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9256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慢性咽炎大体分中西药两大类,一类是西药如华素片,临床对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痒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有效率低,治疗不彻底。另一大类是中成药,基本以清热解毒,养阴利咽为主,自然是对热毒蕴结,肺胃肾阴虚证有效。

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慢性咽炎由于肾精亏虚,复感风寒,浊邪留滞,日久导致寒邪阻遏,痰浊瘀阻,肾精亏虚等原因导致。咽喉为肾经所过,众所周知足少阴肾经的肾脏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隔,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由此可见咽喉与肾脏关系极为密切,慢性咽炎并非单一的呼吸道疾病,这也是目前临床慢性咽炎救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咽喉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精亏虚,一方面不能濡润咽喉,出现咽喉干燥,另一方面,由于肾精亏虚,感受外邪后,不能及时驱邪外出,加之过早应用寒凉药物冰遏其邪,致寒邪阻遏,痰浊瘀阻久治不愈;其次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长期雾霾,不良物质吸入,久则伤及正气,导致本病迁延不愈。

现有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只用清热养阴等寒凉药物暂时缓解慢性咽炎的不适症状,慢性咽炎还会经常复发,不能有效的治疗咽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中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熟地290份~310份、鹿角胶80份~100份、白芥子50份~70份、麻黄20份~40份、肉桂50份~70份、甘草10份~30份、姜炭20份~40份、冰片5份~15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熟地300份、鹿角胶90份、白芥子60份、麻黄30份、肉桂60份、甘草20份、姜炭30份、冰片10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取熟地290份~310份、鹿角胶80份~100份、白芥子50份~70份、麻黄20份~40份、肉桂50份~70份、甘草10份~30份、姜炭20份~40份、冰片5份~15份;

步骤2、将步骤1中熟地、白芥子、麻黄、肉桂、甘草、姜炭混合后进行三次水提,获得三份药液,将三份药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步骤3、对步骤2所得混合液进行加热使药液浓缩至挂匙或挂丝状态;

步骤4、将碾成细末的冰片及鹿角胶倒入步骤3所得浓缩药液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制成药丸或者含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包括:

步骤2.1、向熟地、白芥子、麻黄、肉桂、甘草、姜炭的混合物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一次药液;

步骤2.2、向步骤2.1所得药渣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二次药液;

步骤2.3、向步骤2.2所得药渣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三次药液;

步骤2.4、混合三次药液,过滤。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4将浓缩药液冷却至20℃~30℃,将其制成药丸或者含片。

本发明中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利咽散结等作用,治疗咽炎效果佳。对因寒邪痹阻、痰瘀互结、肾精亏虚引起的慢性咽炎有效率达95%以上,治愈率达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熟地: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白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麻黄: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姜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温经止血药;温脾止泻药。

冰片:可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

取如下重量的原料药:熟地300g、鹿角胶90g、白芥子60g、麻黄30g、肉桂60g、甘草20g、姜炭30g、冰片10g。向熟地、白芥子、麻黄、肉桂、甘草、姜炭的混合物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一次药液;向药渣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二次药液;向药渣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三次药液;混合三次药液,过滤药液中残存的药渣,而后对其加热,使药液浓缩至温度低时挂匙的状态或者温度高时挂丝的状态;然后将碾成细末的冰片及鹿角胶倒入浓缩药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药液温度在20℃~30℃后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丸3g或者制成每片0.5g的含片,完全冷却后阴凉干燥处收藏备用。

为了验证本发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以200例患有不同程度慢性咽炎的人群进行实验。每名患者每日4次服用本品,每次1丸或者2片,服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7~10天。其中具有咽部异物感、刺激性咳嗽,晨起干呕症状的80位患者服用1个疗程症状已有所减轻,服用2个疗程得到了痊愈;另外咽部异物感明显,且晨起恶心干呕、呼吸不畅、检查结果显示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的120位患者,服用2个疗程症状已有所减轻,慢性咽炎的发病频率明显降低,继续服用本品一个疗程,其中80人痊愈,另外的40人慢性咽炎症状明显减轻。停止使用本丸/含片后,经过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痊愈的患者中无人复发。

据此,我们得到了本发明含片在治疗、治愈慢性咽炎的治愈率是80%,复发率为0。所以,本发明药品治疗、治愈慢性咽炎的效果是十分好的,在抑制慢性咽炎的复发几率上也是很有成效的。需要注意的是本品不适用于急性咽炎热毒壅盛期,及阴虚火旺型慢性咽炎。

实施例2

取如下重量的原料药:熟地310g、鹿角胶95g、白芥子55g、麻黄40g、肉桂60g、甘草30g、姜炭30g、冰片15g。向熟地、白芥子、麻黄、肉桂、甘草、姜炭的混合物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一次药液;向药渣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二次药液;向药渣中加入600ml水,在80℃~100℃下加热至剩余200ml药液时,分离药渣及药液,获得药渣及三次药液;混合三次药液,过滤药液中残存的药渣,而后对其加热,使药液浓缩至温度低时挂匙的状态或者温度高时挂丝的状态;然后将碾成细末的冰片及鹿角胶倒入浓缩药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药液温度在20℃~30℃后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丸3g或者制成每片0.5g的含片,完全冷却后阴凉干燥处收藏备用。

为了验证本发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以300例患有不同程度慢性咽炎的人群进行实验。每名患者每日4次服用本品,每次1丸/2片,服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7~10天。其中具有咽部异物感,刺激性咳嗽,晨起干呕症状的120位患者服用1个疗程症状已有所减轻,服用2个疗程得到了痊愈;另外具有咽部异物感明显,且晨起恶心干呕、呼吸不畅、检查结果显示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的180位患者,服用2个疗程症状已有所减轻,慢性咽炎的发病频率明显降低,继续服用本品一个疗程,其中110人痊愈,另外的70人慢性咽炎症状明显减轻。停止使用本丸/含片后,经过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痊愈的患者中仅有10人复发过。

据此,我们得到了本发明药品在治疗、治愈慢性咽炎的治愈率是76%,复发率仅为3%的结果。所以,本发明含片在治疗、治愈治愈慢性咽炎的效果是十分好的,在抑制慢性咽炎的复发几率上也是很有成效的。需要注意的是本品不适用于急性咽炎热毒壅盛期,及阴虚火旺型慢性咽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