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596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具体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这些都是引发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等)的主要原因。目前患鼻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趋向低龄化。鼻炎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得了鼻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莫让鼻炎发展酿成大病。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收到物理的、化学的刺激或自身免疫变化产生的炎症。鼻炎典型的病征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炎类型头痛、头昏等。鼻炎属中医学鼻渊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毒浊涕阻闭鼻窍而成。慢性者多因脾肺虚弱,肺气不足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脾虚则运化失职,痰湿滞留,困结鼻窍,浸淫鼻窦黏膜而成鼻渊。中医药治疗鼻炎,毒副作用小,具有广阔的前景。现有技术中,治疗鼻炎的中药还存在治疗周期长,治愈率偏低,易反复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治疗鼻炎的中药,显得尤为必要。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能够对鼻炎进行有效治疗,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取苍耳子、连翘、白芷、银柴胡、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制成药粉,随后再加入辅料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即得。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10~30份、连翘10~30份、白芷10~25份、银柴胡10~30份、五味子5~25份、防风5~15份、甘草6~18份、辛夷10~22份、黄芩5~15份、薄荷3~13份、桔梗5~15份和麻黄3~10份。进一步地,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10~25份、连翘15~30份、白芷10~20份、银柴胡10~25份、五味子10~25份、防风5~13份、甘草6~15份、辛夷12~22份、黄芩5~12份、薄荷7~13份、桔梗9~15份和麻黄5~10份。优选地,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20份、连翘20份、白芷15份、银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防风10份、甘草10份、辛夷15份、黄芩10份、薄荷8份、桔梗10份和麻黄6份。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药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按量取苍耳子、连翘、白芷和银柴胡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加入水进行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静置,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加水回流提取,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即得。进一步地,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药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按量取苍耳子、连翘、白芷和银柴胡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加入粗粉混合物3.5~5.5倍量的水进行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8~16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加2~4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1.5~2.5h,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即得。优选地,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药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按量取苍耳子、连翘、白芷和银柴胡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加入粗粉混合物4.5倍量的水进行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2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加3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即得。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所述制成药粉的一种方式是指按量分别取苍耳子、连翘、白芷、银柴胡、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清洗,烘干后,研磨成药粉。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药物制剂为散剂、汤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水丸或者滴丸。前述治疗鼻炎的中药中,药物制剂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制备:①取药粉直接装入胶囊中即得胶囊剂;②取直径为0.9~1mm的小米或山楂,喷洒药粉,滚圆,筛选,成型,加入辅助性成分盖面,即得;③取药粉,加入淀粉作为粘合剂,再加水搅拌,放入压条机内压成条后,再用制丸机制成丸,即得水丸;④取药粉,按药粉与辅料3∶2的重量比例加入辅料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混匀,以90%的乙醇作润湿剂制粒,颗粒在75℃条件下干燥,颗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本发明中选用多味中药材作为原料药,其药性作用如下:苍耳子:性温,味辛、苦。归肺经。具有散风湿、通鼻窍、杀虫作用。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连翘:性微寒,味苦。归肺经、心经、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白芷:性温,味辛。归胃经、大肠经、肺经。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银柴胡:性微寒,味甘。归肝经、胃经。功效:清虚热,除疳热。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经、心经、肾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防风:性温,味甘、辛。归膀胱经、肝经、脾经。功效:发表、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分类辛温解表药。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胃经、脾经、肺经。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辛夷: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散风寒、通鼻窍。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黄芩: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薄荷:性凉,味辛。归肺经、肝经。功效: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桔梗: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本方中苍耳子性温,散风湿、通鼻窍;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两者共为君药。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三者共为臣药。防风发表、祛风、除湿;甘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辛夷散风寒、通鼻窍,三者为佐药。黄芩、薄荷、桔梗、麻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宣肺祛痰,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奏散风消炎,宣通鼻窍之功。为了确保本发明方案的科学、有效、合理,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实验。1、第一次水提工艺筛选影响水煎煮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本试验以这3个因素为考察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水提工艺条件,因素水平表见表1。表1水提正交因素水平表①指标选择以连翘中连翘苷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来优选水提条件。②样品制备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苍耳子20g、连翘20g、白芷15g和银柴胡20g,共9份,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按l9(34)正交试验条件进行水提,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2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15g、防风10g、甘草10g、辛夷15g、黄芩10g、薄荷8g、桔梗10g和麻黄6g,按第二次水提工艺条件进行水提,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作为样品。③试验样品中连翘苷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样品4g,精密加入甲醇溶液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称重,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用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含量测定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和表3。表2水提正交试验结果表3水提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差异来源ss自由度变异均方f值显著性a0.2384120.11923.71b0.0181520.009070.28c2.3908621.1954337.25p<0.05总计2.71168从上表结果分析可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b因素影响水提最小,比其他因素影响小。c因素有显著性差异,且因素c中c2>c3>c1,则应选择c2为水提工艺条件参数;其他a、b均无显著性差异,因素a中a3>a2>a1,因素b中b3>b2>b1,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c因素必选c2,结合大生产实际,无显著性差异的a、b因素选择a2、b2为水提工艺条件,故选择水提工艺a2、b2、c2,即提取3次,加4.5倍量水,每次提取1.5小时。④优选水提工艺条件验证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苍耳子20g、连翘20g、白芷15g和银柴胡20g,共3份,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按水提工艺a2、b2、c2,即提取3次,4.5倍量水,每次提取1.5小时,进行水提,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2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15g、防风10g、甘草10g、辛夷15g、黄芩10g、薄荷8g、桔梗10g和麻黄6g,按第二次水提工艺条件进行水提,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作为样品,测定样品中的连翘苷含量,验证三批,验证试验结果见表4。表4水提正交验证结果表由上表结果得知,验证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一致,说明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2、醇沉工艺考察影响水提醇沉的因素主要有含醇量、静置时间等,本试验以含醇量、静置时间2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因素水平见表5。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苍耳子20g、连翘20g、白芷15g和银柴胡20g,共9份,按第一次水提工艺条件提取,滤过,合并滤液,按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l9(34)的要求进行醇沉正交试验,醇沉后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15g、防风10g、甘草10g、辛夷15g、黄芩10g、薄荷8g、桔梗10g和麻黄6g,按第二次水提工艺条件进行水提,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作为样品。样品按水提条件含测方法测定样品含量,对醇沉正交进行方差分析,优选醇沉条件,结果见表6、表7。表5水提醇沉正交试验因素水平水平数含醇量a(%)静置时间b(h)160122651837024表6水提醇沉正交试验结果表7水提醇沉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差异来源ss自由度变异均方f值显著性a1.8130220.9065117958.6p<0.05b0.0717320.035867710.56总计1.884968从上表结果分析得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a>b,a因素有显著性差异,且因素a中a2>a1>a3,则应选择a2为醇沉工艺条件参数;因素b中b1>b3>b2,结合大生产实际,b因素选择b1为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故选择醇沉工艺a2、b1,即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12小时。3、第二次水提条件筛选影响水提取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本试验以这3个因素为考察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水提工艺条件,因素水平表见表8。表8水提正交因素水平表①指标选择以黄芩中水溶性成分黄芩苷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来优选水提条件。②样品制备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苍耳子20g、连翘20g、白芷15g和银柴胡20g,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按照第一次水提条件进行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2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15g、防风10g、甘草10g、辛夷15g、黄芩10g、薄荷8g、桔梗10g和麻黄6g,按l9(34)正交试验条件进行第二次水提,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作为样品。③试验样品中黄芩苷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2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样品0.5g,精密加入70%乙醇溶液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h,放冷,称重,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含量测定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ul,注入色谱仪,记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9和表10。表9水提正交试验结果表10水提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差异来源ss自由度变异均方f值显著性a0.1055620.052781.66b0.0872420.043621.37c1.4030220.7015122.04p<0.05总计1.659478从上表结果分析可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b因素影响水提最小。c因素有显著性差异,且因素c中c2>c3>c1,则应选择c2为水提工艺条件参数;其他a、b均无显著性差异,因素a中a3>a2>a1,因素b中b3>b2>b1,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c因素必选c2,结合大生产实际,无显著性差异的a、b因素选择a2、b2为水提工艺条件,故选择水提工艺a2、b2、c2,即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3倍量的水,每次提取2小时。④优选水提工艺条件验证按组方比例称取药材苍耳子20g、连翘20g、白芷15g和银柴胡20g,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按照第一次水提条件进行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2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15g、防风10g、甘草10g、辛夷15g、黄芩10g、薄荷8g、桔梗10g和麻黄6g,按a2、b2、c2,即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3倍量的水,每次提取2小时,进行第二次水提,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作为样品。测定样品中的黄芩苷含量,验证三批,验证试验结果见表11。表11水提正交验证结果表由上表结果得知,验证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一致,说明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4、君药配比的筛选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在于组方中君药的配比。本实验中通过调节不同的君药用量,分别制备得到药剂,并将药剂用于小鼠耳肿胀实验中,从而最终选定君药的用量范围。君药用量按照表12量取,再取白芷15g、银柴胡20g、五味子15g、防风10g、甘草10g、辛夷15g、黄芩10g、薄荷8g、桔梗10g和麻黄6g,按照制备工艺制得药剂。表12样品编号苍耳子用量g连翘用量g15821010320204303054035取健康小鼠60只,雄性、雌性各半,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样品1组、样品2组、样品3组、样品4组和样品5组。每只每天给药1次,给药14d,末次给药后60min,小鼠右耳均匀涂抹二甲苯0.03ml/只致肿,2h后剪下双耳打耳片称重,计算耳肿胀值(mg)。耳肿胀值(mg)=右耳重量-左耳重量。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样品用量(g/kg)耳肿胀值(mg)空白组-14.58样品10.613.75样品20.69.24样品30.66.05样品40.67.65样品50.69.48由表13可知,当君药用量减少时,抑制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作用不明显.当君药用量过多时,虽然具有抑制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但是作用效果差。当苍耳子10~30g、连翘10~30g时,本发明产品均具有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作用,表明本发明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炎作用。尤其是取苍耳子20g、连翘20g时,所得药剂效果更优。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对鼻炎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见效快,治疗周期短。本发明中选用苍耳子、连翘共为君药,白芷、银柴胡、五味子为臣药,辅以佐药和使药,各药物功效协同作用,外病内治,标本兼治,极大地提升了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的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本发明中药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本发明中药的药源广,成本低,降低了治疗费用。本发明中药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实施例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10份、连翘10份、白芷10份、银柴胡10份、五味子5份、防风5份、甘草6份、辛夷10份、黄芩5份、薄荷3份、桔梗5份和麻黄3份,制成药粉,随后再加入辅料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即得。实施例2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30份、连翘30份、白芷25份、银柴胡30份、五味子25份、防风15份、甘草18份、辛夷22份、黄芩15份、薄荷13份、桔梗15份和麻黄10份,制成药粉,随后再加入辅料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即得。实施例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20份、连翘20份、白芷15份、银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防风10份、甘草10份、辛夷15份、黄芩10份、薄荷8份、桔梗10份和麻黄6份,制成药粉,随后再加入辅料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即得。实施例4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25份、连翘15份、白芷20份、银柴胡25份、五味子10份、防风13份、甘草15份、辛夷12份、黄芩12份、薄荷7份、桔梗9份和麻黄5份,制成药粉,随后再加入辅料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即得。实施例5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按照重量份数计,取苍耳子19份、连翘24份、白芷16份、银柴胡22份、五味子17份、防风9份、甘草11份、辛夷14份、黄芩8份、薄荷12份、桔梗13份和麻黄8份,制成药粉,随后再加入辅料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即得。实施例1-5中药粉通过实施例6-9中方法制备。实施例6药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按量取苍耳子、连翘、白芷和银柴胡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加入粗粉混合物3.5倍量的水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8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加2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次,每次1.5h,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即得。实施例7药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按量取苍耳子、连翘、白芷和银柴胡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加入粗粉混合物5.5倍量的水进行回流提取4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6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加4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5h,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即得。实施例8药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按量取苍耳子、连翘、白芷和银柴胡分别粉碎,得到粗粉混合物,加入粗粉混合物4.5倍量的水进行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乙醇,搅拌均匀,控制料液中乙醇浓度为65%,静置12h,弃去沉淀,得上清液,备用;取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加3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取滤液加入上清液,混合后浓缩得密度为1.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即得。实施例9按量分别取苍耳子、连翘、白芷、银柴胡、五味子、防风、甘草、辛夷、黄芩、薄荷、桔梗和麻黄,清洗,烘干后,研磨成药粉。以上药粉可以制成散剂、汤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水丸或者滴丸。实施例6-9中药粉可通过实施例10中方式制备成药物制剂。实施例10药物制剂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制备:①取药粉直接装入胶囊中即得胶囊剂;②取直径为0.9~1mm的小米或山楂,喷洒药粉,滚圆,筛选,成型,加入辅助性成分盖面,即得;每日三次,每次3g。③取药粉,加入淀粉作为粘合剂,再加水搅拌,放入压条机内压成条后,再用制丸机制成丸,即得水丸;每日三次,每次3g。④取药粉,按药粉与辅料3∶2的重量比例加入辅料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混匀,以90%的乙醇作润湿剂制粒,颗粒在75℃条件下干燥,颗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每日三次,每次3g。为了验证本发明中治疗鼻炎的中药的疗效,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临床观察。1、小鼠耳肿胀实验取健康小鼠90只,雄性、雌性各半,分为9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对照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低剂量组、实施例3中剂量组、实施例3高剂量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每只每天给药1次,给药14d,末次给药后60min,小鼠右耳均匀涂抹二甲苯0.03ml/只致肿,2h后剪下双耳打耳片称重,计算耳肿胀值(mg)。耳肿胀值(mg)=右耳重量-左耳重量。对照组中药品来自于市售产品。结果如表14所示。表14样品用量(g/kg)耳肿胀值(mg)空白组-14.58对照组0.69.76实施例10.67.54实施例20.67.08实施例3低剂量0.16.75实施例3中剂量0.66.05实施例3高剂量1.84.98实施例40.66.87实施例50.67.36由表14可知,本发明产品均具有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作用,表明本发明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炎作用。此外,本发明产品的作用效果均优于市售产品。2、临床观察随机抽取200例患有鼻炎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半,年龄在15~55周岁,病程为1个月到3年,病种包括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用法用量:每粒胶囊含生药0.4g,每日三次,每次3~4颗,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一疗程。结果如表15所示。表15由表15可知,本发明产品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效患者是由于自身原因没有持续用药)。在随后的随访中,复发病例不多于3例。表明本发明产品的复发率低。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