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2089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其临床表现有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

高血压早期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只能靠口服降压药来维持血压的稳定。但实际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脑溢血、脑栓塞、偏瘫等疾病,副作用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药物具有滋阴潜阳,平肝清热,安神泻浊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之高血压证,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杜仲1-20份、龟甲1-20份、桑寄生5-25份、钩藤2-22份、天麻1-20份、白芍5-25份、鬼针草20-40份、夏枯草5-25份、黄芩1-20份、泽泻1-20份、酸枣仁1-20份、野菊花5-25份和川牛膝1-20份制作而成。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杜仲5-15份、龟甲5-15份、桑寄生10-20份、钩藤8-16份、天麻5-15份、白芍10-20份、鬼针草25-35份、夏枯草10-20份、黄芩5-15份、泽泻5-15份、酸枣仁5-15份、野菊花10-20份和川牛膝5-15份制作而成。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杜仲10份、龟甲10份、桑寄生15份、钩藤12份、天麻10份、白芍15份、鬼针草30份、夏枯草15份、黄芩10份、泽泻10份、酸枣仁10份、野菊花15份和川牛膝10份制作而成。

一种前述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取上述药物,可以加辅料,也可以不加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丸剂。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所述胶囊剂这样制作: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6-10倍量水浸泡0.5-1.5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0.5-1.5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20%的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颗粒加入钩藤细粉和钩藤干浸膏粉,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所述片剂这样制作: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6-10倍量水浸泡0.5-1.5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0.5-1.5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20%的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颗粒加入钩藤细粉、钩藤干浸膏粉和清膏量20%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所述颗粒剂这样制作: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6-10倍量水浸泡0.5-1.5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0.5-1.5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20%的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颗粒加入钩藤细粉、钩藤干浸膏粉和清膏量20%的糊精,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前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所述丸剂这样制作: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6-10倍量水浸泡0.5-1.5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0.5-1.5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15%的淀粉钩藤细粉和钩藤干浸膏粉,混合、泛丸,干燥,包衣,即得。

本发明所述药物主要由杜仲、龟甲、桑寄生、钩藤、天麻、白芍、鬼针草、夏枯草、黄芩、泽泻、酸枣仁、野菊花和川牛膝制作而成。其中,杜仲(学名eucommiaulmoides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龟甲,中药名。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常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性味:味咸、甘,性微寒。归经:归肝、肾、心经。桑寄生(学名: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性味:苦甘,平。归经:入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治久咳,舌纵眩晕。钩藤,(拉丁学名:uncariarhynchophylla(miq.)miq.exhavil.),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它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现代药理实验还证明钩藤有降压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天麻(学名:gastrodiaelatabl.),性味:甘,平。归经:入肝经。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白芍(学名:paeonialactiflorapall.)也称白花芍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鬼针草(学名:bidenspilosal.),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性味:味甘、淡、苦,性微寒。归经:肝、肺、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夏枯草(学名:prunellavulgarisl),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干燥果穗。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泽泻(学名: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性味:甘,寒。归经:入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酸枣仁,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性能]味甘、酸,性平。野菊花(学名:dendranthemaindicum)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川牛膝,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本发明采用上述原料制成药物,各组分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本方所主证候,乃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则见头部胀痛,眩晕;肝火扰心,故心神不宁,夜寐多梦。证属本虚标实,治宜平肝息风,补益肝肾。方中杜仲配伍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天麻、钩藤入肝经,以清热平肝,息风解痉;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从脏腑制化关系出发,选龟板滋阴潜阳,壮水以涵肝木,即培其本;风火相煽,最易耗劫液,故又用白芍滋阴泻热,柔肝舒筋,壮水以制火;四药合用养阴增液,舒筋缓急,以加强平肝息风之力,共为臣药。黄芩、夏枯草、野菊花、鬼针草清热解毒、清肝泻火,以折其亢阳;酸枣仁,甘酸入肝,能养肝血、益肝气而宁心神,有安神除烦之功;泽泻利湿而泻肾浊,助真阴复得其位;均为佐药。川牛膝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平肝息风,滋阴潜阳,安神泻浊之剂。

实验例:药效学研究

申请人对本发明进行了主要药效学研究,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实验药物

本发明药物:按照实验例1中所述方法进行制备;

硝苯地平胶囊: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

2实验动物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购自重庆市动物研究所,饲养条件:室温(25±2)℃,人工照明12h/d,按性别分笼饲养,每笼5只,自由饮水,喂以21%高蛋白块料,每日添加块料1次,换新鲜自来水2次。按体重和血压随机分组,即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本发明组(用药量为0.1g/kg),硝苯地平组(用药量为0.1g/kg),每组10只,各组动物均以胶囊内容物给药。

3实验方法

shr雌雄兼用,体重(220±20)g。测压前将大鼠放入(37±1)℃电热恒温箱内加温,10min后用型大鼠电脑血压心率仪间接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正式实验前每天测压训练一次,约2周,待大鼠适应环境、血压稳定后。取各组大鼠,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20d,每日测定sbp。

4实验结果

连续给药后,本发明组和硝苯地平组血压缓慢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表1各组shr连续给药20d的降压效果比较(x±s,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能降低高血压,疗效与硝苯地平相当。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药物具有滋阴潜阳,平肝清热,安神泻浊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之高血压证,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

配方:杜仲10kg、龟甲10kg、桑寄生15kg、钩藤12kg、天麻10kg、白芍15kg、鬼针草30kg、夏枯草15kg、黄芩10kg、泽泻10kg、酸枣仁10kg、野菊花15kg和川牛膝10kg。

工艺: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8倍量水浸泡1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1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40-50℃的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40-50℃的温水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20%的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颗粒加入钩藤细粉和钩藤干浸膏粉,混匀,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规格:0.5g/粒。

用法用量:每次5-6粒,每日2-3次。

实施例2.

配方:杜仲15kg、龟甲15kg、桑寄生20kg、钩藤16kg、天麻15kg、白芍20kg、鬼针草35kg、夏枯草20kg、黄芩15kg、泽泻15kg、酸枣仁15kg、野菊花20kg和川牛膝15kg。

工艺: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10倍量水浸泡1.5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0.5-1.5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40-50℃的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40-50℃的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20%的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颗粒加入钩藤细粉、钩藤干浸膏粉和清膏量20%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

规格:0.5g/片。

用法用量:每次2-3片,每日2-3次。

实施例3。

配方:杜仲5kg、龟甲5kg、桑寄生10kg、钩藤8kg、天麻5kg、白芍10kg、鬼针草25kg、夏枯草10kg、黄芩5kg、泽泻5kg、酸枣仁5kg、野菊花10kg和川牛膝5kg。

工艺:上述十三味药材除钩藤外,加6倍量水浸泡0.5h,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0.5h,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0.08mpa、73-77℃)至相对密度1.15-1.25(60℃热测)清膏,备用:另取钩藤处方量的1/2,粉碎至粗粉,第1次加4倍量40-50℃的温水浸提0.5小时,200目筛滤过,第2次加3倍量温水浸提0.5小时,合并滤液,将浸提滤液浓缩至相对60-7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钩藤干浸膏粉,备用;再取剩余的钩藤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60co8kgy剂量辐射灭菌48小时,备用;最后将十二味药材清膏加入清膏量20%的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颗粒加入钩藤细粉、钩藤干浸膏粉和清膏量20%的糊精,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颗粒剂。

规格:5g/袋。

用法用量:每次5-10g,每日2-3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