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0467发布日期:2019-02-26 19:2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大部分病例2~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但感染程度与是否发病之间无平行关系。40%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的病例出现水肿,轻者晨起后见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出现气急和腹胀,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蛋白尿)。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这种病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明显的家庭史,往往在一家几代的家庭成员中,有的人发生血尿,血尿是遗传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表现,以青年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分潴留,发生水肿;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由基膜滤过,而产生蛋白尿;尿内蛋白质凝固和沉淀形成管型尿;肾脏通过调节水、钠代谢,影响有效循环血容量,同时产生肾素,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而导致高血压;严重者导致肾功能不全。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用法用量】2~9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炮制】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9~15g。【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白茅根【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用法用量】9~30g。

赤小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calcaratusroxb.或赤豆phaseolusangulariswigh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性味】甘、酸,平。【归经】归心、小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用量】6~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肾小球肾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麻黄5份、茯苓9份、白茅根15份、赤小豆6份。

发明人认为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学“水肿”之阳水范畴,发病与风、湿、热、毒等外邪侵袭,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水液代谢异常有关,治当祛风清热、利水除湿。本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利水;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赤小豆,入心经,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清热宣肺、去湿利水的功效。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③中医辨证属风水相搏证或湿热内侵证:水肿先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则全身浮肿,起病迅速,颜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或有尿血,伴发热恶风,咽痛,口苦口黏,腹胀纳差,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腻,脉浮或滑数;④发病时间≤6个月。

1.2诊断标准

①起病慢,表现或轻或重,时轻时重,病程超过3个月。可出现肾功能减退,电解质、矿物质代谢紊乱。②可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尿、水肿中的1项或多项,或伴肾病综合征。③常因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有时病情会加重,有时也会自动缓解。

1.3排除标准

①肾病综合征;②尿毒症;③慢性肾炎;④心肝肺功能严重不全者;⑤治疗前使用过本类药物或对本类药物成分过敏者;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⑦精神疾病患者;⑧不配合治疗,

以及治疗结束前失访者。

1.4一般资料

于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集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1~62岁,平均35.5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3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

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按照说明书服用

两组均治疗1个月。

3、疗效标准判定: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蛋白尿转阴;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2个(+);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也无改善。

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4、结果

治疗组痊愈37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8.1%,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59.5%,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肾小球肾炎,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麻黄5克、茯苓9克、白茅根15克、赤小豆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麻黄5克、茯苓9克、白茅根15克、赤小豆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具体实施例3

称取:麻黄5克、茯苓9克、白茅根15克、赤小豆6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