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33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艾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多点同灸的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古中医云:烟熏火燎谓之炙,可见烟熏火燎二者兼备才能称为艾灸。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

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然而现有的艾条灸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艾条灸需要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艾灸治疗才能达到全面的治疗效果,而现有的艾灸罐均为单独使用,只能对单个穴位起到治疗作用,且单个艾灸罐体放置在人体上容易晃动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需要调整需治疗的穴位及其温度时,移动调整非常繁琐;二是由于艾条灸治疗时产生热量和蒸汽,而且艾条燃烧时还会产生灰烬,掉落时会烫伤患者的皮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针对多个穴位,且治疗效果较好,便于调整艾灸温度的艾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针对多个穴位,治疗效果较好的,能够调整艾灸对于皮肤的温度的艾灸装置,通过将艾灸罐单体与艾灸罐卡套连接,并将艾灸罐卡套与圆形滑动座连接,从而将艾灸罐单体通过圆形滑动座联排,达到同时针对多个穴位治疗的效果,且便于移动和调整治疗位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所述艾灸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艾灸罐单体,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艾灸罐单体的联排固定座,所述联排固定座包括一个以上相互连接的固定座单体,所述艾灸罐单体包括罐体与罐盖,所述罐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座单体包括能够嵌合罐体的艾灸罐卡套、带有一内槽的圆形滑动座、滑套以及安装于滑套上的伸缩套筒,所述艾灸罐卡套固定于圆形滑动座内槽中,所述圆形滑动座外侧还设有环形滑杆,所述滑套与环形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套截面呈圆环状,并能在所述环形滑杆上转动,所述伸缩套筒一端固定于滑套上,且另一端连接相邻固定座单体的滑套。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两侧设有向下的坡口,所述艾灸罐卡套内部设有对应环形凹槽的触头,利用坡口的结构,能够使触头嵌入罐体的环形凹槽内,而后只需旋转罐体就能够实现二者的连接,同时罐体可以旋转,相较不能转动的罐体固定方式来说,不容易因触碰等外力而使罐体移位,从而导致灸位偏移。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圆形滑动座内槽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艾灸罐卡套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艾灸罐卡套通过螺纹接入圆形滑动座内,通过艾灸罐卡套与圆形滑动座的螺纹连接结构,可以调整罐体的竖直高度,从而通过改变艾条与人体皮肤的距离而改变艾灸的温度,能够达到调控温度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环形滑杆通过一对水平设置的连接柱固定连接于圆形滑动座外侧,且所述一对连接柱对称设置在圆形滑动座两侧,通过环形滑杆的结构能够使邻接的固定座单体在圆周方向内随意调整位置,比如在患者背部区域,可以实现多个固定座单体环扣于一中心固定座单体的结构,这种结构较易组合,并且对人体各部位的适应性较好。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滑套在环形滑杆内侧设有对应连接柱的条形避让孔,通过条形避让孔避免滑套在通过连接柱时卡住而导致不能360°转动。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圆形滑动座内槽底部两侧设有对称的堵头,所述堵头上搭接一圆形滤网,所述圆形滤网与圆形滑动座内槽大小相符,通过设置圆形滤网可以避免灼热的艾条灰烬烫伤患者的皮肤表面。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罐体两侧对称设置两排排气孔,所述罐盖内部对应的连接有延伸入罐体内表面的贴片,所述贴片上设有与排气孔重叠对应的重孔,且旋转罐盖能使所述贴片覆盖罐体的排气孔,通过贴片的重孔与排气孔的重叠和不重叠,能够有效改变排气孔的面积,从而调节罐内烟雾量,以调节烟雾量来改变艾灸的温度和烟熏的强度。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贴片与罐盖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圆形滑动座底部设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使圆形滑动座更容易贴合人体皮肤,不易偏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种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艾条固定放置在罐体内燃烧,通过调节罐体的高度和调节罐内烟雾量能够有效调节艾灸的温度调节和烟熏调节,从而配合医生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本发明的固定座单体能够通过伸缩套筒实现联排,并通过环形滑杆与滑套的配合,实现360°周向的位置调整,同时滑套能够沿环形滑杆转动,更是能使相邻的固定座单体产生高度上的落差,从而更能适应人体高低不平的条件,使得艾灸罐单体与人体的结合度更好,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调整方式简便,尤其对于多穴位同时艾灸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罐体与罐盖的连接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罐体与艾灸罐卡套嵌合处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罐体的俯视图;

其中,1—艾灸罐单体,2—固定座单体,11—罐体,12—罐盖,5—艾灸罐卡套,6—圆形滑动座,61—内槽,62—环形滑杆,63—连接柱,64—堵头,65—圆形滤网,7—滑套,71—条形避让孔,8—伸缩套筒,9—橡胶垫,101—环形凹槽,102—坡口,103—触头,104—排气孔,105—贴片,106—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所述艾灸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艾灸罐单体1,所述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艾灸罐单体1的联排固定座,所述联排固定座包括一个以上相互连接的固定座单体2,所述艾灸罐单体1包括罐体11与罐盖12,所述罐体1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座单体2包括能够嵌合罐体11的艾灸罐卡套5、带有一内槽61的圆形滑动座6、滑套7以及安装于滑套7上的伸缩套筒8,所述艾灸罐卡套5固定于圆形滑动座6内槽61中,所述圆形滑动座6外侧还设有环形滑杆62,所述滑套7与环形滑杆62滑动连接,所述滑套7截面呈圆环状,并能在所述环形滑杆62上转动,所述伸缩套筒8一端固定于滑套7上,且另一端连接相邻固定座单体2的滑套7。

在本实例中,所述罐体11底部设有环形凹槽101,且所述环形凹槽101两侧设有向下的坡口102,所述艾灸罐卡套5内部设有对应环形凹槽101的触头103,利用坡口102的结构,能够使触头103嵌入罐体11的环形凹槽101内,而后只需旋转罐体11就能够实现二者的连接,同时罐体11可以旋转,相较不能转动的罐体固定方式来说,不容易因触碰等外力而使罐体11移位,从而导致灸位偏移。

在本实例中,所述圆形滑动座6内槽61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艾灸罐卡套5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艾灸罐卡套5通过螺纹接入圆形滑动座6内,通过艾灸罐卡套5与圆形滑动座6的螺纹连接结构,可以调整罐体11的竖直高度,从而通过改变艾条与人体皮肤的距离而改变艾灸的温度,能够达到调控温度的效果。

在本实例中,所述环形滑杆62通过一对水平设置的连接柱63固定连接于圆形滑动座6外侧,且所述一对连接柱63对称设置在圆形滑动座6两侧,通过环形滑杆62的结构能够使邻接的固定座单体2在圆周方向内随意调整位置,(比如在患者背部区域,可以实现多个固定座单体环扣于一中心固定座单体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易组合性,且对人体各部位的适应性较好。

在本实例中,所述滑套7在环形滑杆62内侧设有对应连接柱63的条形避让孔71,通过条形避让孔71避免滑套7在通过连接柱63时卡住而导致不能360°转动。

在本实例中,所述圆形滑动座6内槽61底部两侧设有对称的堵头64,所述堵头64上搭接一圆形滤网65,所述圆形滤网65与圆形滑动座6内槽61大小相符,通过设置圆形滤网65可以避免灼热的艾条灰烬烫伤患者的皮肤表面。

在本实例中,所述罐体11两侧对称设置两排排气孔104,所述罐盖12内部对应的连接有延伸入罐体11内表面的贴片105,所述贴片105上设有与排气孔104重叠对应的重孔106,且旋转罐盖12能使所述贴片105覆盖罐体的排气孔104,通过贴片105的重孔106与排气孔104的重叠和不重叠,能够有效改变排气孔104的面积,从而调节罐内烟雾量,以调节烟雾量来改变艾灸的温度和烟熏的强度。

在本实例中,所述贴片105与罐盖12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圆形滑动座6底部设有橡胶垫9,通过设置橡胶垫9,使圆形滑动座6更容易贴合人体皮肤,不易偏移。

本实例的自适应的联排艾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艾条固定放置在罐体11内燃烧,通过调节罐体11的高度和调节罐内烟雾量能够有效调节艾灸的温度调节和烟熏调节,从而配合医生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本发明的固定座单体2能够通过伸缩套筒8实现联排,并通过环形滑杆62与滑套7的配合,实现360°周向的位置调整,同时滑套7能够沿环形滑杆62转动,更是能使相邻的固定座单体2产生高度上的落差,从而更能适应人体高低不平的条件,使得艾灸罐单体1与人体的结合度更好,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