析功能直接完成。

所述方法中质量控制主要指标包括病理诊断比例(mv%)、仅有死亡证书比例(dco%)、死亡/发病(m/i)比、发病率年度变化和人口结构等指标,对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可对上报的肿瘤登记数据分性别、分癌种进行质量审核,应用内置的程序对记录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在审核部门和被审核部门之间同时呈现。

该软件并解决了重卡、多原发及随访等工作中难点。具体包括:

无需人工筛选肿瘤发病信息,系统自动筛选恶性肿瘤有效信息;

具有自动查重及合并功能,自动识别多原发,并给予提示;

用户可以直接上报全死因数据,系统自动筛选肿瘤相关信息作为有效资料纳入,完成被动随访任务;

上报数据时自动汇总为区/县级信息,在随访功能中实现乡镇/村庄级别的数据信息,方便开展主动随访工作;

具有强大的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功能,直接输出规范的表格和图示;

直观的数据质量评价及反馈功能,质量评价轻松实现。

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级肿瘤登记部门,实现各层级多部门之间的合作,支持数据源多样化汇总,系统实现质量控制、被动随访自动实现、主动随访分发到户籍地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的潜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所述系统总体设计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所述肿瘤登记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收集信息来源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农村收集信息来源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卡管理功能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机构分类示例;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定义条件模拟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条件编辑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领域,提供一种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管理系统,是针对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上报的应用软件,适用于各级肿瘤登记处及肿瘤防治研究相关部门全面、准确和及时地掌握限定人群恶性肿瘤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统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处理的信息范围,整个肿瘤登记随访网络报告系统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数据来源的接收,数据的处理及数据的管理。数据来源包括各种数据来源的导入、报告卡管理,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整合以及数据的分析,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逻辑管理、区划/机构人口、权限管理、用户信息及权限管理。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用户操作及分析,系统配置了查询功能及对话功能。整个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总体设计,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包括肿瘤登记处所在辖区全部户籍人口肿瘤发病、死亡、生存信息的管理、整理、分析和质控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库系统。系统信息量大,内容充实全面,具有强逻辑判断,分析处理能力,基本能够满足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直报的需求。

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涉及多个专门领域,需要将多个方面信息集成到一起,采用同一平台、统一界面以及统一的数据库,能够进行综合查询,同时结合数据统计功能进行同步质量控制及数据分析。这种信息数据量庞大的综合信息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各个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的单元和数据库之间的无缝集成问题。系统内内置多项常规字典和逻辑字典,实现数据归属的规范性及逻辑判断的自动完成。本发明所述登记流程示意图见图2。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肿瘤登记直报信息管理系统菜单主要包括:报告卡管理、随访记录管理、重卡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接口、辅助功能、区划/机构管理、字典管理、系统审计和系统管理等。

报告卡管理包含报告卡登记、报告卡维护、报告卡查询、报告卡归属、作废卡管理等。

随访信息管理包括随访信息管理和死亡信息管理。报告卡管理。

重卡管理,包括:自动查看管理、手动查重管理、重卡关系查看、自动查重参数和合并字段参数子菜单组成。

数据分析菜单子项包括:年龄组发病数分析、年龄组发病率分析、年龄组死亡数分析、年龄组死亡率分析、综合部位数据分析和数据报表管理。

数据接口子菜单包括:接口说明、文件上传、上传管理(his)、上传管理(死因)和死因信息管理。

辅助功能包括:发布资讯、资讯管理和资讯类别。

区划/机构管理包括:区划管理、机构管理、标准人口和区域人口。

字典管理包括:常规字典、逻辑字典和自定义条件。

系统审计包括:报卡记录日志、字段变更日志、随访记录日志和系统操作日志。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数据备份和在线用户。

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主要涉及到以几个部分:数据来源及数据上传;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数据库的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信息收集渠道肿瘤登记处从相关部门收集辖区内肿瘤新发病例、死亡病例、生存信息和相关人口资料。病例资料的收集渠道包括登记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数据库、死因监测数据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库等。人口资料的来源包括人口普查资料、公安及统计部门有关资料等。城市和农村收集资料的来源分别见图3和图4。

肿瘤登记主要收集的是登记覆盖范围内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c96)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动态未定或者未知的肿瘤(icd-10:d32-d33.9;d42.0-d43.9)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状态,以及登记覆盖人群的相关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指辖区覆盖的户籍人口。资料来源于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公安、统计部门逐年提供的人口资料。人口资料应包括居民人口总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年龄组按0~、1~4、5~9、10~14、……75~79、80~84、85+分组。

报告卡登记分基本信息、肿瘤信息、就医信息和随访信息等,其中基本信息填写过程中,为保证性别、出生年月和身份证号(目前支持15、18位)这三个字段内容要保持一致,通过直接输入正确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及年龄将自动填写;户籍地址和常住地址通过点击下拉按钮将以区划树的形式展现,点击内容为选择,目前地址精确到社区、村委会,用户可根据报告卡信息进行更详细补充。

诊断信息填写过程中,发病部位与亚部位是父子联动操作,亚部位随发病部位内容发病而改变,icd-10和icd-o-3编号是自动生成的,只有正确选择相关内容,如:亚部位、行为、分级、病理类型才可能正常生成。

报告信息填写过程上,最后接触日期和最后接触状态虽然是非填写项,但如二者有一填写,另一也必须填写,否则将无法提交保存;另外,如果最后接触状态为“死亡”,下面死亡原因、地址、日期也将为必填项。

文件的批量上传通过数据接口中his数据接口和死因接口完成。his接口上传管理包括(关键字)、批量提交、人工提交、清除记录等。批量提交可批量处理校验状态“通过”的和“不校验”存在重卡的his数据。人工提交和报告卡登录界面是一样的,相关逻辑判断也是一样的,通过调整信息逻辑检验,最后保存完成单条his数据的处理。

上传管理(死因)中批量提交与上传管理(his)中批量提交有本质上的区别。死因信息管理包括报告类型、重卡类型、更新状态、死亡日期、关键字为内容的查询、死亡发病匹配、漏单补录、和导出excel按钮。

点击死亡发病匹配按钮,系统将自动对当前所属死因信息与所属报告卡中的记录进行自动匹配查询更新随访操作,对适合条件的死因信息将重卡状态为“存在”更新状态为“已更新”。勾选“未更新”状态的死因记录,点击漏单补录,此功能类似报告卡录入功能。

通过报告卡管理、随访管理和死亡信息管理,实现了死亡补发病、自动随访功能的实现。

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终端操作及查询,本发明设置了强大的重卡管理功能,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重卡管理包括自动查看管理、手动查重管理、重卡关系查看、自动查重参数和合并字段参数组成。

自动查重管理,包括:自定义条件(关键字、登记日期区间)、查重分析、对比合并、快速合并和重置操作。查重分析指系统将根据自动查重参数中已设定的条件结合自定义条件进行可访问报告卡范围内有效唯一卡(原始卡、合并卡、多原发卡)进行的重卡分析,存在重卡关系的记录将经分组的形式行显示,用户可根据列表信息初始筛选同组中重卡报卡是否存在重卡关系。图5展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查重功能示意图。

通过勾选查重分析结果行数据前面的复选框架,进行重卡记录对比合并,同组重卡记录将以竖列的形式显示,默认合并内容将以合并字段参数中合并优先级别进行优先为默认。对比合并包括:重卡合并和标记为多原发两大功能,如果对比列表中发病部位和形态学编号无标识提示,表示无可疑多原发情况出现,可直接进行重卡合并操作,如果存在可疑标识提示,建议对发病部位和形态学编号进行核实后,再决定是进行重卡合并还是标记为多原发。

快速合并操作,主要通过勾选查重分析结果中的行数据,快速进行重卡合并的操作,进行快速合并操作时,要对勾选行数据中同组登记编号进行可疑多原发判断,如果可疑将中断当前快速合并操作。

手动查重管理通过自定义条件主要显示的是合并字段参数中设置的字段,进行同时选项多项,选择条件越多筛选越精确。系统将根据自定义条件参数中已选择的条件结合查重分析条件,在有效唯一卡(原始卡、合并卡、多原发卡)中进行的重卡分析,用户可根据列表信息初始筛选同组中重卡报卡是否存在重卡关系,手动点击分组信息。选择类型分为:查重条件和字段组合两类,自动查重就是依据查重条件类型的参数信息为条件进行重卡分析的,字段组合主要为查重条件提供必要的字段参数,设置查重条件必须先设置好必要的字段组合条件。

设定选择类型为字段组合,参数列表将自动载入字段组合列表参数信息,点击添加组合进入添加组合界面,包括:组合名称、选择内容、内容说明、使用状态和逻辑类型信息内容。选择内容下拉列表主要显示合并字段参数中列表字段信息,支持多项选择;逻辑状态主要是设置选择内容多项字段之间是与还是或的关系。

设定选择类型为查重条件,参数列表将自动载入查重条件列表参数信息,添加条件参数包括:选择内容、内容说明、使用状态和逻辑类型信息。选择内容将字段组合以下拉列表的形式显示,可进行多项选择,通过勾选逻辑类型与/或设置选择的字段组合之间的关系。

在重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随访信息管理和死亡信息管理完成随访记录管理。实现对发病登记报告的随访维护,用户只要通过关键字、报卡类型及登记日期区间,通过条件筛选,将把要随访的登记报告记录显示在列表中。如上所述,此处报卡类型分为原始卡、合并卡(人工)、合并卡(自动)和多元发卡四种。在死亡信息管理中,登记报告状态是非死亡的将进入如维护随访界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数据分析模块下实现了各级行政区划、56个发病部位、不同性别、按照月/季度/半年/年度的发病/死亡分类汇总分析,见图6。通过多数据表关联,构建关系表实现多表数据相互关联和数据表记录的多对多映射。数据分析菜单子项包括:年龄组发病数分析、年龄组发病率分析、年龄组死亡数分析、年龄组死亡率分析、综合部位数据分析和数据报表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事例中,年龄组发病数分析包括:查询(行政区划、截止日期、选择日期、性别的内容组合查询)、重置和导出excel按钮。行政区划将显示当前用户行政以下的下拉树,截止日期的将在该日期以前入库数据中进行查询,选择日期包括:年度统计、半年统计、季度统计和月份统计四个部分,性别分:合计、男性和女性三种。

在综合部位数据分析中可以满足数据质量控制的需要,分析内容包括病理诊断比例(mv%)、仅有死亡证书比例(dco%)、死亡/发病(m/i)比、发病率年度变化和人口结构等指标,可以实现对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数据资料同时供报告部门和收集部门查看。

在本发明中区划/机构管理包括:区划管理、机构管理、标准人口和区域人口。行政区划以下拉区划树方式出现,通过选择树节点,可快速查询该区划下机构内容,见图7。其中机构编码将根据当前隶属行政区划自动生成机构编码;机构等级包括: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和乡镇级;机构类别分登记中心和医疗单位,同一区划下只允许创建一个登记中心。

在本发明中,字典管理功能实现了强大的数据链接及逻辑判断等功能,且具有扩展、编辑的潜力。字典管理包括:常规字典、逻辑字典和自定义条件。

在常规字典中,内置了包括各信息,如职业、婚姻状态及发病部位、icd-o-3编码等26条字段的定义,信息量极大。除解剖学部位以外是二级树形结构外,其它常规字典表结构基本一致。在字典管理中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管理模块是逻辑字典,字典设置主要内容见下表。

字典管理的自定义条件包括:条件内容(变量、运算符、保留符)、内宅说明和校验状态。变量、运算符和保留字符和条件编辑内容如图8、图9所示。

自定义条件中的数据将用于报告卡逻辑校验中自定义条件校验,根据校验状态及涉及变量内容供稿自定义条件,如果校验状态为“错误”自定义条件返回符合校验结果为“true”,反之不符合为“正确”;如果校验状态为“正确”自定义条件返回符合校验结果为“正确”反之不符合为“错误”,见图9。如,在性别/部位错误中列出了所有由性别和部位发生逻辑错误的可能,一旦上传数据发生此类错误,系统将警告提示,上传不能通过。

在本发明中,系统审计包括:报卡记录日志、字段变更日志、随访记录日志和系统操作日志。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等。用户管理功能仅限登记中心享有,建议同一区划等级下同一登记中心中仅限一个用户享有此权限。行政区划和机构选择是二级联动,选择机构决定了用户类型是登记中心还是医疗单位人员。通过勾选角色或权限为编辑用户授权相应操作权限。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设计结构灵活,便于扩展和独立应用。既可以用于的肿瘤登记处的上报随访工作,也可以作为各级登记中心的数据综合查询分析使用。根据设定用户角色不同,方便操作和使用。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化实施例做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中的某些特征加以适当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关的扩展和应用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